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徠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新生兒期一種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早產兒、小於胎齡兒發病者較多。多在生后24小時至10天內發病,生后3~10天為發病高峰。一般認為是多因素綜合作用所致:早產、餵養不當、感染及炎症反應、窒息、呼吸窘迫、休克等引起腸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壞和腸腔內存在食物殘渣情況下,細菌在腸腔和腸壁繁殖併產生大量炎症介質,最終引起腸壁損傷,甚至壞死、穿孔。臨床分三期,癥狀逐期加重,以腹脹、嘔吐、腹瀉、便血、呼吸暫停、皮膚青紫、心跳過緩等為主要表現。治療以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為主。嚴重的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多合併感染性休克、腸壞死穿孔等併發症,死亡率高。一、二期的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多數經藥物治療可治癒,預后好;三期需手術治療者存活率約50%,其中25%有胃腸道的長期後遺症。
● 新生兒科。
● 至今對其病因及發病機制仍不完全明了,一般認為是多因素綜合作用所致。
● 早產是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重要發病因素。腸道功能不成熟、血供調節能力差、胃酸低、腸蠕動弱、食物易滯留及發酵,致病菌易繁殖,腸道對各種分子和細菌的通透性高,腸道分泌性IgA(SIgA)低下,易受細菌侵入。
● 內毒素、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多種炎症介質參與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病過程。大多為克雷伯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等腸道細菌。
● 引起腸壁缺氧、缺血或再灌注損傷。
● 加奶速度過快、奶液滲透壓過高、高滲藥物溶液進入胃腸道等。
● 如肺炎、敗血症低血糖、酸中毒等均可引起腸黏膜損傷而誘發本病。
● 臨床表現輕重差異大,輕者主要以消化道表現為主,如腹脹、嘔吐、腹瀉或便血三聯征,嚴重者可出現全身癥狀。
● 腹脹。
● 嘔吐。
● 腹瀉。
● 便血。
● 發熱或體溫不升。
● 呼吸暫停。
● 心跳過緩。
● 嗜睡。
● 拒食。
● 皮膚青紫、濕冷。
● 可通過體格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血培養、大便常規、大便培養、腹部B超、腹部X線等檢查來確診。
● 體格檢查
●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了解有無腹脹及腸鳴音情況。
● 血常規
● ● 了解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的情況,協助判斷有無細菌感染。
● 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
● ● 幫助判斷有無細菌感染的情況。
● 血培養
● ● 為確診細菌感染的金標準,了解感染細菌的種類并行葯敏試驗指導用藥。
● 大便常規
● ● 了解有無感染及隱血的情況。
● 大便培養
● ● 也是診斷腸道細菌感染的金標準,了解感染細菌的種類并行葯敏試驗指導用藥。
● 腹部B超
● ● 了解腸道炎症情況,同時了解有無腹腔積液等。
● 腹部X線
● ● 為確診依據,連續多次的X線檢查可了解有無腸壁積氣、腸道穿孔、腸梗阻等情況。
● 醫生可根據病史、典型癥狀、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作出診斷。
● 患兒為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有感染、缺氧、餵養不當等病史。
● 出現腹脹、嘔吐、腹瀉或便血,伴有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嗜睡、皮膚青紫等癥狀。
● 查體腹部膨隆、腹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 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增高或明顯降低,血小板減少。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明顯增高;大便常規潛血陽性;血、糞細菌培養陽性。
● 典型X線影像可見:腸脹氣、腸壁囊樣積氣、門靜脈積氣、腹膜外積氣或胃壁積氣、腹腔積液或氣腹影等。
●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常需與中毒性腸麻痹、腸扭轉、新生兒敗血症等相鑒別。
● 如出生后不久出現腹脹、嘔吐、腹瀉或便血,且有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嗜睡、皮膚青紫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 醫生將根據患兒病史、體格檢查、臨床表現及實驗室、影像學檢查來診斷。
● 治療主要為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 禁食、胃腸減壓。
● 靜脈營養補充以保證熱卡的供給。
● 機械通氣改善缺氧。
● 抗感染:氨苄西林、第三代頭孢及甲硝唑,需兼顧到各種病原菌。
● 改善循環、維持血壓:生理鹽水、白蛋白擴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腎上腺素。
● 改善凝血功能:輸血漿或血小板。
● 適應證:存在腸穿孔、右下腹部位塊狀物、腹壁紅腫或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均應及時手術。
● 併發症:短腸綜合征、腸管狹窄、胃酸分泌過多等。
● 嚴重的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多合併感染性休克、腸壞死穿孔等併發症,死亡率高。存活者可因手術后遺留短腸綜合征、腸管狹窄及神經發育障礙等後遺症。
● 本病病死率高,經保守治療即治癒者存活率達80%,經手術治療者存活率約50%,其中25%有胃腸道的長期後遺症。
● 避免早產,避免生后嚴重感染。
● 合理餵養,對極低體重兒首選母乳,早期微量餵養,不應增奶過快。
● 口服益生菌可抑制腸內致病菌的過度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