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烈士陵園
蕪湖烈士陵園
蕪湖市烈士陵園坐落在市區東麓,與風景秀麗的神山森林公園相毗鄰,始建於1953年,佔地66畝,共劃分為紀念碑陵墓憑弔區、烈士事迹紀念館、中心廣場、接待管理辦公等四個主要功能區。
為第三批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於1995年、2001年兩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展廳一角
紀念館分為五個展廳:
序言廳,是整個紀念館展示資料的縮影和開篇語,設置了大型革命烈士群雕,及三代領導人對革命烈士的評價語,並濃縮了蕪湖通商開埠的沿革史、孫中山在蕪視察、蕪湖人民支援北伐軍等場景。
第一展廳(大革命時期),展示自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到中國0成立前後,肖楚女、惲代英、王稼祥、王步文、李慰農、俞昌准等一大批我黨早期的活動家,以及0安徽臨委、0蕪湖特支在蕪湖地區活動情況。
第二展廳(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展展示1937年12月以後日軍侵入蕪湖期間,蕪湖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抗擊日本侵略的鬥爭史實,突出反映新四軍將士在蕪湖地區浴血奮戰的戰鬥過程,重現當年“官陡門大捷”、“父子嶺戰鬥”、“馬家園戰鬥”、“繁昌保衛戰”的戰爭場面,著重表現在這一時期英勇犧牲的王道宏、鍾漢奎等烈士事迹,展示愛國將領戴安瀾烈士浴血中緬邊界的悲壯史實。
第三展廳(解放戰爭時期),主要展示渡江戰役前後0蕪湖地下黨組織,堅守皖南的黨的武裝力量在長江兩岸的活動情況。著重展示0蕪湖地下黨組織為迎接大軍過江、組織支前、搜集情報、保衛城市重要設施的主要活動經過。以及渡江第一船的英雄事迹、灣沚戰役的主要情況。
第四展廳(新中國建設時期),主要展示蕪湖人民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新生政權的領導下,剿匪肅反、土地改革、恢復生產過程中為捍衛新生政權壯烈犧牲的烈士事迹。反映江城兒女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雄鬥爭,展現一級戰鬥英雄李家發、二級戰鬥英雄畢武斌等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搶救落水兒童而獻身的張英男烈士、陳小多烈士的英雄事迹。
曹淵(1902-1926)
戴安瀾(1904-1942)率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以身殉國,被周恩來讚譽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戴安瀾將軍。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參加過北伐、古北口抗日戰、台兒庄會戰、武漢會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戴安瀾奉命率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1942年5月26日受傷后因缺乏藥物醫治,一代抗日名將凋謝在緬甸的荒山叢中,年僅38歲。1947年的春天,戴安瀾的靈柩由廣西全州遷回安徽蕪湖。1948年葬於小赭山。
蔡卓漢(1898-1931)在蕪湖革命史和安徽革命史上赫赫有名的薛卓漢。 1919年進入蕪湖安徽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學習。1922年3月,他作為組織和領導者之一,發動了蕪湖人力車工人大罷工,爭取了罷工鬥爭初步勝利,開創了安徽現代工人運動的先河。他還組織成立了安徽第一個工人組織:“蕪湖勞工會”,參加了蕪湖紗廠工人的罷工。他是蕪湖最早的團員之一。1923年5月他與同鄉方運熾,也就是後面的方英烈士,在蕪湖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1925年5月,薛卓漢受組織派遣,指導了蕪湖反奴化教育鬥爭,並最終取得勝利。後來他赴毛澤東主持的廣州農民講習所學習。1931年底,時任紅一軍政治部副主任的他被張國燾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時年33歲。
1949年5月,剛剛成立的蕪湖市人民政府指定神山北麓的林地為“革命軍人公墓”。
1953年4月,市政府根據人民代表會議議案,正式將公墓闢為革命烈士和病故軍人公墓,是我省教早的革命紀念建築物之一。
1992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市編委正式比准成立“蕪湖市烈士陵園管理處”。1994年4月,烈士陵園一期工程竣工,工程項目建有20.25米高的人字形紀念碑以及修建了烈士墓槨。
2005年3月,市委、市政府投資1300餘萬元,再次規劃和修建了烈士陵園二期工程,工程項目包括為佔地1600平米的烈士紀念館、1200平米的中心廣場和200多平米的報告廳。
2006年7月1日,新的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集中展示了從黨的創立時期到新中國建立后,犧牲在蕪湖和犧牲在外地的蕪湖1370位烈士中最主要的73位烈士的事迹。
地 址:蕪湖市鏡湖區弋江北路神山大道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六)8:30-11:30 2:30-5:00
門票價格: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