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堂

陝派相聲開山祖師

張玉堂先生生平:(1917.7.12—1998.1.5),外號張燒雞,天津人氏·到西安后結合西北民風民俗,逐漸形成了西北派的“邁”(豪邁)。

人物生平


張玉堂先生生平:(1917.7.12—1998.1.5),外號張燒雞,天津人氏

個人作品


《怯算命》《天蘭路上走一趟》,《精打細算》,《小毛病》,《昨天》,《花床單》,《怪誰》,《酒令》,《飛油壺》等節目

個人生活


張玉堂先生,外號張燒雞,天津人氏。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張玉堂等一批京津一帶曲藝藝人陸續內遷來到西安,從街頭賣藝開始。相聲本分兩派:京派“帥”、津派“怪”,到西安后結合西北民風民俗,逐漸形成了西北派的“邁”(豪邁)。當時在遊藝市場,也就是今天的民樂園附近,撂地演出。到了1952年,張玉堂先生和趙文增先生代表陝西曲藝界奔赴朝鮮,進行抗美援朝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3年,從朝鮮回國后,在西安平安市場,如今的鐘樓電影院後身,改進相聲社中進行演出。1955年,以張玉堂為首的二十多位藝人,成立了西安市實驗曲藝團。進行說新唱新,創作並演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相聲作品,包括《怯算命》《天蘭路上走一趟》,《精打細算》,《小毛病》,《昨天》,《花床單》,《怪誰》,《酒令》,《飛油壺》等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