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是較常見的一類皮膚病。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與過敏有關,變應原可通過食入、注射、吸入、與皮膚黏膜的直接接觸等途徑而引起機體過敏,導致炎症反應的發生。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葯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可有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可表現為紅斑、丘疹、風團、水皰等,並伴有瘙癢。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抗過敏、防止繼發感染和對症處理。患者可因瘙癢而撓抓皮膚,形成潰瘍面,引起繼發感染。一般避免接觸致敏原,及時治療,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與過敏有關,變應原可通過食入、注射、吸入、與皮膚黏膜的直接接觸等途徑而引起機體過敏,導致炎症反應的發生。

癥狀


●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是一組疾病的總稱,疾病不同癥狀有所不同。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濕疹、蕁麻疹、葯疹等。

接觸性皮炎

● 起病較急,痊癒後會遺留色素沉著。
● 多數在接觸部位發生界限清楚的紅斑、丘疹、丘皰疹。
● 重者可發生水皰、大皰、糜爛,甚至壞死等。

濕疹

● 表現為瀰漫對稱的水腫性紅斑、丘疹、水皰等,界限不清。
● 皮損可破潰結痂、脫屑等,伴劇烈瘙癢。

蕁麻疹

● 起病較急,患者突然感覺皮膚劇烈瘙癢,繼而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可孤立,也可融合成片。嚴重者可以引起窒息。

葯疹

● 葯疹的表現多種多樣,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等,常伴有灼熱、瘙癢等。

檢查


● 確診變態反應性皮膚病需要做血常規、斑貼試驗、皮膚划痕試驗、等。

血常規

● 可檢查血液中白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的量是否正常,了解患者有無過敏反應、感染等,有助於了解患者的全身狀況。

斑貼試驗

● 可用於診斷接觸性皮炎,能幫助尋找致敏原。

皮膚划痕試驗

● 用指甲或鈍器輕划皮膚后出現風團性水腫樣划痕為陽性,用於診斷人工性蕁麻疹。

診斷


● 醫生根據過敏史、癥狀、血常規、斑貼試驗、皮膚划痕試驗等檢查,可以診斷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 患者有過敏史或屬於過敏體質。
● 皮膚出現丘疹、水皰、紅斑、風團等損害,伴有瘙癢等癥狀。
● 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可升高。
● 斑貼試驗:陽性。
● 皮膚划痕試驗:陽性。

鑒別診斷


●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包含多種疾病,需要與非過敏性原因引起的皮膚病相區別,如痒疹、神經性皮炎等。
● 如果皮膚出現丘疹、水皰、紅斑、風團等損害,伴有瘙癢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診斷疾病,不可以自行診斷。醫生通過檢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抗過敏、防止繼發感染和對症處理。

一般治療

● 首先應去除發病因素,避免接觸引起過敏的物質。
● 儘可能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如搔抓、熱水洗燙及使用不適當的外用藥。
● 避免精神緊張,不可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選用局部冷濕敷緩解癥狀。

藥物治療

● 可口服抗組胺藥物減輕過敏反應。
● 口服或外用糖皮質激素,可以起到抗過敏、抗炎的作用。
● 併發感染時可加用抗生素治療。

危害


● 患者可因瘙癢而撓抓皮膚,形成潰瘍面,引起繼發感染。蕁麻疹患者可以引起窒息。
● 葯疹未及時治療,可能會發展為多形紅斑型葯疹、大皰性表皮鬆解型葯疹、剝脫性皮炎型葯疹及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征等重型葯疹,嚴重者引起多臟器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預后


● 一般避免接觸致敏原,及時治療,預后較好。

預防


● 過敏體質者,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
● 牢記自己的藥物過敏史,避免使用已知過敏藥物或結構相似藥物。
● 用藥前要諮詢專業的醫生,避免濫用藥物,盡量減少用藥品種。
● 用藥期間如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紅斑、發熱等表現,應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藥物,及時去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 [1] 王寶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皮膚病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2] 李斌,陳達燦。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第3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李樂之,路潛。外科護理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