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鎮

海興鎮轄境南部地區為丘陵地帶,北部為平原,靰鞡溝橫貫全境。全鎮總面積為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萬畝。鎮辦工業有亞麻廠、制磚廠、綜合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608萬元。

內容簡介


海興鎮
海興鎮
海興鎮隸屬海倫市管轄。位於市境西南部,北臨海倫河。鎮政府駐地距市區39公里。中華民國初年,始建街基,隸屬海倫縣第三區管轄。東北淪陷后,1938年設海興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 后,設置海興區。1946年10月,劃歸通肯縣管轄。1948年8月,撤銷通肯縣,劃歸海倫縣管轄,1950年改為第八區。1956年4月,設置海興鄉。1958年11月,與豐山、福興鄉合併成立海興人民公社。1961年將一部分生產大隊劃出,分別成立豐山、福興公社。1984年3月將海興公社改為海興鄉。1985年7月,改為海興鎮。

行政區劃


海興鎮
海興鎮
鎮辦工業有亞麻廠、制磚廠、綜合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608萬元。全鎮 共轄海興、育民、新權、長勝、繁榮、自治、海強、眾興、民和、永進、豐順、民醒、民權、中信等14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70人。鎮政府駐地海興村。

經濟發展


行政區劃圖
海興鎮
海興鎮
海興鎮地勢平坦寬闊,資源豐富,中南部平川溫崗,以種麥、豆、米、糖、麻、煙 等經濟作物見長,中北部是水稻產區,歷來是海倫市主要商品糧生產基地。
2007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1億元,農業產值實現1.43億元,鎮村戶企業產值達5000萬元,財政收入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2.3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實現3000萬元,第二、三產業所佔總產值比例增加到49%,現以建成高油質大豆兩個品種繁育基地,面積達10000畝,畝均增收100元,深受市場歡迎的大西瓜,大辣椒、大菇娘三大經濟作物已在海興深深紮根,面積突破10000畝,農民戶均增收200元。
此外充分依託海倫南華糖業種植甜菜20000畝,使海興鎮糧經作物比例由2004年的7:2.8調整到6.1:3.9。同時依靠“雙節”技術及海倫市發展畜牧業的契機,2007年飼養生豬44200頭,出欄30530頭,還充分發揮沿河沿溝草原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肉牛、綿羊、大鵝等草食禽業,使一區變兩區(由糧食生產區變為經濟作物主產區和畜牧主產區)成為現實。鄉鎮企業方興未艾,工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現以已形成大豆收購為主導,建材、糧油、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的三大工業體系,有鎮辦企業7家,固定資產3000萬元,從業人員1000多人,2007年鄉鎮企業創產值1500萬元,實現利稅100萬元,佔全鎮財政收入的1/10份額。

城鎮建設


陽光花園小區
小城鎮建設基本完善,功能效應進一步擴大,2001年以來,共投入小城鎮基礎設施和環境設施建設資金5000萬元,房屋開發6000平方米的具有代表性的陽光花園小區已全面竣工,入戶達100多戶,東西南北大街路面白色化,鎮內巷道改造,公用設施配套完善,“十字街”亮化、美化、凈化。紅葉商城、供銷一百、供銷大樓、天方葯業、明德小學、供電大樓等六項工程的實施,使城鎮服務功能和載體功能增強,酒店、旅店、娛樂場所各具特色,現有輕工批發市場一處,集市兩處,個體工商戶發展到400戶,集批發零售於一體的佔地2460平方米的紅葉商城吸納了120戶經營,效益非常可觀。
海倫市海興鎮採取外引項目和資金,內挖潛力和活力等措施,全力發展小城鎮建設,使小城鎮建設粗具規模,從而拉動了鎮域經濟的發展。為了搞好小城鎮建設,海興鎮打出了“項目、引資、盤活、自籌”四張牌。在招商引資上,他們每年召開一次同鄉聯誼會,把從海興走出去學習、工作的家鄉人請回來,懇請他們為海興的發展獻計出力。海興鎮金都商城就是在鄉情的感召下,由在鶴崗經商的海興人回家鄉投資200萬元興建的。通過招商引資,該鎮有效地解決了小城鎮建設資金,全鎮用於小城鎮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5110萬元中有5000萬元是引資來的。幾年間,海興鎮小城鎮建設取得了可喜的變化,全鎮開發商品樓房3萬平方米,鋪設白色路面1000延長米,並建起了3500平方米的鄉鎮公園,走進海興鎮,放眼望去,一條筆直寬敞的白色路面映入眼帘,兩排路燈整齊排列,道路兩旁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海興鎮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向人們展現了鄉村城鎮化獨特的建築風格。

