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卞隱居圖

元末明初山水畫家王蒙所作紙本水墨畫

《青卞隱居圖》是元末明初山水畫家王蒙所作紙本水墨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青卞隱居圖》描繪畫家故鄉卞山蒼茫景色,山上樹木茂密蒼鬱,溪流迴環,景色清幽,隱士行居其間。畫法先以淡墨勾皴,而後施濃墨,再用焦墨皴擦,使得畫面不迫不及待,元氣淋漓,氣勢磅礴,創造了線繁點密、蒼茫深厚的新風格。

作品內容


青卞隱居圖
青卞隱居圖
《青卞隱居圖》主要描繪作者家鄉吳興的卞山景色。峰巒曲折盤桓,重疊崢嶸,氣勢雄奇秀拔。山間林木茂密,山徑迂迴,飛瀑高懸直注。山腳下有客曳杖而行,山坳深處茅廬數間,堂內一人抱膝倚床而坐。有一老者策杖、踏著輕鬆緩慢的步伐,正在興緻勃勃地領略山林逸趣。密樹深溪處一山麓水口,寬闊的河道上橫卧山石和漫長的渚洲,在水中時隱時現。溪水潺潺,迂迴流轉。在崎嶇不平的山地上,長有樹木二十餘株,濃蔭密布。樹木山勢繁密充盈,氣勢雄偉。
四角所鈐“趙”、“魏國世家”、“趙生印”、“貞白齋”4方收藏印。畫中自題至正廿六年四月黃鶴山人王叔明,畫幅中又有清高宗弘曆題詩,裱邊有近人朱祖謀、鄧孝胥、羅振玉、金城、陳寶琛、張學良、冒廣生、葉恭綽、吳湖帆等題款。

創作背景


王蒙在創作《青卞隱居圖》時的心境受到了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的影響。《青卞隱居圖》的創作年代正處於戰亂的年代,人人處於恐慌,顛沛流離的狀態。此畫作於1366年,是王蒙成熟時期的作品。據畫上收藏印推測,這幅畫可能是作者贈給表弟趙麟的。

作品鑒賞


筆法

《青卞隱居圖》用筆以快、重、急、爽利為特點,鋒毫微妙變化,都形成的曲直輕重、緩急等狀態。線條質感的運用,在於透露畫家情感的表達,或者老筆紛披,或潤筆掩映,生命注於筆端,逸氣也注於筆端。《青卞隱居圖》的用筆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曲律用筆,此筆法是披麻皴的變體在表達江南地貌的同時,也表達了畫家焦慮的心情。《青卞隱居圖》在用筆上王蒙繼承了趙孟頫的“以書入畫”用筆,樹的輪廓線確定了這些形象的剛、柔、秀、雅。

技法

青卞隱居圖
青卞隱居圖
《青卞隱居圖》以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為主,三者交替互用,畫披麻皴時,運筆多帶平行、快速爽利,行筆鬆動,給人略有飄浮的感覺。這一皴法大都用在畫面頂部的山峰,由於筆法的輕盈,礬頭的蠕動,因而給人一種氣如雲動,山嵐飄浮的景象,同時不安定的感受也躍上紙面。
畫面中用筆有的像挺勁的行草筆線,雖然纖細,但卻像有千斤之力,因其纏繞又能橫衝直撞的形狀而生動靈活,皴筆又能可以引領視線環遊於畫中形式,更添活潑的效果。山巒頂部則用渴墨苔點法。巒下山石樹木給人以潤濕之感,樹榦在勾勒上或筆直挺拔或傾折彎曲,而葉子的點染則是忽干忽濕、坡腳石頭的皴擦也是忽濃忽淡。樹木種類雖多卻雜而不亂,樹與樹之間里讓有度,用山之虛色來襯托樹,以樹的重墨來淡化山石,以小映大,以虛幻實,前呼后應,空間感極佳。石頭與石頭的交界施以皴擦或染又會構成另一個突起的石塊,石石相連,綿延疊加。畫山石樹木的在技法上用的是渾點、破竹點、胡椒點、破墨點等。

構圖

《青卞隱居圖》整幅畫面是“上留天,下留水”,採取高遠構圖法層層推遠。作品用色細潤典雅,山巒連綿不斷,疊嶂起伏,氣勢雄偉秀拔,徑路迂迴蜿蜒。宛如一條游龍飛騰而上,山石刻畫精細而奇特。林間樹木茂密,山崖上高懸的飛瀑直注山谷。

作品影響


《青卞隱居圖》以精緻的筆墨技巧,繁複的空間分割和繁密的意境創造,使之成為王蒙傳世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王蒙山水畫中繁密的這一特點對明清乃至現代山水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主要有明代的沈周,董其昌和清代石濤等。《青卞隱居圖》筆墨技法對後世的影響還有許多未被發現,所以此畫的價值和影響還遠不止此。

重要展覽


1999年9月22日,《青卞隱居圖》在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藏書畫精品展”專題展覽中展出。
2013年10月24日,《青卞隱居圖》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珍藏中國繪畫名品展”專題展覽中展出。

作者簡介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號黃鶴山樵、香光居士,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趙孟頫外孫。曾作過元朝小官,元末棄官歸隱黃鶴山(今浙江餘杭縣臨平鎮)。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牽連被捕,死於獄中。工詩文書法,善畫山水,為“元四大家”之一。《明史》卷二八五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