齊國長城

歷史遺跡

齊國長城(TheGreatWallofQi),俗稱長城嶺,戰國中期,齊國為防楚國入侵而築。西起平陰縣黃河崖之防門,經泰山北麓,橫穿萊蕪、沂水、臨朐、莒縣、諸城,東至膠南琅琊台下夏河城入黃海,全長千里,系戰國時齊魯兩河之界,因之又稱齊魯長城。諸城境內一段長約60里,蜿蜒於南部諸山之巔,遠望如帶,近看似嶺,頗為壯觀。

建設背景


戰國時期,是“春秋無義戰”的連綿和延續,各諸侯國之間大欺小,強凌弱,相互吞併,戰爭頻繁。當時齊國雖國富兵強,但對雄據南方、虎視眈眈的楚國不能不有所戒備,所以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修築長城以資防禦。
齊長城在諸城的一段,西至與五蓮毗連的馬耳山,沿城區南部諸山之分水嶺迤邐東向,經石人山、茁山、靈灣頭、響小崖、馬山、磊石山、望馬墩,由桃園鄉台家溝南憐入膠南縣,全長60公里。歷經2300多年的風雨剝蝕,雖原貌不可復見,但遺址猶存。有些地段凸出地面1米左右,寬8-10米,基石多以塊石壘砌。其上部則就地取材,以沙土夯築,部分地段夯土層次分明,清晰可見。每遇到溝壑則以巨石構築,可見工程之艱巨。
距今2500年的齊長城又名長城嶺、大橫嶺,是齊國為防禦魯、楚及中原各國的軍事入侵而建,也是齊國和魯國的分界線,《管子》曰:“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齊長城自這裡開始,向東經雙泉、馬山、萬德、歷城、泰安、淄博,至青島市冀島區東於家河村東北海濱,橫貫18個縣、市(區),穿越1518座山峰,全長1237.8華里,史稱“千里長城”,比秦長城早四百餘年,堪稱“中國長城之父”,也是我國古代建築最雄偉的代表。孟姜女哭長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這裡就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長清區萬德鎮長城村就是孟姜女的故里,且當地還有孟姜廟遺址。當年孟姜女的丈夫在新婚第三天便被拉去修長城,一個月後,孟姜女尋夫騎馬來到齊長城,在跑馬嶺上下馬後,從城中打聽其夫,正碰上本村的一個人,告訴她,她的丈夫在西城門壘長城時累死了。屍體被埋在長城下。孟姜女聽言大哭直奔西城門。孟姜女比較健壯(從她下馬處的腳印可以看出),守城的士兵阻攔,孟姜女一氣之下邊哭邊扒,扒倒了齊長城,現在還保留著原樣。

長城之父

說起萬里長城,可謂聞名中外。然而,至今鮮為人知的是,早在我國第一道萬里長城———秦朝萬里長城橫空出世的數百年前,廣袤的齊魯大地上就已經巍然屹立起一條千里長城,它就是被專家譽為中國長城之父的齊長城。
11月初,記者隨我國第一支媒體齊長城徒步考察隊,來到山東,走近了這道經歷了2000多年風雨滄桑的齊長城。
11月1日上午,齊長城徒步考察隊從濟南市中心出發,沿220國道向西南方向驅車20多公里,來到了黃河東岸的濟南市長清區孝里街道廣里村東北的嶺子頭。只見翠綠的冬麥田裡,立著一塊石碑,上書“齊長城始點標誌”。石碑的背後,出現了一道高一兩米、寬二三米的堤壩。齊長城專家張華松教授指點說:這就是齊長城的起點,也是中國十萬里長城的源頭!
齊長城從黃河岸邊越過國道,一頭扎進了群山的懷抱。我們沿著夯土長城徒步向前,走上了以塊石、條石或片石壘砌起來、沒用任何粘合劑的石砌長城。2500年前的古長城,如今有的地方還有數米高的城牆,有的地方則是牆倒石落、廢墟一片。放眼望去,清晰可見的齊長城沿泰沂山脈逶迤前去。
西起今長清孝里街道的齊長城,恰似東方巨龍,以氣吞山河之勢盤旋於崇山峻岭間,翻越1518座山峰,在青島市黃島開發區東側於家河村入黃海,全長700多公里。據考察,齊長城沿線共修築了關隘12處、便門9處、城堡和兵營50餘處、烽火台12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齊長城究竟何時開始修築的呢?學術界目前比較一致的結論是公元前6世紀。史載,公元前555年,晉國聯合魯、宋、衛等國伐齊,齊靈公被迫將濟水以南依河臨山的一段水壩加寬、加厚、加高,以阻擋聯軍。這便是作為軍事防禦工程的齊長城最初的由來。齊長城的始建,比秦朝長城早了400餘年,比歐洲雅典壁壘護道牆早了百餘年。據此,齊長城被史學權威譽為中國長城之最和世界壁壘之最。
齊長城開中國乃至世界長城建築之先河。從那時起,諸侯各國以至秦、漢、明等朝代,紛紛在崇山峻岭和荒漠戈壁上修建長城,累計在中國大地上修建了十萬里長城,使古代中國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家有院牆、城有城牆、國有長城”的國度。
長城的興起是冷兵器時代軍事鬥爭的產物。軍事防護工程專家楊秀敏院士分析說,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軍隊數量大為增加,步騎兵協同作戰逐漸代替了原來的車戰,騎兵開始作為獨立的兵種出現在戰場上,戰爭的機動性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原有的孤立城池已難以防禦敵國的奔襲,於是,長城這種新型防禦工程便應運而生。

