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葉七星劍

細葉七星劍

細葉七星劍,中藥名。為唇形科石薺薴屬屬植物小花石薺寧MoslacavalerieiLevl.的全草。分佈於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及雲南。具有發汗解暑,健脾利濕,止癢,解蛇毒之功效。用於感冒,中暑,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水腫,外用治濕疹,瘡癤腫毒,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辛,性溫。

功效


發汗解暑,健脾利濕,止癢,解蛇毒。

主治


用於感冒,中暑,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水腫,外用治濕疹,瘡癤腫毒,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治慢性皮膚濕疹瘙癢:七星劍適量,煎水洗之。(何中和獻方)

用法用量


用量1-2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全草,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性


一年生草本。莖高25-100厘米,具分枝,具花的側枝短,四稜形,具槽,被稀疏的具節長柔毛及混生的微柔毛。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近基部全緣,紙質,上面欖綠色,被具節疏柔毛,下面較淡,除被具節疏柔毛外滿布凹陷小腺點;葉柄纖細,長1-2厘米,腹凹背凸,被具節疏柔毛。總狀花序小,頂生於主莖及側枝上,長2.5-4.5厘米,果時長達8厘米;苞片極小,卵狀披針形,與花梗近等長或略超出花梗,被疏柔毛;花梗細而短,長約1毫米,與序軸被具節小疏柔毛。花萼長約1.2毫米,寬約1.2毫米,外面被疏柔毛,略二唇形,上唇3齒極小,三角形,下唇2齒稍長於上唇,披針形,果時花萼增大。花冠紫色或粉紅色,長約2.5毫米,外被短柔毛,冠檐極短,上唇2圓裂,下唇較之略長,3裂,中裂片較長。雄蕊4,后對雌蕊能育,不超過上唇,前對雄蕊退化至極小。花柱先端2裂,微伸出花冠。小堅果灰褐色,球形,直徑1.5毫米,具疏網紋,無毛。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1600米的疏林下,山坡草地上。分佈於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及雲南。

藥理作用


對大腦皮質及延髓有興奮作用,並能促進發汗。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上》:“發汗解暑,健脾利濕,止癢,解蛇毒。用於感冒,中暑,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水腫,外用治濕疹,瘡癤腫毒,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附註


同屬植物石香薷 MoslachinensisMaxim.在華南地區也作細葉七星劍入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