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劇
神話劇
神話劇,以神話故事為題材的戲劇,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都有出現多以許多歷代流傳民間的神話故事來改編。
歐洲古希臘神話劇,充滿虛幻和文學的渲染,從不同生活角度,從不同主人公身上,反映出對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暴露出封建統治者對人們的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摧殘在借用神話題材時,也都賦予新的意義。
中國神話劇,以動物的形象為起源,從各種方面渲染力量,表現了當時人類對維持生存的力量的渴望。
W.莎士比亞借用希臘神話題材寫了《特洛伊羅斯和克瑞西達》、《維納斯與阿多尼斯》等劇作。P.高乃依、J.拉辛以及 J.W.von歌德等人的某些劇作,也取材於希臘神話。這些不同時代的劇作家,在借用這些題材時,也都予以加工、改造,寄寓了新的意義。
在中國古典戲曲中,這類劇目也很多。明代朱有權在《太和正音譜》里曾把元人的雜劇分做“神仙道化”、“林泉丘壑”、“煙花粉黛”、“神頭鬼面”等十二科,神話劇也就概括其間了。
針對電視劇越來越嚴重的隨意編纂神話傳奇故事的現象,廣電總局進行了嚴厲批評,指其荒誕離奇,缺乏積極的思想意義;在誤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誤導了廣大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並指出將對存在問題的劇目不予備案,此舉讓不少製片人和電視台都拍手稱好。
神話劇一般被安排在寒暑假播出,主要是為了吸引年輕觀眾,“這些胡編亂改的情節會給青少年帶去很大的誤導性,讓孩子從小就以為神仙成天糾纏在情情愛愛中,失去了神話劇原本的意義。”六小齡童曾拒絕多家劇組的邀請扮演情愛孫悟空,他說:“藝術家還有一個責任心的問題,要是孩子問我,孫悟空是不是生了一個孩子,我怎麼講?雖然開放了,但任何事都要有一個度,如果沒有度,就會對後代造成誤導。”
“惡搞”加“誤讀”,神話劇是否會像當年的涉案劇那樣被封殺?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畢竟神話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過確實應該對一些不良神話劇進行整頓。”
製片人裘立新表示,神話劇應該以勵志、從善為主題,不要搞恐怖懸疑,要做到老少咸宜,並對觀眾有一定教育意義,“古代人創作神話,目的也是勸人為善,而我們現在來改編神話,除了起到這樣的作用,還有必要加入一些現代觀念。”
“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仙,我們實際上是在用這樣一個古代神話故事來激勵現代的年輕人要奮發向上。其實神話劇不一定用胡搞來吸引眼球,‘主旋律’一點,也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