鏽菌目

細菌的一個種類

鏽菌目真菌一般稱作鏽菌,主要為害植物莖、葉,大都有引起局部侵染,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稱作銹狀物的病徵。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稱為鏽病,常引起農作物的嚴重損失。鏽菌目的特徵是:冬孢子萌發產生的先菌絲內產生模隔膜特化為擔子,擔子有4個細胞,每個細胞上產生1個小梗,小梗上著生單胞,無色的擔孢子;擔孢子釋放時可以強力彈射,通常認為鏽菌是專性寄生的。鏽菌的分類主要根據冬孢子的性狀。19世紀以來,真菌學家常把鏽菌目下分2科、3科或4科,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有分為5科或7科的。最近有人主張分為14科。柵銹科與柄銹科的繼續存在是肯定的,問題在於以下是否各分裂為數小科,但蕨銹科從柵銹科分裂出來成為獨立一科,不論從寄生方式或寄主關係看,已經成熟,可把鏽菌目下分3科:蕨銹科、柵銹科、柄銹科。

形態特徵


鏽菌不生子實體,只生孢子器和孢子。最典型的鏽菌有5類孢子,即性孢子、春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擔孢子。除擔孢子外,其他4類都有孢子器。根據孢子器的生長形狀和位置,外圍隔絲的有無,有限生長還是無限生長,區分為12型。異宗配合。
鏽菌的典型生活史是5類孢子順序發生,這叫長生型。缺少1種、2種甚至3種孢子的,叫短生型。缺少夏孢子的叫缺夏型。缺少春孢子的叫缺春型。短生型的冬孢子有的有休眠期,有的一經成熟立即萌發,叫不休短生型。還有一類鏽菌只生形似春孢子的孢子,而其作用又與冬孢子相同,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這叫內生型。
鏽菌在寄生過程中,不需轉換寄主的叫單主寄生;需從一類寄主轉換到另一類寄主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叫轉主寄生。性孢器和春孢器生在同一類植物上,夏孢堆和冬孢堆生在另一類植物上,前一類植物叫做春孢寄主,后一類植物叫冬孢寄主。兩類植物的親緣關係往往很遠,如小麥稈鏽菌的春孢寄主為小櫱,而冬孢寄主為小麥及其他禾本科植物。
鏽菌寄生於蕨類以上的所有種子植物,與寄主的關係十分密切。
該目分科鏽菌的分類主要根據冬孢子的性狀。19 世紀以來,真菌學家常把鏽菌目下分2科、3科或4科,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有分為5科或7科的。最近有人主張分為 14科。柵銹科與柄銹科的繼續存在是肯定的,問題在於以下是否各分裂為數小科,但蕨銹科從柵銹科分裂出來成為獨立一科,不論從寄生方式或寄主關係看,已經成熟,可把鏽菌目下分3科:蕨銹科、柵銹科、柄銹科。
危害植物本目真菌對植物為害極大,鏽病的流行常給人類帶來嚴重損失(見鏽病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