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言厲色

疾言厲色

疾言厲色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í yán lì sè ,意思是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出自: 《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舉例:對於這種學生,我易於疾言厲色,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後往往後悔。 ★鄒韜奮《經歷·一種有趣的工作》�

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謂語、賓語;多用於貶義。

釋義簡介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簡介


《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典故簡介


語言急迫,形色嚴厲。形容發怒時的神情。宋.蘇轍《歐陽文忠公夫人薛氏墓誌銘》:“辭氣容止,雖溫而庄,未嘗疾言厲色。”明.沈鯨《雙珠記.劍擊淫邪》:“我那時疾言厲色,雖辱罵了他一場。恨藏奸賣俏,真是個人中獸。”《官場現形記》五四回:“那梅大老爺的臉色已經平和了許多,就是問話的聲音也不像先前之疾言厲色了。”鄒韜奮《經歷.一種有趣的工作》:“對於這種學生,我易於疾言厲色,似乎予人以難堪,事後往往懊悔,第二次遇著同樣情形時仍不免再犯這個毛病。”亦作“疾言遽色”。《後漢書.劉寬傳》:“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東周列國志》三三回:“〔宋襄公〕包著一肚子氣,不免疾言遽色,謂楚王曰:‘寡人徼禍先代,忝為上公,天子亦待以賓客之禮。’”《清史稿.李兆洛傳》:“兆洛短身碩腹,豹顱剛目,望之若不可近,而接人和易,未嘗疾言遽色。資恤故舊窮乏無不至。”亦作“疾聲厲色”。梁啟超《收回幹線鐵路問題》:“惟疾聲厲色,以違制相脅嚇。”

近反義詞


近義詞簡介

疾言遽色,金剛怒目,正言厲色,疾言怒色,聲色俱厲,正顏厲色。

反義詞簡介

巧言令色,和顏悅色。

用法搭配


運用簡介

作謂語、賓語;指人發怒

例句簡介

他常愛疾言厲色批評做錯了事情的人。

英文翻譯


harsh words and stern l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