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燮清
黃燮清
黃燮清(1805~1864),原名憲清,字韻甫,號韻珊,又號吟香詩舫主人,浙江海鹽武原鎮人。晚清詩人、劇作家。
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后屢試不第,晚年始得宜都縣令,調任松滋,未幾卒。少工詞曲,中年以後始致力於詩文。其詩多抒寫個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詠史弔古之作深沉豪放,頗具特色。有《倚晴樓詩集》及《倚晴樓七種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傳世。
黃燮清年輕時就以樂府詩文聞名。但仕途坎坷,前後六次赴鄉試未舉,直至道光十五年(1835)才中舉,后屢應會試不第,后在江西、安徽充任幕賓。咸豐二年(1852)進京先當實錄館謄錄,后被任命為湖北知縣。時正值太平軍起義,戰火正熾,黃燮清未赴任而告病還鄉。從此怡情山水,修葺縣城南門別墅拙宜園,改晴雲閣為倚晴樓,后又購得硯園廢址,栽花種竹,自號“兩園主人”,每日與友觴詠其間,以詩詞自娛。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攻克海鹽,倚晴樓毀於戰火,遂攜家外避,充浙江巡撫王有齡幕賓。不久杭州又告急,經上海到漢口,依湖北巡撫嚴樹森。同治元年(1862)被委任湖北鄉試考官,后又代理宜都知縣,次年任松滋知縣,並委為鄉試考官,同治三年(1864)在武漢病逝。
黃燮清原著《帝女花》
著有《倚晴樓詩集》12卷,《倚晴樓詩續集》 4卷,《倚晴樓詩餘》4卷,存詞220餘闋,《國朝詞綜續編》24卷,《倚晴樓七種曲》等。
【廣陵吊史閣部】
沿江烽火怒濤驚,半壁青天一柱撐。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來兵。
宮中玉樹征歌舞,陣上靴刀決死生。
留得歲寒真氣在,梅花如雪照蕪城。
黃燮清的《倚晴樓七種曲》包括七種傳奇:《帝女花》、《桃溪雪》、《茂陵弦》、《凌波影》、《脊令原》、《鴛鴦鏡》、《居官鑒》。另外還有《玉台秋》、《絳綃記》兩種傳奇。
《帝女花》寫清軍攻佔北京后,崇禎帝之女坤輿公主欲在尼庵中削髮出家,原與公主有婚約的周世顯多方尋訪得知公主下落,清廷仍用公主出嫁的禮儀為他們完婚。此劇演唱頗廣,還流傳到了日本。
《桃溪雪》寫清初耿精忠降而復反,派總兵徐尚朝向永康、金華進軍,永康地方官獻出了守節在家、能詩善畫的吳絳雪以作為交換請徐尚朝退出縣境,吳絳雪旋即跳崖自盡。
黃燮清在的傳奇的題材上不拘泥於元雜劇和明傳奇的故事中,寫了不少明末清初的歷史事件和民間故事。唱詞典雅生動,風格近於詩詞。他在結構和矛盾衝突的鋪墊上很下工夫。還很注意音律,曾先後請查仲浩、余炘等為他正譜,使得作品適於舞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