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三中

武山三中

武山三中系2001年9月接收甘肅毛紡織廠子校后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級中學。現校園佔地97畝,2016年秋學校將有60個教學班, 3700多名學生,教職工220人。其中,高級教師22人,一級教師45人,研究生16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平均年齡33歲,朝氣蓬勃,勇於擔當。學校先後榮獲天水市交通安全文明學校、市“綠色學校”和天水市先進集體等榮譽。

辦學條件


實驗樓
實驗樓
建校十五年,辦學規模迅速擴大,學生從最初83人上升到3400多人,老師從19人增加到217人,班級從2個增加到51個。到2016年秋季學期,學生將超過3700人,教學班達60個,教職工總數達240人左右;辦學條件極大改善,擁有全市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入住學生最多的學生公寓,建有供給能力最強、管理最先進的學生餐廳及市內唯一一座天文景觀觀測台。2016年擬實施綜合樓新建及操場改擴建項目,概算總投資2008萬元(已到位中央專項資金1000萬元)。目前,項目初步設計即將完成。該項目建成后,學校硬體功能趨於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達標。

辦學理念


武山三中
武山三中
學校恪守“文明、篤行、拼搏、創新”的校訓,努力打造“和諧、有序、求實、進取”的校風,倡導“博學奉獻、善誘愛生、嚴謹治學、敬業愛崗”的教風,開創“崇德尚禮、探究合作、勤學苦練、多思好問”的學風,努力培養“志存高遠、人格健全、學識淵博、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秉持“教育就是服務”的辦學思想,探索“以人為本,助人成功”的民主化、情感化、科學化管理模式,堅持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突出體音美辦學特色。持續抓好“12369”教師培養工程,努力推動年輕教師達成一年上路,二年過關,三年合格,六年成為骨幹,九年成為名師的目標,抓實過程性管理,夯實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讓更多的中青年教師成為學校發展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2015年5月,新增了書法專業班,重新組合了專業生的管理模式。加強、規範了管理,優勢更顯著,特色更突出。

辦學目標


2015年春,學校領導班子調整后,審時度勢,提出了“135”質量提升目標,即一年內二本上線人(含特長生)數突破40人,三年內達到80人,五年內超越100人。近幾年發展將遵循“三爭一強”的辦學思路,即爭資金、爭項目、爭政策,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培養“勇於擔當,敢於作為,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三中人擔當意識。重塑學校精氣神,積極凝聚正能量,全面拉緊管理鏈條,強化全員質量意識、責任意識,規範師生行為,全面推行並落實全校性早讀、午間自習、晚讀工作,狠抓教學常規管理,使學校學風、教風從根本上得到轉變,徹底扭轉了長期存在的師生紀律渙散、管理疲軟的局面。目前,學校以特色求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高,帶著成熟與自信已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未來發展


武山三中
武山三中
未來五年,伴隨著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春風和人民群眾對接受高中教育的巨大渴求,武山三中必將迎來一個大發展。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總投資1508萬元的綜合樓及總投資500萬元、佔地40畝、附帶3個籃球場和一個排球場的全塑膠八跑道標準化綜合運動操場在2017年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一三五發展戰略的實現在加速,高考二本上線百人大關有望提前突破。到2020年,三中將發展成為標準化、花園式的現代化校園。一座“設施一流、管理科學、師資精良、質量全優”的示範性高中將助推全縣教育的新發展。
學校新貌
學校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