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邊防部隊

戍邊衛國的部隊

徠雲南邊防部隊在戍邊衛國的艱辛歷程中,為祖國和人民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目錄

任務


解放雲南和剿匪時期 1949年5月23日,毛主席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部署》。三十八軍由廣西田東出發,於1950年1月11日攻佔南溪、河口地區,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河口大橋。1950年1月1日,十三軍由廣西南寧、白色出發,經14晝夜長途奔襲,16日拂曉前佔領了蒙自機場,切斷了敵人的空中逃路。隨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剿匪鬥爭,實行軍事接管,建立了人民政權。
解放雲南和剿匪時期
剿徠匪鬥爭經歷了三個階段:
1950年為第一階段,主要是集中優勢兵力,用多路合圍、長途奔襲、反覆輾剿等戰術,消滅腹心地區和富庶地區及重要交通幹線兩邊之股匪,把氣焰囂張的股匪全殲或殲其大部。
雲南軍區於1951年2月召開第二次剿匪作戰會議,部署第二階段剿匪工作任務。確定在對腹地繼續抓緊清剿小股零星散匪的同時,主力向邊疆推進,對股匪盤踞的重點地區,實施合圍或駐剿,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號召土匪悔過自新,立功贖罪,並大力開展群眾工作,爭取和團結少數民族上層人士與我合作,共同完成剿匪重任。
第三階段,除中越、中緬邊境尚有較大的股匪需集中進剿外,各部隊主要是分散清剿,變戰鬥隊為工作隊,結合反霸、減租退押、土地改革,深入發動與組織群眾,徹底根除匪患。截止1953年上半年,邊疆地區基本凈化。
援藏 1950年3月,根據西南軍區的指示,四兵團令十四軍四十二師一二六團和一二五團第三營組成進藏部隊,並從部隊抽調人馬組成援藏輜重團。
援藏
援藏進藏,是一場特殊的戰鬥。解放軍在“世界屋脊”上打仗,翻越了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忍受饑寒,戰勝了連日雨雪交加、空氣稀薄等困難。全體指戰員吃苦耐勞,英勇頑強,無私奉獻,用青春和熱血換來了鬥爭的勝利。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 1957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國家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此間,雲南邊防部隊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為保衛和建設邊疆做出了重要貢獻。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
在部隊開始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后,廣泛進行了尊干愛兵教育,發揚了官兵一致的傳統;在大力開展的擁政愛民活動中,軍政軍民關係更加融洽,形成了聯訓聯防的良好局面,鞏固和建設了雲南邊防。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結合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開展了“兩憶三查”教育和以學習毛澤東著作為主的群眾性運動。在“兩憶三查”(憶階級苦、民族苦,查立場、鬥志、工作)教育中,廣大指戰員提高了階級覺悟,認清了形勢,增強了戰勝困難的信心,決心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守衛和建設雲南邊疆。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同時發表毛澤東主席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之後,雲南邊防部隊興起學習雷鋒的高潮,湧現了一大批雷鋒式的好戰士。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左”傾嚴重錯誤的影響,雲南邊防部隊的建設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當時,林彪反黨集團提出“我們的邊防是政治邊防”,從而大搞“政治邊防”,突出政治掛帥,把階級鬥爭作為邊防建設的中心,錯誤的認為“抓住了階級鬥爭,就抓住了建設政治邊防的綱,忘記了階級鬥爭,就會失去邊防建設正確的方向”,把雲南邊防說成是“和平邊防”、“禮貌邊防”、“修正主義邊防”,否定雲南邊疆工作的正確方向和成就,並大加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有邊無防。但是,雲南邊防部隊在極其艱難的境況下,仍然為穩定雲南局勢發揮了重要作用。部隊一邊完成邊防巡邏和教育訓練任務,一邊派出官兵到地方執行“三支兩軍”(支左、支農、支工、軍管、軍訓)任務,部隊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生產隊,對制止“文化大革命”中不斷發生的武鬥,恢復和保持社會的穩定,保證工農業生產的進行做出了突出貢獻。
自衛還擊作戰時期 1979年2月17日,面對越南的挑釁,我雲南邊防部隊奉命進行自衛還擊。廣大指戰員為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祖國領土完整,維護民族的尊嚴,前赴後繼,英勇殺敵,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頌歌。
自衛還擊作戰時期
之後,當面之敵繼續蠶食我國領土,在邊境騎線點上屯兵築堡,不斷向我邊民開槍開炮,蓄意製造流血事件。
1980年9月18日,雲南邊防部隊奉命收復了馬關縣境內的羅家坪大山;1981年5月7日,收復了麻栗坡縣境內的扣林山
1984年4月28日,雲南邊防部隊奉命收復了麻栗坡縣境內的老山;4月30日,收復了麻栗坡縣境內的者陰山
接著轉入連年的防禦作戰,與敵進行了殊死搏殺,寸土必爭的拉鋸戰。
在血火戰場上,廣大指戰員叫響了“寧作戰死鬼,不當孬種兵”的戰鬥口號,立下了“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豪邁誓言,勇於殺敵立功,打出了國威軍威,鑄造了舉世聞名的“老山精神”。
全面建設時期 硝煙散去之後,邊境恢復了寧靜。隨著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全軍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雲南邊防部隊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工作重點由作戰轉移到了教育訓練上,以《軍隊基層建設綱要》為依據,大力加強質量建軍,掀起了科技練兵熱潮。
全面建設時期
以邊防戰備執勤為中心,加大了管邊控邊力度,經受了和平環境、市場經濟環境、艱苦環境的“三大考驗”,積極投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努力建設信息化邊防,為確保“打得贏”、“不變質”夯實了基礎,用模範行動踐行了戍邊衛國精神。
駐守在雲南八千裡邊防線上的廣大官兵,將成為祖國南疆永遠不可逾越的鋼鐵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