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潭村

浯潭村

浯潭村,是晉江市池店鎮的一個行政村,村子座落在泉州市南大門每繁華地段方圓1.3平方公里,因村中原有五(“浯”諧音)大池潭而得名。

村情概況


浯潭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池店鎮,坐落於泉州市南大門外的繁華地段,方圓1.3平方公里。“324”國道橫穿村北,“317”省道直穿村東側,池紫公路貫穿村南,交通四通八達。有資料顯示,全村553戶,村人口2148人,外來農民工約2萬多人,耕地面積180畝。

地名含義


浯潭村故又名龍潭,因村中原有五大池潭而得名,“五”、“浯”諧音,后改名浯潭。

歷史沿革


明清屬三十都。民國33年(1944年)屬碧山鄉龍風保。建國后,1956年屬池店區池店鄉;1959屬蘇厝公社池店大隊;1961年屬池店公社浯潭大隊;1984年屬池店鄉改為浯潭村委會。

域內設施


浯潭村人傑地靈,村民熱情好客。先祖入閩擇居此地已有八百餘年,歷史悠久。世代繁衍、辛勤創業、適逢盛世人們發揮其聰明才智,大力發展企業。目前村中以製鞋業為主,鞋材配件為輔。全村大小企業六十餘家,其中規模企業有:“恆達利公司”、“康大公司”、 “康利公司”、“華意公司”、“銘泰公司”、“偉爾踏公司”、“欽發公司”、“盛大公司”、“恆光公司”、“寶森達公司”…‥。盛制各種男女、成人及中小童、旅遊、休閑、運動鞋系列。他們秉承誠信經營、質量第一的經營理念,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遠銷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生意盛況年年,平均年產值超四億元。
眾多的外來工、農民工不但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潛力,也帶動了第三產業的豐盛收入,單店面出租,房屋出租,有資料顯示,全村年租金收入曾高達2000多萬元。
2006年各企業廠家及海內外鄉親集資300多萬元,興建一座5層25間教室的教學樓,另一座二層的綜合樓、給全村兒童及外來工子弟創造了一個美好的學習環境。
貫穿村中的國道、省道、市道兩旁的店面林立,“恆達利商務賓館”、“先鋒賓館休閑中心”等8家賓館、旅社鼎立其中;中行、建行、農行也盤踞主要路段;鎮政府大院居東北,工商所、稅務所、郵電局遙相而立;博海、惠民醫院也占居其中,超市、商店、各地特色小吃更是不計其數。

紀念地遺址


慶蓮靜寺,不但是善男信女的朝拜之所,也是不可多得的旅遊閑暇之處,更是外來農民工的絕佳去處。浯潭——已成為池店鎮的政治、文化、金融、旅遊、休閑中心。

歷史人文


浯潭村旅居海外僑胞達1500餘人,他們活躍在世界各地。在那裡弘揚中華美德,個個情系家鄉,新加坡僑領李繼猛先生、林淑好女士:菲律賓李克搬先生、李文彬先生為家鄉公益事業不惜艱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僑胞李群華先生更為傑出,他對祖國、對故鄉念念不忘,泉州華僑大學、晉江機場泉州七中、浯潭村等。等公益事業均慷慨捐資,其君現任香港福建同鄉會永遠名譽理事長、香港太平紳士、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