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舊物,漢語成語,拼音是guāng fù jiù wù,意思是收復曾被敵人侵佔的祖國山河。出自《晉書·桓溫傳》。
光復:恢復;舊物:舊有的東西。
詞語分開解釋:
光復 :恢復(已亡的國家);收回(失去的領土):~舊物丨~河山。
![光復舊物](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4/m54ab1f30ef89677a6d041472ca94a025.jpg)
光復舊物
舊物 :①先代的遺物,特指典章文物。②指原有的國土:光復~。
《晉書·桓溫傳》:“光復舊京,疆理華夏。”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臣願陛下姑以光復舊物而自期。”
收回失去的國土,恢復舊有的基業。語本
晉哀帝《答桓溫請還都洛陽詔》:“知欲躬率三軍,蕩滌氛穢,廓清中畿,光復舊京,非夫外身殉國,孰能若此者哉!”
作謂語;指收復故土或恢復舊時典章、文物
往昔所希,惟在~,政俗革新,不圖廢清甚易,改政易俗,竟無毫銖可望,而腐敗反甚於前。章炳麟《與龔未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