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理論十講
新聞理論十講
有沒有適合中國本土的新聞理論教材?中國人民大學著名教授陳力丹所著的《新聞理論十講》 應該算作理想的一種。
《新聞理論十講》是一部頗具新意的教材。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結構和體例的創新。本書拋棄了以往教材所謂“嚴謹系統”的結構,以新聞理論關鍵詞作為章名,以重要論斷作為節名,形成體例上的開放式系統,避免了對新聞理論刻板生硬的演繹和組織。
其次,內容和觀點的創新。本書克服了以往教材說教和武斷的觀點羅列,提倡應用性的新聞理論,充分吸收了新聞實踐和理論的前沿成果,並借鑒了相關學科的理論,對於中國新聞實踐頗具指導意義。
再次,表達和傳播的創新。本書摒棄了抽象的論述,以漫談和對話的方式表達新聞理論,直白生動,深入淺出。書中的大量案例和圖片,更增添了閱讀上的快樂和理解上的便利。
陳力丹,男,國家二級教授(文科最高級別),1951年2月出生。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所所長,新聞學院新聞學責任教授、傳播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流動站站長、《國際新聞界》月刊主編。
197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76-1978為《光明日報》編輯。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1981-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為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3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工作。
1979年以來發表各類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成果800多萬字,包括獨著17本、論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500多篇等等。另外,獨編著6本、合著、合編的書十幾種。
根據南京大學中文社科資料庫(CSSCI)的統計數據,1998—2005年發表文章95篇。2001—2005年被引用的篇數125篇,被引用篇次189次(排除自引),兩個數據均居全國新聞傳播學界第一位。
根據徐劍2006年1月發表的《基於CSSCI(1998—2003)的研究》,在全國新聞傳播學界綜合學術評估得分520分,居第一位。
寫在前面
新聞——敘述事實
一、新聞≠宣傳
二、新聞≠輿論
三、歐洲文明中“新聞”是指新鮮的信息
四、中國歷史中對“新”賦予更多的倫理色彩
五、中國傳統的傳播體系如何限定“新”的內涵
六、陸定一的新聞’定義
七、我國現代語言文字中“新聞”的內涵過寬
八、新聞學界關於新聞的定義
九、新聞的特性
新聞價值
一、新聞價值理念得以產生的前提
二、為什麼人能夠判斷事實的新聞價值
三、新聞價值的十個要素
四、在新聞實踐中體驗新聞價值
五、傳播者滿足接受者享用新聞使用價值是有限的
六、傳媒選擇事實時的實際運作標準
七、幾個問題的討論
新聞真實
一、新聞真實——事實的真實
二、新聞真實受到的各種自然制約
三、造成新聞不真實的諸多具體原因
四、傳媒對科學的誤讀
新聞客觀性原則
一、客觀性理念產生的背景及發展過程
二、客觀性首先是一種新聞職業理念
三、客觀性作為一種報道方式
四、我國歷史上一度存在的“客觀主義”概念
五、我國新聞中較多的主觀操控現象
六、新聞表現立場與客觀報道是否存在矛盾
七、客觀的職業理念受到的各種自然而無形的影響
大眾傳媒的職能
一、一種泛化認識:傳媒是輿論的表達者
二、從傳媒與政治的關係,定性傳媒職能
三、關於傳媒的四大基本職能
四、從傳媒與經濟的關係,定性傳媒職能
五、從傳媒形態本身定性傳媒的職能
新聞出版自由
一、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權的書報檢查制度
二、 18世紀兩個載入新聞出版自由理念的憲法性文獻
三、 19世紀關於言論自由的文獻——《論自由》
四、 20世紀以來共產黨人關於新聞出版自由的文獻
五、國際上關於新聞出版自由的文件
六、關於新聞出版自由的理論討論
新聞法
一、區分“法制”與“法治”
二、世界上的兩大法系
三、新聞傳播法的淵源
四、中國新聞立法的歷史
五、新聞法的基本理念和應有的內容
六、我國新聞法難以出台的原因
七、我國新聞實踐中的“新聞官司”
新聞職業道德與職業規範
一、關於新聞職業道德的一般理解
二、我國職業新聞從業者道德意識現狀
三、造成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四、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五、目前普遍存在的違反職業規範的16種現象
六、新聞職責忠誠的兩個金字塔模式
宣傳學
一、宣傳概念的歷史和定義
二、宣傳的幾個特點
三、幾種常見的宣傳方法
四、宣傳倫理
輿論學
一、輿論概念的歷史和定義
二、輿論的八要素
三、輿論的形成過程
四、輿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