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崗茶場
大渡崗茶場
大渡崗茶場,位於景洪市的大渡崗鄉,場區分佈在大渡崗鄉和景訥鄉。北鄰普文鎮,東與勐旺鄉接壤,南連副養鎮,西為景訥鄉,總面積25730畝,已開墾24406畝。場部位於大渡崗鄉人民政府駐地的昆洛公路615公里處,北上思茅和南下景洪皆80公里
195徠8年2月,省農墾局派孫福祖、郝登漢、黃國卿等14人至大渡崗創建畜牧場,至 1961年有7個隊,職工718人。1962年1月新建關坪農場。1964年1月,兩個農場並人勐養總場。1970年1月組建兵團,大渡崗牧場組建為一師三團五營。營部遷往勐養太陽河新址,原址留56人作為兵團副業隊。1974年恢復農墾建制,大渡崗易名為農牧場。1981年建國營大渡崗茶場,成為省茶葉出口基地。至1993年,茶場機關設黨辦、場辦、生產、勞資、計財、經營、機務、基建、審計、計劃生育、保衛、法庭、武裝、紀委、工會等21個科室部門。下轄17個茶膠生產隊,另有2個分場級單位和11個生產隊級單位。總人口8041人,職工總數4508人,其中女職工2039人,少數民族職工1434人,共有14個民族。
氣候屬南亞熱帶山地類型,平均日照6~8小時,平均氣溫17℃~18℃,年降雨量為 1400~1800毫米。海拔1390米,為高山草地紅壤土。
茶場以種茶為主,橡膠為輔。1966年開始試種茶葉1 3畝成功。1981年茶場正式建立時,茶葉面積發展到4325畝。至1993年建成優質茶園1.63萬畝。干茶產量由 1980年的0.67噸發展到 1993年的2130.47噸,平均畝產3.07擔。關坪農場於 1972年開始植膠,1981年建茶場時,僅有1290畝,至1993年植膠面積達6657畝,17.19萬株,干膠總產量251·76噸,平均畝產73衛公斤,株產3·46公斤。
80年代初,只有三個簡陋的制茶車間,揉碾烘乾均用手工土法。1984年建成年產200噸的關坪制茶車間,1985年建成年產250噸的大荒壩車間及年產500噸的主廠。1989年為省內第一家引進國外先進的CTC紅碎茶全套自動化生產線。1993年加工能力達2000噸,形成了初、精、紅、綠、紅碎茶加工的配套機械化生產線,擁有揉茶機。烘乾機近百台,廠房總面積達回.4萬平方米,年產值達1332萬餘元。
茶場有9個產品先後被評為省優、部優產品和省級名茶,並被1989年第十一屆亞運會指定為專用產品,1992年為中國第三屆藝術節專用茶。綠茶與紅茶,曾於1990年榮獲國家“綠色食品證書”。1989年茶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一級先進企業”稱號,1990年被國家授予國家“二級先進企業”稱號。1987年起連續五年被評為省“出口創匯先進單位”,1988年起連續五年獲省“質量先進單位”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及歐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