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濕肺

創傷性濕肺

創傷性濕肺是一種常見的肺組織損傷。創傷性濕肺多見於高空墜落、車禍傷、鈍性的胸部損傷等。創傷性濕肺系外力作於胸壁而引起肺組織充血、肺間質水腫和微小肺不張為特點的綜合病變。創傷性濕肺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發紺、心率增快、咳嗽、咳泡沫樣痰,甚至呼吸衰竭。創傷性濕肺的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抗感染、液體復甦、血管活性藥物、激素等,必要時行機械通氣輔助呼吸。創傷性濕肺常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情變化快,處理不及時易死亡。創傷性濕肺經過治療,通常預后良好;合併多發傷者,預后不佳,可能危及生命。

就診科室


● 急診科、呼吸內科、胸外科

病因


● 創傷性濕肺為常見的肺實質損傷,多為迅猛鈍性傷所致,例如車禍、撞擊、擠壓和墜落等。

癥狀


● 由於創傷性濕肺的嚴重程度和範圍大小不同,臨床表現有很大的差異。
● 癥狀多出現在嚴重的損傷之後。
● 輕者僅有胸痛、胸悶、氣促、咳嗽和血痰等。
● 嚴重者則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發紺、咳血性泡沫痰、心動過速和血壓下降等。

檢查


體格檢查

● 嚴重缺氧時,可出現發紺(嘴唇、指甲發紫)。
● 心率明顯增快、血壓下降。
● 肺部聽診可發現陽性體征。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多用來判斷是否存在大量失血、合併感染等。
● 血氣分析用來判斷是否存在缺氧和酸鹼平衡失調。

X線檢查

● 胸部X線檢測是診斷創傷性濕肺的重要手段。
● X線檢查可在床邊進行,對於重症患者、病情不穩定患者尤為重要。

CT檢查

● CT可以更清晰地顯示肺部損傷情況,同時可以評估其他傷情。
● 在患者病情不穩定時可暫時先不採用。

診斷


● 有明確的外傷史,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結果可明確診斷。
● 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發紺、心率增快、咳嗽、咳泡沫樣痰等臨床徵象。
● 聽診有散在或廣泛啰音,呼吸音減弱至消失或管型呼吸音。
● 血液檢查可能存在低氧血症。
● X線檢查或CT可顯示明顯肺部損害改變。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創傷性氣胸、急性肺水腫鑒別。
● 出現呼吸困難、發紺、心率增快、咳嗽、咳泡沫樣痰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可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輕型創傷性濕肺行抗炎及對症治療,數天內可吸收;重型創傷性濕肺應積極採取各種有效的治療措施。

糾正缺氧

● 吸氧:可提高血氧濃度,減輕肺水腫及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及氣體交換,改善低氧血症。
● 保持呼吸道暢通:鼓勵患者咳嗽排痰,不能有效排痰者,可經鼻導管或纖維支氣管鏡吸痰,效果不佳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更有利於清除氣管、支氣管內分泌物。
● 呼吸功能不全者,尤其對嚴重的創傷性濕肺伴有低氧及高CO₂血症者,應即進行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應從低值開始,邊觀察邊調整。

藥物治療

● 充分、有效的鎮痛:鎮痛有利於呼吸及咳嗽排痰,可口服鎮痛葯或利多卡因及強的松龍行肋間神經阻滯麻醉鎮痛。
● 控制輸液速度和晶體液的輸入:一般輸液量每天不超過1000~1500ml;輸液應以膠體液為主,如血漿、清蛋白、新鮮全血,限制鈉鹽,提高膠體滲透壓,避免加重肺水腫,加速肺水腫吸收。
● 合理使用激素和利尿葯:短時間大劑量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改善肺功能;適當使用利尿葯,可以減輕肺水腫,防治體液瀦留,改善肺功能。
● 預防或控制感染:創傷性濕肺對感染有易感性,故均應早期予廣譜抗生素。
● 預防性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以減少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手術治療

● 肋骨骨折者行胸壁固定,儘快糾正反常呼吸。
● 伴有血氣胸患者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或剖胸探查止血、修補支氣管裂口。

危害


● 輕者可導致肺部不可逆損傷,如肺實變、肺不張,影響呼吸功能。
● 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預后


● 經過治療,通常預后良好。
● 合併多發傷者,預后不佳,可能危及生命。

預防


● 提高安全意識,避免意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