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區應昌小學
建於瀋陽市鐵西區的公立小學
瀋陽市鐵西區應昌小學始建於1949年,坐落在瀋陽市鐵西區應昌街南七東路38號,當時是東北機械局子弟小學,1956年改名為應昌小學。1995年學校承辦了區第一所民辦公助的太陽小學。從1998年9月至今,區教委把原瀋陽電纜廠子弟小學、興華街第一小學、瀋陽紡織機械廠子弟小學以及瀋陽鼓風機廠子弟小學的部分班級,先後併入應昌小學,因此,是市區內規模很大的一所小學。學校首批進入市標準化學校行列。
鐵西區應昌小學大門
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據有關數據顯示,在校教職工為88人,一線教師全部達到大專或大專以上學歷,學校內湧現出了教育專家、市區勞動模範、省市區優秀教師。教師中有高級以上職稱的佔92%,區級以上骨幹教師21人,國家級優秀課教師2人,省級優秀課教師23人,市級優秀課教師9人,區級優秀課教師29人。
學生到社區進行綱要宣傳活動
學校確立了以雙語教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等,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參加了全國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安裝了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等信息技術設備,實現了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學校審時度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了“以人為本、重在發展、辦優質教育”的辦學理念,確立了“抓全面、出特色、創名校、爭一流”的辦學方向,以“基礎實、揚個性”為重點,著力打造“1356”工程,逐步形成了以“開放式教育”為龍頭的辦學特色,實現了“開放式教學”的構想。課堂教學之餘,學生可以有選擇地、自由地來到開放式教學活動區,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實現了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的整體優化。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目標引領下,應昌小學走過了一條構築精粹學校、熔鑄精品教育、打造精英教師,在實踐中追求有序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教育之路。
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在學習之餘。學校經常開展一些別開生面的趣味性活動,和特長比賽,選拔人才參加省、市、區,乃至全國範圍內的比賽,成績喜人;96年後,全校就至少有1178人次在區級以上比賽中獲獎。653人次獲省級以上的獎勵,334人獲國家級以上的獎勵。如:4年2班的張慧珊的書法,繪畫作品多次獲國家級比賽一等獎;4年5班包旭被評為瀋陽市故事大王;4年3班戴璐彈的電子琴獲全國金獎,4年8班的初春雨3年2班的韓聰在全國乒乓球比賽中獲獎、3年7班的李煜、李莽的繪畫獲全國比賽金獎。5年7班的高樺、趙雪嬌、白茹、崔楠分別在國際書法,繪畫比賽中獲獎等等。5年3班李華強在全國中小學英語大賽中獲一等獎。6年5班曹詩語同學在市夢想之星智力競賽中獲獎。一顆小星亮閃閃,群星閃爍才耀眼,願這些小星星永遠懸掛在應昌小學的夜空中伴隨著素質教育工程的完善而越來越來明亮。
近年來,應昌小學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成績顯著、科研成果豐碩,辦學成果享譽市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