社會事業


獺兔養殖
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全面實施開展九年義務教育和初級衛生保健的普及,現代化的教育和治療技術廣泛得到應用,鎮里現有完全中學一所,小學10所,在校生達2000多人,衛生院門診樓、住院部面積達1200多平方米,各類醫療設施先進齊備,公民的道德素質和健康水平明顯提高,金融、工商、稅務等經濟槓桿部門思想解放,協同作戰,全方位為海興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23.6公里的環村路全面鋪上沙石,狀況達到二級公路標準,極大的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海倫市海興鎮出現了不娶“科盲媳婦”、不嫁“科盲丈夫”的婚戀新風尚,此舉成為眼下鄉村男女青年找婆家、處對象的重要標尺。海興鎮有200餘對科技“鴛鴦”喜結連理,成為致富奔小康的“模範夫妻”。為了更快更好地建設新農村,讓百姓真正過上幸福的富裕生活,該鎮幾年前就開始“掃文盲”、“掃科技盲”,爭當“文明戶”、“科技當家人”和“科技示範戶”,全鎮有500餘名科盲、半科盲脫盲,近2000名男女青年接受了市裡和鎮里的科技培訓。海興鎮海興村村民李鐵夫婦就是在學習了科技養殖知識后購買了200組種兔,成立了獺兔繁育中心,不但自己脫貧致富,還帶動、鼓勵和扶持了附近村民養殖獺兔共同致富。
農忙時下地幹活,農閑時趕集經商。如今,在海倫市海興鎮已經湧現出百餘名“兩棲”農民,他們每年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該年以來,海興鎮新增個體工商戶100餘戶,他們大部分是勞作的農民,張平在農忙時和愛人在大田進行田間管理,農閑時到哈爾濱購小百貨,再搭上趕集車到鄰鄉鎮、鄰村屯賣日用品,每年收入達7000元以上。

主要領導


文明生態村周貴臣(黨委書記、人大主席、武裝部長)統全局、帶班子負責黨委、武裝、人大全面工作,主抓招商引資。
張喜文(黨委副書記、鎮長)負責政府全面工作,主抓財政、經管、農業。
李文峰(政府副鎮長)負責民政、經管、勞務輸出,協調黨委書記抓招商引資。
曲士利(武裝部副部長)負責武裝、交通工作,主抓武裝工作。
王麗華(黨委委員、婦聯主任)負責文教、衛生、婦聯工作,主抓婦聯工作。
張國富(人大副主席)負責人大、計生工作,主抓人大工作。
牟海軍(副科級員)負責農業、城建工作,主抓農業工作。

地理資源


農業生產
海興鎮位於海倫市西南部,距海倫市36公里,是海倫市西南重鎮,這裡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海倫河水川流不息,烏拉溝子流經全鎮,豐富的資源,優美的環境,大自然的氣息,令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海興鎮交通便利,海倫公路貫穿東西,城鄉道路平整有序,郵政、電信、電力設施完備,工商運建服全面發展。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小區開發粗具規模,城鎮基礎不斷完善,城鎮領域不斷拓寬,城鎮規模不斷壯大,1.2萬平方米的世紀大道貫穿全鎮東西,4000平方米的時代廣場是廣大居民的休閑聖地,豐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佔地10萬平方米的世紀生態公園是旅遊、觀光、度假的首選之地,在這裡不僅能感到大自然的美麗,同時也能呼吸到大自然的氣息。海興鎮以小城鎮建設拉動地方經濟的飛速發展。
海興鎮有肥沃的土地,全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豆、甜菜已成為海興鎮的主導產業,玉米、馬鈴薯、大青椒成為優勢產業,尤其是以大豆為代表的農副產品,以卓越的品質和良好的信譽贏得市場。海興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紅葉商場,海興一百,德峰農產品加工等一批代表性的企業駐入海興鎮,全鎮商貿流通、市場繁榮。

招商項目


哈市客商關德清在海興創建鋼窗廠,進行塑鋼、鋼窗加工,該廠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投資總額80萬元,其中流動資金35萬元,年創產值300萬元,實現利稅80萬元。
鶴崗開發商閆永波在海興開發商品住宅樓面積4000平方米,主體工程年末完工,該工程投資300萬元。大慶客商孫長鶴在海興組建長鶴農貿有限公司,進行糧食收購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固定資產100萬元,流動資金84萬元,年創產值130萬元,實現利稅32萬元。

名優企業


鐵子食品廠:固定資產60萬元,流動資金30萬元,生產品種40餘個,年創產值150萬元,實現利稅35萬元。
海興鎮磚廠:固定資產200萬元,流動資金100萬元,年生產紅磚1000萬塊,年創產值240萬元,實現利稅40萬元。
海興木材加工集團:佔地4000平方米,固定資產200萬元,流動資金150萬元,年加工木材10000立方米,年創產值240萬元,實現利稅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