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溫
春溫
春溫,中醫病名。伏氣溫病的一種,系冬受寒邪,伏至春季所發的溫熱病。臨床以初起即出現里熱癥狀如發熱、口渴、心煩、小便黃赤、舌紅等為特徵。治宜清泄里熱為主,方用黃芩湯等。如兼有惡寒頭痛,則用蔥豉桔梗湯加黃芩以表裡兩解。如熱入陽明、壯熱口渴、汗多、脈洪大或潮熱譫語,腹滿便秘,則選用白虎湯、調胃承氣湯等以清氣泄熱或攻下泄熱。如熱入營血,或傷陰動風,均可參用風溫治法。一說本病亦屬新感溫病(見《增補詳註溫病條辨》卷一)。
亦有因新感外寒,觸動伏氣而發(《時病論》)。《類證治裁·溫症》: “溫為春氣,其病溫者,因時令溫暖,腠理開泄,或引動伏邪,或乍感異氣,當春而發,為春溫。”
● 英文名稱:Spring Warmth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 溫為春氣,其病溫者,因時令溫暖,腠理開泄,或引動伏邪,或乍感異氣,當春而發,為春溫。(《類證治裁·溫症》)
● 發生於春季的一類溫病。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溫病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其中冬季感受寒邪,伏於體內,過時至春而發,稱為春溫。似有“潛伏期”之意,故又屬於伏氣溫病。
● 關於感受伏邪之後,伏邪如何致病的機理,歷代醫家討論有不同看法。最初有醫家認為是“寒毒藏於肌膚”;金元之後,醫家受到滋陰學派的影響,提出邪伏少陰論,故用滋陰之法治療伏邪;明末吳又可反對傳統的伏氣學說,他認為冬天受邪可至春天發病,從受邪到發病有一段時間間隔,這是最接近感染性疾病潛伏期的概念。
● 該病由於冬令人體精氣失於閉藏,感受寒邪,伏藏於里,郁久化熱,至春陽氣動泄,伏熱外發;或因再感時邪引動伏熱而發病。初起即出現里熱癥狀如發熱、口渴、心煩、小便黃赤、舌紅等。
● 春溫與風溫:春溫初起即以里熱證為主;風溫感邪后即發病,初起見有肺衛表熱證。
● 春溫與風熱感冒:春溫由新感引發者,初起可見表裡同病;風熱感冒四季皆可發生,以肺衛見症為主,里熱癥狀不明顯。
● 本病發病急驟,傳變迅速,應及時救治,清熱保津。
● 高熱時結合物理降溫,防止痙厥抽搐。
● 神昏驚厥時,要加強護理,及時祛痰,保持呼吸通暢,防止氣管堵塞。
● 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以半流飲食為宜,忌食辛辣油膩之物。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馬健。溫病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