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茨竹鄉的結果 展開
- 重慶市萬州區轄鄉
- 四川省沐川縣茨竹鄉
茨竹鄉
四川省沐川縣茨竹鄉
茨竹鄉位於沐川縣境西北部邊緣,全境幅員面積80.79平方公里,包括10個行政村(分別為西門村、五四村、桐林村、友愛村、雄心村、青龍村、涼井村、茶坪村、乾溝村、寺坪村)、1個社區(朝天馬社區),共75個村民小組。城鎮所在地朝天馬社區,城鎮建成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
2021年,沐川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茨竹鄉人口為6072人。
茨竹鄉全境幅員面積80.79平方公里,包括10 個行政村(分別為西門村、五四村、桐林村、友愛村、雄心村、青龍村、涼井村、茶坪村、乾溝村、寺坪村)、1個社區(朝天馬社區),共75個村民小組。城鎮所在地朝天馬社區,城鎮建成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
茨竹鄉位於沐川縣境西北部邊緣,東鄰黃丹鎮,南接舟壩鎮、楊村鄉,西界峨邊縣平等鄉和五渡鎮,北與沙灣區銅茨鄉接壤,東經103°34′40″~103°32ˊ51″,北緯29°12′23″~29°08ˊ29″,。全鄉幅員面積80.79平方公里,距沐川縣中心城區81公里,距樂山市區80公里。集鎮建成區面積達1.5平方公里。茨竹鄉集鎮交通便捷,省道103線(計劃將成為國道408線路)公路從集鎮穿過,鄉村道路八方相連,交通十分方便。
茨竹鄉地處四川省盆地西南緣山區,以中低山為主,兼有少量淺丘。屬五指山余脈峨馬大背斜東翼中部地段,地勢西高北低,茶坪村境內鵝兒包海拔1640米,為全鄉最高點。最低海拔450米,平均海拔800米,地質構造單元屬馬邊複式褶皺。茨竹鄉所在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境內氣候特點為雨日多,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夏日照足,秋冬雲霧多,降水四季分配不均。年平均日照940小時,夏季最高溫度33℃,冬季最低溫度0℃,年平均氣溫15.7℃,年平均總降雨量1553mm,適宜慈竹和林木生長。大渡河經本鄉寺坪、涼井兩村邊緣流入沙灣區銅街子電站水庫。茨竹鄉內林木覆蓋面積92000畝,林竹資源主要以杉木、桉樹、慈竹為主。主要盛產玉米、水稻、紅苕等糧食作和生薑、芋頭等經濟作物。
土壤資源茨竹鄉地表為粘土,土層約1—2米,成土母質為土質以遂寧組、嘉陵江、飛仙關灰組,土壤為小土沙泥土、夾石黃泥土。土壤質地粘、沙粘,微量元素鐵、鎂、硫基本正常,硼、鋅較缺,土壤偏酸,有機質正常偏低,速效氮中等偏少,有效磷中等,速效鉀中等偏少。
生物資源茨竹鄉內林木覆蓋面積92000畝,林竹資源主要以杉木、桉樹、慈竹為主。近年來,茨竹鄉一直在提升林業資源優勢,促進林業產業發展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目前,已在乾溝村建立了佔地一萬多畝的柳杉示範園區。無國家保護動物和珍稀植物,飼養動物有家禽家畜,主要有雞,豬,牛,兔等。境內無隨意捕殺、銷售、食用國家珍稀野生動物現象。
農業資源茨竹鄉境內主要盛產玉米、水稻、紅苕等糧食作物和生薑、油菜、花生等經濟作物,農業、畜牧業發展以及勞務輸出是主要經濟來源。全鄉基本形成了農業、養殖業(養雞、養豬)為主的特色經濟結構。
礦產資源茨竹鄉礦產資源主要有玄武岩礦、粘土礦、石灰岩礦等,主要分佈在寺坪、涼井、茶坪、五四和友愛村等。
旅遊資源茨竹鄉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境內龍藏寺等歷史遺跡,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自然災害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較高,規律也發生變化。自然災害類型主要有氣象災害、生物災害、地質災害等。其中以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尤為突出。茨竹鄉主要自然災害為風災、雪災、山體滑坡垮塌以及地震等。現有3個地質災害隱患點7處,主要分佈在鄉境內的茶坪村、雄心村、涼井村等地。風災、雪災等其它自然災害,具有不確定性、突發性,防範難的特點,要隨時做好防禦工作。
茨竹鄉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75個村民小組,共有2994戶,9146人。鄉政府駐朝天馬社區。
各村現狀規模結構一覽表
序號 | 村名 | 戶數 | 人口 | 耕地面積 (公頃) |
1 | 西門 | 312 | 1057 | 64.5 |
2 | 桐林 | 156 | 542 | 54 |
