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山

金霞山

金霞山位於湘潭縣易俗河鎮東側之湘江南岸,海拔151米。清嘉慶年間,列入湘潭四大名山之一,現在是湘潭生態風景區。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郊遊,爬山散步的好地方。

歷史人文


據清《湘潭縣誌》載:它“朝陽映翠,嵐氣金光,絢呈異彩,故名”。民間傳說:古代有一男一女,男名金哥,善醫術;女名霞姑,識草藥。兩人相互配合,長期在此地治病救人。為紀念這對男女生前的功德,鄉人便以金哥的金字,霞姑的霞字,命為山名。

規模


金霞山上延岳秀,中扼湘流,下瞰潭城,層巒疊嶂,挺拔威儀。峰巔奇石如筆,直插天空,名文筆峰。有迂曲的山道,通峰接頂。山上,過去建有霞棲庵、龍興庵。霞棲庵,又名霞棲寺,建年待考。明崇禎方郎中、監司僉事郭金台題詩《霞棲庵片石》曰:“眾山蟠孤岑,渰懸復群木。參天通一門,中隱區靈屋。人煙隔數峰,片石獨淵矗。苔蘚篆古意,幽映憩修竹。開士契我心,振音扣容谷。茗香泛遠圃,靜與山花逐。門徑羅新規,疏觀又遙目。此中還龍像,掛席敷廣陸。誰持爍迦邏,應見邱邸復。”清監貢郭憲章也題詩《霞棲寺》曰:“幽然一剎踞峻增,古木參差護佛燈。簾卷晴雲時入榻,門閑野雀近窺僧。”

景點介紹


金霞山位於新縣城東部,海拔151米,北臨湘江,俯瞰潭城,高峰疊立,秀拔聳翠,是湘潭四大名山之一。每當旭日東升,或雨後初霽,蒸霞燦爛,嵐氣金光,故名。
龍興寺位於金霞山西部山腰,1994年冬重建,佔地40畝。規劃寺院主體結構為三進殿堂,前為天王殿,兩側鐘樓;中為大雄寶殿;後為法堂樓,兩側為廂房。另有配套設施放生池、花園、亭台、樓閣等,規劃雄偉,模式近似於廣東曲江南華寺。
向東渠位於金霞山東麓,系1973年春建成,縱貫譚家山梅林橋、易俗河3鎮,總長29.18米。它使灣東港垸內的7500畝農田,免除洪澇災害,兼灌農田1.12萬畝。
硯井位於縣城飛羊,因宋太史路堂在此洗硯,故名。又傳宋時,飛羊 一 飲水困難,人們便自動捐資修建此井,故又名“井”。井口邊長1.5米,井深5米。
鐵牛戲沙掛嘴洲湘江中有一巨石,形似鐵牛。據傳“鐵牛”在此鎮壓水魔,永保安泰。旱季,河水淺,隱若可見“鐵牛”。
羅亦農故居位於縣城青獅村雷公塘,坐西南東,土磚青瓦結構,共有房屋14間。故居門聯曰:“存得天良,蒙慶受福;放開眼界,創業成家。”系羅亦農親筆書寫。
風景略圖
10月5日
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