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渡鎮

接渡鎮

接渡鎮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樂平市區東郊,東臨浯口鎮,西毗禮林鎮,南靠眾埠鎮,北與市區接壤。鎮政府駐地接渡距市區5公里。東、西、北三面分別與鸕鶿鄉、坳上鄉、浯口鎮隔河相望,西毗樂平鎮,南連禮林、眾埠鎮。全境總面積85平方公里,總人口8.06萬,16980戶,其中非農業人員1.47萬,耕地面積37112畝,其中旱地面積10222畝,山林面積49160畝,水面面積4400畝。轄區有22個村委會,7個居民委員會,1個水庫管委會,128個自然村,186個村民小組。2017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26.78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347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7.5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960元。

概況


接渡鎮位於樂平市中部,距市區5千米。面積78k㎡,人口67435人。轄接渡、子安、雙橋、周家、華家、儒林等6個居委會,湖濱、潘村、羅渡葉家、鍾家、墟里、上坑口、畢家、李家、李洪、袁家亭、東畈、姜家、李塢、前屋、續湖、長畈、方家灘、南畈、咀上、林里、嚴洲、劉家壟等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接渡街。樂德鐵路、樂江公路、樂(平)德(興)公路縱橫境內,樂安河自東向西過境,終年通航。有唐代瓷窯和明代瓷窯遺址,唐大曆年間建造的饒娥祠遺址。

沿革


宋淳熙間,彭氏由大祿源遷此建村,因連接竹筏成渡,故稱接竹渡,鎮以駐地得名。解放前夕屬二區永善鄉、三區和安鄉、四區續湖鄉;1950年8月屬一區續湖、李洪、坑口、潘村鄉、四區接渡、嚴洲、勝利、趙灣鄉;1951年3月增四區楊家鄉、撤銷趙灣鄉;1951年8月一區增塢頭鄉,四區增中店鄉;1952年6月一區更名為禮林區,增長遇、姜家鄉,四區更名為接渡區,續湖、李洪、坑口、潘村鄉划入接渡區;1955年2月接渡區撤銷楊家、勝利鄉,增華家、雙橋、羅渡、朱家、塘遠鄉,轄紅旗、豐收、金星、幸福等32個初級社;1956年6月撤區並鄉屬羅渡、接渡、李洪、續湖鄉,轄金一、五星、共和、火星、紅旗等20個高級社;1957年6月復區屬鎮橋區續湖鄉,縣直屬羅渡、接渡鄉.
1958年10月成立接渡公社,轄接渡、星星、坑口等21個大隊和楊家漁業隊;1961年7月中店大隊劃歸樂平鎮公社,坑口、李洪、葉家等12個大隊划入鍾家山公社,同年10月李洪、畢家、袁家等8個大隊從鍾家山公社划入禮林區續湖公社,接渡公社屬接渡接渡區,鍾家山公社屬禮林區;1968年10月並為接渡公社,轄接渡、星星、聯星、嚴洲等19個大隊;1973年聯星分為坑口、鍾家大隊,團結、向陽、友誼、分別改為嚴洲、詹家、鄒家大隊、紅旗分為楊家店、畢家大隊,星火分為淇頭、華家大隊,續湖改為續湖農科所,增南燦畈、李塢大隊;1977年續湖農科所改續湖大隊;1979年楊李、楊家店、淇頭分別為蓮湖、茅屋、李家、李洪、方家、窯上大隊,增周家大隊;1980年鄒家分為林里、咀上大隊;1982年8月因重名,星星、方家、坑口、漁業大隊分別更名劉家壟、淇頭、上坑口和楊家漁業大隊。
1984年改為接渡鄉。1987年撤鄉建鎮。1997年,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6.8萬,轄茅屋、蓮湖、潘村、羅渡、鍾家、墟里、上坑口、畢家、李家、李洪、袁家、東津畈、姜家、李塢、前屋、續湖、長畈、方家灘、南畈、咀上、林里、接渡、嚴洲、山下、傳賢、劉家壟、子安、詹家、雙橋、周家、窯上、華家、淇頭、儒林34個行政村。
[郵編]333314 [2008年代碼]360281104:~001接渡社區 ~002子安社區 ~003儒林社區 ~004華家社區 ~005雙橋社區 ~006周家社區 ~200劉壟村 ~201林里村 ~202咀上村 ~203南坂村 ~204方家灘村 ~205前屋村 ~206續湖村 ~207長坂村 ~208姜家村 ~209李塢村 ~210湖濱村 ~211潘村村 ~212羅渡村 ~213墟里村 ~214鍾家村 ~215坑口村 ~216畢家村 ~217李家村 ~218李洪村 ~219袁家村 ~220東坂村 ~221嚴洲村

區位優勢


接渡鎮地理位置優越,人口稠密,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境內石英砂、煤炭、河沙、黃金等礦產資源豐富。樂江、樂上公路,206國道以及樂德鐵路穿境而過、樂安河航道縱橫東西。作為景德鎮市重點試點鎮,隨著市區東擴戰略實施,特別是東湖新城、大連新區的開發建設和人民東路改造升級,鎮北區域已成為新市區的“門戶”和“窗口”。

經濟建設


該鎮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棉花、蔬菜。李家白薯、樂平花豬、東畈粉藕、窯上蘿蔔、雙橋大蒜、劉壟土豆頗有名氣。嘴上鄒家狗肉乃樂平正宗特產,色香味與眾不同。企業以建築、軋鋼、刺繡為主。省屬企業江西電化高科有限公司、樂安江工業園童家工業區、華源硅砂有限公司、樂平礦務局水泥廠鍾家山分廠、樂平化肥廠、樂平建材廠、水產場、樂平大連醫院等均坐落在境內。

沿革


樂平市轄鎮。1950年設接渡鄉,屬四區,1958年設接渡公社,1984年復設接渡鄉,1989年改鎮。位於市境中部,鎮政府駐接渡,距市府5公里。面積78平方公里,人口6.8萬。樂德鐵路、樂江公路、樂(平)德(興)公路縱橫境內,樂安河自東向西過境,終年通航。轄茅屋、蓮湖、潘村、羅渡、鍾家、墟里、上坑口、畢家、李家、李洪、袁家、東津畈、姜家、李塢、前屋、續湖、長畈、方家灘、小港咀。南畈、咀上、林里、接渡、嚴洲、山下、傳賢、劉家壟、子安、詹家、雙橋、周家、窯上、華家、淇頭、儒林34個村委會。

人口數據


總人口58125
30383
27742
家庭戶戶數14098
家庭戶總人口(總)52575
家庭戶男27272
家庭戶女25303
0-14歲(總)18019
0-14歲男9875
0-14歲女8144
15-64歲(總)37284
15-64歲男19208
15-64歲女18076
65歲及以上(總)2822
65歲及以上男1300
65歲及以上女152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6294
座落在接渡鎮的樂平汽車城
座落在接渡鎮的樂平汽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