建築特色


齊長城的建築依山為勢,多用大小石塊砌成,未用灰漿凝固,但結構十分講究。齊長城的這種構造方式與馬鞍山上的這片牆垣和石屋基痕如出一轍,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並且與後來秦將蒙恬為秦國所築長城的“壘石為城”,也是使用的同樣方法。而齊長城多在山嶺低處,高山處藉助山勢不設城的建築原理也與馬鞍山西峰絕壁下所建的石屋、牆垣的建築原理相同。馬鞍山山脊上高逾數十丈的陡壁,為一夫當關的自然天險,所以絕壁頂部並無修建城牆的必要,而絕壁西峰下的山頂則相對平緩,所以齊人在此布防設營,居高臨下,與山下的城子村要塞互為接應,共同扼守馬鞍山與岳陽山之間淄河流域重要通道的咽喉。作為齊長城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從地理位置的險要看,齊人在山上安營設防應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齊兵營的存在也應是不爭的事實。

文化活動


你見過齊長城嗎?多數人都會說“沒有”,其實也未必。因為看過老電影《南征北戰》的人,都會記得摩天嶺爭奪戰的情景,而摩天嶺上的石砌掩體,就是古老的齊長城。
滄海桑田。齊長城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防禦功能。然而,它是目前國內現存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宏大的地表古建築遺址。它的存在對於研究古代軍事、工程建築、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比如,齊長城作為古代的軍事防禦體系,在它的修築過程中,曾經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知識、技術和工具,涉及建築學、軍事學、政治學、地理學、人類學、氣象學等多個學科。齊長城是中國戰爭史的天然博物館。2000多年前,齊長城沿線發生了很多著名戰役,如齊魯長勺之戰、晉之聯軍伐齊、齊魏馬陵之戰,等等。到了現代,齊長城沿線又成為我軍抗日游擊戰和解放戰爭的重要戰場。那金戈鐵馬、鼓角爭鳴、浴血鏖戰的場面,在齊長城上刻下了永恆的烙印。
考察隊隊長孫覆海深有感觸地說,千里齊長城不愧為中華民族的一座歷史文化寶庫。正因為如此,2001年6月25日,齊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年代久遠和文獻的匱乏,特別是隨著遺址的毀壞和消失,齊長城給人們留下了很多謎團。比如,齊長城究竟有多長?齊長城防禦體系究竟是怎樣構成的?齊長城在軍事上發揮了怎樣的防禦作用?這些問題吸引了許多有識之士前去探索。
為此,今年9月,齊長城研究會還舉辦了一次“齊長城與兵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學者們認為,齊國的兵家文化獨領風騷,湧現出以孫武和孫臏為代表的齊國兵家和《孫子兵法》等不朽的軍事著作。齊國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強調首先是防禦、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齊長城正是在齊國兵家防禦至上軍事理論的指導下興建和完善起來的。

歷史見證

壯觀的歷史見證——齊國長城,俗稱長城嶺,戰國中期,齊國為防楚入侵而築。西起平陰縣黃河崖之防門,經秦山北麓,橫穿萊蕪、沂水、臨朐、莒縣、諸城,東至膠南縣琅琊台下夏河城入黃海,全長千餘里,系戰國時齊魯兩國之界,因之又稱齊魯長城。諸城境內一段長約60里,蜿蜒於市境南部諸山之巔,遠望如帶,近看似嶺,頗為壯觀。
齊長城在諸城市境一段,西至於五連縣毗連的馬耳山,沿縣境南部諸山之分水嶺迤邐東向,經石人山、茁山、靈灣頭、響水崖、馬山、磊石山、望馬墩,由桃園鄉台家溝南嶺入膠南縣,全長60餘里。歷經2300多年的風雨剝蝕,雖原貌不可復見,但遺址猶存。有些地段,殘址凸出地面1米左右,寬8-10米,基石多以塊石壘砌。其上部則就地取材,以沙土夯築,部分地段夯土層次分明,清晰可見。每遇溝壑則以巨石構築,可見當巨。
齊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齊國為防楚國入侵,在國境南部邊陲群山之巔築造,后稱"齊國長城"。齊長城蜿蜒於市境南部群山之巔,西南自馬耳山入境,沿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拔地盤、黑溜頂、摘星樓、馬山、磊石山至台家溝南嶺入膠南縣境,經郝戈庄、皇華等6個鄉鎮,境內全長60餘里。遠看如帶,近看似嶺,頗為壯觀。齊長城古迹,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1979年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樹立標誌予以保護。
如今齊國長城早已失去了其軍事上的價值,但作為歷史的見證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卻永垂史冊。1979年,被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尚庄南嶺和台家溝南嶺樹立了保護標誌。

