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楊柳鎮的結果 展開

楊柳鎮

四川省樂山市楊柳鎮

楊柳鎮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地處岷江流域,位於素有“小西湖”之稱的五通橋區北大門,原屬五通鎮,1951年建柑子鄉,1958年改柑子公社,1962年析建楊柳公社,1984年楊柳公社更名茫溪公社,同年改公社為鄉,1992年茫溪鄉、柑子鄉併入建楊柳鎮。位於區境中部,距區府2公里。面積2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02米。人口1.7萬人。213國道過境。轄紅豆、紅軍、翻身、瓦窯、青龍、楊柳、多寶、萬里、龍門、柑子10個村委會和楊柳、交通、前進、和平4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化工、鑄造、建材等廠和建築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薯類、小麥、柑橘。境內風景名勝有多寶寺。

基本簡介


楊柳鎮[四川省樂山市楊柳鎮]
楊柳鎮[四川省樂山市楊柳鎮]
北靠世界兩大文化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是國道213線的交通要道,樂五幹道、213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全鎮總人口1.9萬人,幅員面積29.59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200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6.2億元,財政收入9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50元,鎮黨委多次評為市級先進黨委,連續兩年綜合目標考核名列全區第二。境內生態資源十分豐富,茫溪河沿岸千株古榕四季常綠,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降雨量1404.7m,年均氣溫17.3℃,無霜期長達334.5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經濟發展


楊柳鎮是樂山市市級小城鎮試點鎮,是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工業重鎮,全鎮有工業企業82家,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已形成了以鹽滷為主導,機電、機械、化工、瓷礦協調發展的格局,年產燒鹼18000噸,鹽酸12000噸,液氯850000噸,固鹼5000噸,燒鹼廠進入四川工業企業最佳效益500強企業之列;三緣電機廠生產的三緣牌、超超牌電機是樂山知名品牌之一,全年生產銷售電機50000 台;頁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暢銷全國各地,成為西南瓷都夾江的原料基地;外向型經濟成績喜人,2002年招商引資1650萬元。

農業發展


在農業上形成花卉、畜牧、農家旅遊為支柱的特色產業,組建了花木協會1個,養雞分會1個,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格局已經形成,花卉產業形成規模,種花面積達1500畝,花農達650戶,花卉品種優良,紅寶珠、碎陽妃、胭脂戀、茶花等品牌花運銷全國各地,人平年創收2.2萬元。並且省級花木科技園已建至楊柳鎮楊柳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已不斷改善,花木科技園建設初具規模。

旅遊資源


農業觀光,“民俗旅遊”蓬勃發展。旅遊業發展具有特色,巨型偉人 石像奇觀,堪稱一絕。鎮內已成立農家旅遊協會,農家旅遊已具規模,旅遊配套設施齊備。集住宿、餐飲、觀光、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山莊達36戶,日可接待遊客達1萬人以上,在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上與國際旅遊接軌,統一收費標準,統一接待水平,推行免費茶服務,
農家旅遊山莊各具特色:文化氣息濃厚,以王家花園為代表,佔地500多平方米。有字畫70餘幅,根雕盆景上百盆,曾多次接待外國人和省、市、區、文聯及書畫協會前來交流和獻藝,並收藏了許多文人墨客的墨跡,走進王家花園如同走進了藝術和園林相結合的宮殿;娛樂設施完善,以祈龍山莊為代表,走進祈龍山莊可打乒乓球、桌球、可唱卡拉OK、跳舞、也可搓麻將、打橋牌,舒適的環境可同時容納200多人休閑;參與性強,以木魚山莊為代表,長期開設“進農家門,吃農家飯”為主的包粽子、推豆花等參與性強的項目,讓都市人走進農家和農民齊勞動,同吃喝,感受農村人樸實、恬靜、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生活氣息;特色飲食文化,以石家莊為代表。彝族風味的烤全羊、烤雞、烤魚、烤兔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賓朋好友前來觀光、品嘗;另鎮境內還儲備偉人石像,多寶寺佛教聖地等旅遊項目可供開發。

人口數據


總人口19141
9640
9501
家庭戶戶數6299
家庭戶總人口(總)19088
家庭戶男9590
家庭戶女9498
0-14歲(總)3179
0-14歲男1560
0-14歲女1619
15-64歲(總)14144
15-64歲男7229
15-64歲女6915
65歲及以上(總)1818
65歲及以上男851
65歲及以上女96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6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