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狐的結果 展開

漢字釋義

狐,拼音hú,總筆畫是8畫。

狐:hú ㄏㄨˊ。《說文解字》:“䄏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則丘首。從犬瓜聲。 ”。鬼所憑籍妖異的野獸是狐之範式。

本義:哺乳動物的一屬,形狀略像狼。毛赤黃色,性狡猾多疑,遇見攻擊時肛門放出臭氣,乘機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稱“狐狸”)。如:狐臭(腋下臭氣)、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傳說狐狸將死,頭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對故鄉的思念)。

衍義:又用作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狐
húㄏㄨˊ
1. 哺乳動物的一屬,形狀略像狼。毛赤黃色,性狡猾多疑,遇見攻擊時肛門放出臭氣,乘機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稱“狐狸”):~臭(腋下臭氣)。~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傳說狐狸將死,頭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對故鄉的思念)。
2. 姓。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梅縣腔] fu2 [沙頭角腔] fu2 [東莞腔] fu2 [台灣四縣腔] fu2 [客語拼音字彙] fu2 [陸豐腔] fu3 [寶安腔] fu2 [海陸豐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 粵語:wu4
◎ 贛語:fuu2 狐狸子
◎ 韓語:HO 호
◎ 越南語:hồ
◎ 英語:fox
漢英互譯
◎狐
fox
English
species of fox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狐hú
〈名〉
(1) (形聲。從犬,瓜聲。本義:狐狸)
(2) 同本義 [fox]
朕狐疑。——《漢書·文帝紀》。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故言疑者稱狐疑。”
小狐汔濟。——《易·未濟》
狐鳴呼曰。——《史記·陳涉世家
狐裘不暖錦衾薄。——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狐憑鼠伏。——《廣東軍務記》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傳說狐狸能修鍊成仙,化為人形,與人來往)
(4) 喻壞人,小人 [bad person]。如:狐唱梟和(喻壞人互相呼應);狐狼(喻奸詐兇惡);狐鼠(喻小人;壞人);狐鳴梟噪(喻小人囂張);狐禪(異端邪說)
常用片語
狐臭 狐假虎威 狐狸 狐狸精 狐狸尾巴 狐媚 狐朋狗友 狐裘羔袖 狐犬 狐群狗黨 狐臊 狐死首丘 狐仙 狐疑 狐疑不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狐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妖獸也,鬼所乗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豐後。《爾雅·釋獸》貍狐貒貈丑。《埤雅》狐性疑,疑則不可以合類,故從孤省。
又曰:狼狐搏物,皆以虛擊孤,狐從孤省。
又或以此故也,音胡,疑詞也。《易·解卦》田獲三狐。
又《未濟》小狐汔濟,濡其尾。《詩·邶風》狐裘蒙戎。
又《北風》莫赤匪狐。《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勃壤用狐。《山海經》靑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又《爾雅·釋獸》貔,白狐。《注》一名執移,虎豹之屬。《疏》貔,一名白狐。或曰似熊。
又鵂鶹一名訓狐。因其聲以名之。見《唐書·五行志》。韓愈有射訓狐詩。
又地名。《左傳·僖二十三年》濟河圍令狐。《晉語》使令狐文子佐之。《注》令狐,邑名。
又《史記·趙世家》秦伐我,至陽狐。
又《孝文帝紀》軍飛狐。《注》如淳曰:在代郡。蘇林曰:在上黨。
又姓。《廣韻》晉有狐氏,代為卿大夫。《晉語》狐氏出自唐叔。
又令狐,複姓。

說文解字

【卷十】【犬部】狐
䄏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丘首。從犬瓜聲。戶吳切

說文解字注

(狐)䄏獸也。鬼所乘之。爾雅音義無之字。有三德。其色中和。小歬大後。廣韻作豐後。死則丘首。音義、廣韻皆作首丘。謂之三德。御覽有此四字。從犬。瓜聲。戸吳切。五部。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ʷaː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戸吳平聲一等開口上平十一模ɣuoɣuɣoɣoɦuoɦuoɦɔhu2ghohu狐狢說文曰妖獸也鬼所乗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豐後死則首丘又姓左傳晉有狐氏代為卿大夫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ꡣꡟXuɣu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合魚模陽平合口呼x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洪孤五模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陽平狐狸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