記載

博山地區,在春秋戰國時期,正當齊魯的交界,齊國長城自西而東,橫貫全境。自峨嶺之脊,東逾秋谷,接荊山,迤邐岳陽山以東,跨淄水,接臨朐沂水界之東泰山;自(峨嶺)脊西行,跨鳳凰嶺達原山,王大嶺,出青石關之西,接萊蕪山。長城西北起濟州平陰縣,沿河歷泰山北崗上經濟州淄川,東至密州琅琊台入海,以山為勢,蜿蜒千餘里。
長城是齊國南部的屏障,是一項巨大的國防工程。起初,是為了防禦南部的強大鄰國魯國,後來楚國的勢力向北擴張,長城又成了齊國防楚的主要憑藉。
關於齊長城建築的年代,見於史藉最早的是《管子》。《管子》書上說:"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
據《史記》和《竹書紀年》,齊長城修築時間是在戰國時期,周王元年,是公元前368年,齊宣王在位時間,是公元前319年至前301年,中間相隔了67年,就齊國來說經歷了三個統治者。若按《管子》推算時間,齊桓公時,長城就已有了。齊長城早於秦長城。
史書記載
有關齊長城,史書中有很多記載。《齊記》上說:“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水經注》也說:“山上有長城,西接岱山,東連琅琊巨海,千有餘里,蓋田氏之所造也”。《竹書紀年》更明確指出:“周顯王十八年,齊築防以為長城。”諸籍所載,大致相同。這不僅說明了齊長城的地理位置與始建年代,更說明了修築長城的目的。
(圖)齊國長城
(圖)齊國長城

保護目標


在考察中,記者們痛心地發現,歷經風雨滄桑的千里巨龍今天已消失了1/3以上,剩下的也是遍體鱗傷。有識之士呼籲:加快對齊長城進行保護,別讓它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在齊長城最險要的青石關,記者們看到,青石關的南門已經被拆得不見蹤影了,最後連那塊刻有“青石關”字樣的石頭,也被村民當作普通石頭壘在了牆頭上。一些地段的齊長城因為採石、修路、種田而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
對齊長城的人為破壞行為,除了上面所說的取材性破壞和建設性破壞以外,還有近些年來出現的修復性破壞。
如今,許多地方在修復齊長城。這本來是件好事,無奈有的地方卻把原來塊石干砌的齊長城修成了磚結構、水泥抹縫的仿明長城。在青島市黃島區的齊長城入海處,一座齊長城烽火台遺址在上世紀90年代末被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嶄新的景觀烽火台。這種毀了真古董、造了假文物的做法,恐怕最大的作用就是讓齊長城失卻了歷史、失卻了靈魂!
面對因修繕而遭到破壞的齊長城,國家文物局原顧問謝辰生痛心地表示:修舊如舊是古長城修復的最基本原則,文物保護工程必須嚴格遵循“文物古迹保護準則”的規定,最大限度地保留、恢復文物的原狀,絕不可以一味追求“煥然一新”,夢想恢復其“金碧輝煌”。
專家們提出,齊長城保護和搶救,首先要劃定保護範圍,設立全國統一的文物保護標誌,建立一支有權威的保護隊伍。修復齊長城一定要制定統一標準,經過省和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不然各行其是,想怎麼建就怎麼建,花樣百出,會把齊長城給毀了。
在齊長城考察即將結束的時候,傳來了兩個消息。其一,今年底,國務院有望出台《長城保護管理條例》,長城的保護和開發將由國家統一管理。其二,齊長城最著名的關隘穆陵關所在的沂水縣,制訂了一個重修穆陵關、建一條微縮齊長城的計劃。微縮齊長城將包括齊長城的源頭和入海處,以及12處關隘、50多處城堡兵營、12處烽火台,再現發生在齊長城的戰爭、生活場景。隨著時代的進步,研究、保護、開發齊長城的力度會越來越大。
我們期待著,拂去歲月的塵埃,齊長城這座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能夠重新光華四射、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