3 | 五四 | 392 | 1274 | 60 |
4 | 涼井 | 322 | 1090 | 57.4 |
5 | 寺坪 | 230 | 697 | 36 |
6 | 乾溝 | 82 | 284 | 25 |
7 | 茶坪 | 347 | 1239 | 110.5 |
8 | 友愛 | 255 | 914 | 84.8 |
9 | 青龍 | 180 | 666 | 67 |
10 | 雄心 | 241 | 894 | 122.6 |
合計 | 2868 | 9172 | 681.8 |
截至2020年,茨竹鄉人口為6072人。
全鄉共有耕地面積10227畝,其中田2217畝;森林面積92000畝,其中退耕還林面2500畝,茶葉1500畝,優質茶園700畝,果園460畝,優質果園134畝,中藥材29畝;蔬菜1665畝。
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836元,較去年增加21.5%,增幅位居全縣第一。結合鄉域經濟發展實際,打造白姜種植基地、芋頭種植基地、柳杉種植基地、藤椒種植基地、林下養殖基地。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形式,實現芋頭生薑種植面積達5000餘畝,發展規模養殖戶30戶,實現年出欄生豬1.7萬頭,肉牛1000頭,羊6300頭,家禽11萬隻,肉兔3.3萬隻,實現畜牧年產值3500萬元。確定貧困戶491戶,1498人,並積極向上爭取扶貧資金400萬元,實施寺坪村整村推進和茶坪村、涼井村烏蒙山連片開發項目。2014年脫貧360人,2015年預脫貧123人。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銅礦、玄武岩礦、粘土礦、方解石等,現有玄武岩企業4家,粘土礦企業3家。主要分佈在寺坪、涼井、茶坪、五四和友愛村等. 。
【第一產業】茨竹鄉在縣級農業區劃分區中屬養殖業、林竹業產區,是沐川縣的林畜生產基地。大部分村組以豬、牛、雞為主的養殖業和林竹為主的種植業是人民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以玉米、水稻、油菜、花生和生薑為主的傳統種植業是農戶發展養殖業的基礎。2009年全鄉糧食產量達3584噸,農民人均糧食產量419公斤。共出欄生豬14458頭,肉牛917頭,出售肉用羊6838隻,出售和自宰家禽95871隻。
【第二產業】茨竹鄉的工業主要是以玄武岩、粘土礦為主。現有工業企業8個,各企業從業人員210人,銷售收入1100萬元,註冊資金600萬元,實交稅金20萬元。
【第三產業】茨竹鄉第三產業主要以餐飲和商業服務業為主,主要集中在建成區所在地,該鄉共有13家餐館,添置有油煙凈化器有4家。城鎮服務功能較為齊全,交通便利,第三產業發展良好,但是城鎮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不能滿足城鎮發展的需要,亟待進一步改進,以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
茨竹鄉
茨竹鄉中心衛生院位於朝天馬社區,其內設有普通內、外科、中醫科等科室。現有醫護人員16人,床位數55張,全鄉有6個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分別位於西門、五四、友愛、雄心、寺坪。
茨竹鄉
1955年新茨鄉(樂山縣管轄)平建兩鄉並為新平鄉
1958年建茨竹人民公社
1983年社改鄉為茨竹鄉至今。
旅遊資源茨竹鄉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境內龍藏寺等歷史遺跡,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龍藏寺:距沐川縣茨竹鄉集鎮北0.5公里,始建於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佔地面積約5畝。是茨竹鄉境內“九宮十八廟(寺)”中主要寺廟之一。解放前“九宮十八廟”尚存,文革期全被“破四舊、立新風”浪潮中損毀。龍藏寺(俗名),源於宋大中祥符元年賜今名。茨竹龍藏寺被毀前正殿的中軸線上(山門外)有清代建重檐攢尖式的檐葡亭及對獅雄踞。山門內大雄寶殿依次為釋迦牟尼殿、彌勒殿、十八羅漢佛。東西廂房有主持和僧人寢食舍等。其中大雄寶殿為最古老而有代表性的建築。現龍藏寺於2007年經沐川縣民宗局審批在遺址上重建,佔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大殿內釋迦牟尼殿、彌勒殿、十八羅漢佛。下殿設天王殿,東西廂房一樓一底設有接待室、辦公室、廚房、飯廳、主持、僧人寢食舍等。每年正月二十的會期,都有一大批香客慕名而來,熱鬧非凡,會期日人流量達3萬人次,成為茨竹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