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儲蓄的結果 展開

儲蓄

特17 《儲蓄》

特17 《儲蓄》,屬於收藏品、郵票,印製機構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

郵票圖案


特17 《儲蓄》
特17 《儲蓄》

郵票信息


志 編 號 特17
版 別 雕刻版(無背膠)
名 稱 儲蓄
全套枚數 2
發行日期 1956-10-1
全套面值 0.12元
全套售價 0.12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
雕 刻 者 高品璋
設 計 者 盧天驕
整版枚數 104(8×13)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2-1 儲蓄徽標(黃) 0.04 36×19 P14 900
2-2 儲蓄徽標(紅) 0.08 36×19 P14 1400

郵票介紹


“儲蓄”一詞,在中國最早見於《後漢書》:“古者急耕稼之業,致耒耜之勤,節用儲蓄,以備凶災。”這裡的“儲蓄”,指的是積穀防饑。
儲蓄金錢,中國古代最早使用的一種工具叫做“撲滿”。它用泥土做成,只有入口,沒有出口。錢幣從入口投進去,待積滿后,便將它敲碎,取出備用。“撲”是擊破的意思,“滿則撲之”,故稱“撲滿”。這種積錢的方式,具有積零成整,積少成多的優點,故一直沿用至今。另一種古老的積錢方式是窖藏,即把錢幣或金銀之類,放在壇罐等盛器里。埋置地下,或者藏在牆壁夾縫裡。專門辦理儲蓄的機構,大約自唐代開始。唐朝由於商業的發達,商人在大城市裡設立櫃坊,替人保管錢幣,存錢的人可以隨時憑券提款。明末清初,商品經濟有了更大的發展,大商人為了籌集資金的方便,設立了錢莊、銀號、票號等,接受存款,並且付給存戶一定的利息,這是儲蓄業務的開端。
1580年,在義大利威尼斯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銀行。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期,銀行得到普遍發展。1848年,中國出現了第一家新式銀行“東方銀行”,由英國人開設。1897年,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家新式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在上海成立,由官商合股經營。1904年,清政府戶部籌辦了第一家國家銀行戶部銀行”,設於北京。1908年,“戶部銀行”改稱為“大清銀行”,這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金融機構。後來,儲蓄業務便逐漸由銀行承辦。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群眾積極參加儲蓄,把自己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信用合作社等信用機構,具有積聚社會零散資金支援國家建設的意義。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經營的儲蓄存款分定期儲蓄和活期儲蓄。前者有一定的存期;後者存期不定,可以隨時支取。據統計,到1955年底,全國城市儲蓄總額已達到15億5千4百多萬元,比1949年增加155倍多。
1956年10月1日,為了宣傳儲蓄在支援國家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中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儲蓄)特種郵票,全套2枚。盧天驕設計。雕刻版。高品璋雕刻。齒孔14度。無背膠。郵局全張枚數104(8×13)。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