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

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

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是根據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於1949年10月1日設置的一個部門。 1952年8月,為了加強商業工作和使國內貿易與對外貿易更好地為即將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建設服務,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撤銷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分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對外貿易部和中央人民政府商業部。

部門職責


按照相關規定,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在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的指導下展開工作。
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統一全國國營貿易實施辦法的決定,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執行以下主要職責:
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總計劃起草國營貿易及合作社貿易總計劃,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后實施;
1. 批准全國各專業總公司的業務計劃及財務計劃並監督其執行;
2. 管理與調度全國一切國營貿易資金及存貨;
3. 決定全國各大市場國營貿易公司批發商品的價格;
4. 指導全國私營商業及各級人民政府貿易部門對於市場的管理工作;
5. 頒布全國貿易會計法規。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1日在原華北人民政府工商部及中央商業處的基礎上設置,並於次日正式成立。中央商業處是為籌備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而設置的臨時機構,自1949年9月3日成立至同年11月1日結束。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將華北人民政府工商部及中央商業處兩個單位的人員,資財全部接收,並同時啟用該部印信。
從1950年2月開始,在原有各大行政區和省、自治區、市一級貿易公司和沒收的官僚資本主義商業的基礎上,先後建立了鹽業、糧食、油脂、百貨、花紗布、煤建、土產、石油、工業器材、畜產、礦產、進口、進出口等13個專業公司,其中畜產公司由原皮毛、豬鬃、蛋品等三個公司合併而成。這13個專業公司,在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分別經營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各個專業總公司根據其具體業務需要,在省、專區、市、縣分別設立各級分支機構,由各全國總公司統一管理、統一經營,並在全國範圍內施行統一核算。
1950年7月,全國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屆代表會議后,成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並在地方建立各級聯社,全國範圍內自上而下形成一個獨立的組織系統,成為國營商業的得力助手和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建國后國內外貿易的逐步發展,1952年8月7日,為了加強商業工作和使國內貿易與對外貿易更好地為即將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建設服務,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撤銷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分別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對外貿易部和中央人民政府商業部。8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關於調整中央人民政府機構的決議》的第二項,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對外貿易部和中央人民政府商業部,於1952年9月3日正式撤銷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

組織機構


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成立后,機關設置幾經變動,1951年時貿易部共設置有辦公廳及6個廳局司級機關:
辦公廳
國外貿易司
國內貿易司
經濟計劃司
財務會計司
人事司
儲運司

歷任部長


葉季壯(1949年11月—1952年8月)
葉季壯
葉季壯
葉季壯(1893年-1967年6月27日)原名 葉毓年,字耀周。葉季壯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新興縣,他的母親在他出生時就死了。葉季壯在廣州受到法學教育,1914年畢業於廣東公立法政學堂。此後以實習法官、教師和記者為業。
1925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四一二事變后他逃亡澳門、上海和香港。1929年12月組織百色起義。他的部隊到達井崗山後他主要負責後勤工作。在長征的過程中,他的主要任務也是保障供給,到達延安后他負責財政和物資。1945年9月他被授中將軍銜。共產黨開始在東北接受蘇聯軍隊的物資時,他被派往關外負責經濟和建設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先後擔任貿易部和外貿部部長。文化大革命中葉季壯被作為“走資派”而遭到批鬥。1967年6月27日逝世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