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反應法
全身反應法
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美國加州聖何塞州立大學(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James Asher)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
全身反應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教授語言,這種方法使孩子們可以水到渠成的完成從聽到說的學習過程。
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是美國加州聖約瑟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James Asher)於1966年提出的。這種方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全身反應法他主要是根據大腦兩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腦主要是形象思維,左腦主要是邏輯思維,強調要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思維的發展。因此它強調要在真正的情景裡面來進行教學。根據學語言本身的規律,從小孩學語言的角度來看,首先是要學習聽的能力,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發展成說的能力,再發展成讀和寫的能力。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強調首先培養學生聽的能力,要大量聽一段時間以後,聽到一定的基礎了,到小孩子願意說了,就水到渠成地開始說了。這樣學生說的不緊張,說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礎上再來輸出(production)。
1)聽力理解領先。首先培養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然後再要求學生用口語表達。
2)學生應通過身體對語言的反應動作來提高理解力。這種身體反應應該由教師用有計劃的指令來控制。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從而感知並理解掌握語言。
3)允許學生在預先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發言。教師不強迫學生髮言。
4)教學應強調教學的意義而不是形式,這樣可以降低學生的緊張情緒。
1)它能夠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參加活動,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的實驗體驗中學習英語。教學的重點在於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用英語交流,不在於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這樣做有利於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心理,讓學生在一個不用害怕挫敗的環境中學習。
2)它能夠提供一個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在循環反覆的練習中學會英語。
3)協調學生的左、右腦,有助於學生的左腦發展以及語言學習的成效。學生通過聽覺來吸收信息,是由左腦來完成的,而將這些信息用肢體動作表達出來是通過右腦來完成的。
5)全身反應法這一教學方法,驗證了“快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人們喜歡活動給他們提供生理的、認知的、心理的快樂。
4)主張以句子為教學單位,整句學、整句用,重視語言內容和意義,有利於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5) 採用大量掛圖、小紙條等教具,創設語言情境。
比較抽象的單詞和句子很難用TPR來表述,教師在向學生解釋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
1. 該法只適用於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動作及言語大都是簡單的動作,不可能單靠它學習較深的內容,必須同別的方法結合在一起使用。2. TPR教學中包含了大量的遊戲活動、角色表演、小組競賽等,而孩子一開心就手舞足蹈,沒有好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再好的教學方法,再豐富的教學活動,也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就接受知識和學習知識的方法而論,他們各有不同的優勢和弱點。例如,在接受外部信息方面,有的學生使用聽覺通道,學習效果較好,一聽就懂;有的學生的視覺通道勝過聽覺,凡事過目不忘;在表達方面,學生們同樣存在各種差異。所以,全身反應教學法重視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在內的多種感官在學習中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全身反應法很適合英語教學,可以很容易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配以適當的閱讀訓練,可以使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其水平並進。全身反應法作為一種簡單、操作性強、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是值得嘗試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較抽象的單詞和句子是很難利用全身反應法來達到理解、運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只有將全身反應法與其它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