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某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某,,漢語常用字,讀音是mǒu,部首為木,釋義:1、代替不明確指出的人、地、事、物等:~人。~處。~國。2、自稱(代替“我”或名字):~姓李。

字形源流


統一規範簡化為“某”
某

基本釋義


某 mǒu ㄇㄡˇ
● ● 代替不明確指出的人、地、事、物等:~人。~處。~國。
● ● 自稱(代替「我」或名字):~姓李。

詳細釋義


某 mǒu
〈代〉
● ● (象形。金文字形。像木上結一個果實,本是「梅」的象形。( méi)本義:梅)
● ● 指一定的不明說的人或事物 [certain]
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傳
狂生某者。——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太監某守遼東。—— 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某亦守法。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寫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後謄寫時才把姓名寫出。根據書稿編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樣)。——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 又如:某人;某天;某官某(某某官(叫)某某的(人)。某,文言虛指代詞。此處前一個代此人官職,后一個代他的姓名);某等(我等,我們);某們(我們,某是代詞);某舍(猶某公子)
● ● 指不定的不說明的人或事物 [some]
某所,而母立於茲。——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某年月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畿輔某官。——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決鬥某所。——明· 魏禧《大鐵椎傳》
● ● 又如:某家(指不確定的一家)
● ● 指代失傳的或忘記的人名或時、地等 [some]。如:某者(表示姓名失傳的人)
● ● 自稱之詞。指代「我」或本名。舊時謙虛的用法 [I]
某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 ● 又如:某則以為;某不量敵;某知罪矣;我張某;某以(某矣。自稱自己的代詞,我);某家(戲曲中自稱之詞);某乙(自稱代稱);某甲(自稱之代詞)
詞性變化
某 mǒu
〈名〉
〈方〉∶妻子 [wife]。如:你的某給人欺侮去,你反而打我給人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酸果也。從木從甘。闕。槑,古文某從口。莫厚切(某)酸果也。此是今梅子正字。說見梅下。從木甘。闕。此闕謂義訓酸而形從甘,不得其解也。玉裁謂:甘者,酸之母也,幾食甘多易作酸味,水土合而生木之驗也。莫厚切。古音在一部。(槑)古文某。從口。從口者,甘之省也。㒳之者,皃其酢醶。

康熙字典

《唐韻》息夷切《集韻》相咨切,?音私。《說文》奸衺也。韓非曰:倉頡造字,自營為厶。《集韻》通作私。又《玉篇》亡后切,音某。厶甲也。《陸遊老學庵筆記》今人書厶以為俗。穀梁二年,蔡侯鄭伯會於鄧。范甯注云:鄧,厶地。陸德明釋文:不知其國,故云厶地。《篇海》義同某。

方言集韻

◎ 粵語:mau5
◎ 客家話:[東莞腔] meu1 [海陸豐腔] meu1 meu3 [梅州腔] meu1 [陸豐腔] meu1 [客英字典] meu1 mu1 [寶安腔] miu1 [客語拼音字彙] meu1 [沙頭角腔] meu1 [台灣四縣腔] meu1 meu3
◎ 潮州話:mong2(móng) [揭陽、潮陽]mou2(móu)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某個、某某、某某人、某日

常見片語

1. 某地:亦稱“某處”,一個不確定或沒指名的地方
2. 某個:一個不確定的個體
3. 某某:未指明或特別提到的人
4. 某某人:說不出或不願說出名字的一個人
5. 某人:(1) ∶指一定的人,知道其名但不說出來(2)∶一個不知道、不確定或不特指的人(3) ∶用來代替自己的名字
6. 某時:在某一不明確、不定的時候
7. 某物:
(1) 某一確定的但未指明之物;一個未提名的但是肯定、具體或有意義的東西
(2) 某一不特指的、未決定的或不明確的東西
8. 某些:表示不只一個或一種的不定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