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疳

腎疳

,又名骨疳、急疳。五臟疳之一

簡介


● 英文名稱:Kidney (Infantile) Malnutrition
● 又稱:骨疳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兒科

古籍摘選


● 五曰腎疳,即急疳也。其症上熱下冷、寒熱時作、牙齦生瘡、耳焦胸熱、手足厥冷、滑瀉厥逆、爪黑面黧、身多瘡疥、下部生䘌、脫肛不收、漸成困憊、骨痿乃敗。(《嬰童類萃·五疳論》)

名詞解釋


● 腎疳是指以下部生瘡,大便滑泄,脫肛不收,面色微黑,口渴,夜啼,手足逆冷,消瘦,或見耳內出膿,臭穢,連年不愈為主要表現的疳證。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疳證多是由餵養不當或多種疾病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不能濡養臟腑、經脈、筋骨、肌膚,為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中伏熱內阻所致者為腎疳,五臟疳之一。

臨床表現

● 上熱下冷,寒熱時作,牙齦生瘡,耳輪焦枯,腦熱,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瘡,脫肛不收,夜啼哭鬧,遷延不愈。

病因病機

● 該病多系先天不足,稟賦虛弱,復因嗜食甘肥,不知節制,以致臟腑伏熱,津液耗傷,日久腎陰枯涸而成。
● 腎在竅為耳及二陰,若腎精及腎氣虛衰,髓海失養,則聽力減退,或見耳焦腦熱;若腎氣虛衰,固攝失司,可見久泄滑脫,脫肛不收。

五臟疳的概念

● 脾胃受損,氣液耗傷是疳證的基本病機,但病久氣血虛衰,必然累及諸臟失養;他臟病證遷延不愈,亦可損及脾胃,發為疳證。因此五臟疾患均可致疳,故而有五臟疳的概念。
● 心疳
● ● 病機:心經鬱熱所致。
● ● 表現:以身熱、頰紅面黃、口舌生瘡、胸膈煩悶、口渴飲冷、下痢膿血、盜汗、磨牙、易驚等為主要癥狀。
● 肝疳
● ● 病機:肝經受熱所致。
● ● 表現:以消瘦、腹脹、面色青黃、多汗、下痢、便中鮮血或黏液、搖頭揉目、雀盲、眼目乾澀等為主要癥狀。
● 脾疳
● ● 病機:脾胃受傷,運化失調引起。
● ● 表現:以形體消瘦、面黃髮枯、精神萎靡、嗜食異物、體內有蛔蟲為主要癥狀。
● 肺疳
● ● 病機:鬱熱傷肺所致。
● ● 表現:以咳嗽、咽喉不利、流涕、憎寒、腹脹、米泔樣糞便、乳食減少、口有腥氣、皮毛干焦、四肢消瘦等為主要癥狀。
● 腎疳
● ● 病機:伏熱內阻所致。
● ● 表現:以四肢消瘦、面色黝黑、齒齦潰爛出血、上熱下冷、寒熱時作、吐逆、乳食減少、大便滑泄等為主要癥狀。

生活經驗

● 小兒腎常不足,若疾病日久,消耗加劇,腎精虧損,則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適當增加補腎的食物,如黑芝麻、枸杞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馬融。中醫兒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