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津村的結果 展開

龍津村

福建省永春縣介福鄉龍津村

介徠福鄉龍津村基本概況 龍津村位於介福鄉西部,與德化三班鎮、永春五里街鎮毗鄰,距永春縣城22公里,距德化縣城11公里,海撥560米,四面環山素稱山項平原。全村總人口3112人,全村劃分為8個自然角落,16個村民小組,耕地1746畝,山地8351畝,其中蘆柑園1600畝,茶園510多畝,村集體蘆柑園15畝及龍窯二座,村各角落已基本完成鄉村道路硬化。

簡介


龍徠津村坐落於永春縣介福(四班),與福東村,紫美村同鄉,與永春五里街鎮(蔣溪村)、德化三班鎮(泗濱村、三班村、橋內村、嶺頭村)毗鄰,高鎮寨(古鎮 寨)虎踞龍盤,如蛟龍升騰,威武雄壯,雲蒸霞蔚座落於村,案(暗)頭山鍾靈毓秀,天馬山西北拱護,石牛山東北狹衛,介福溪象彩帶環繞其中,溪水潺潺由西向 東流去,烏壩日、月把口,尖山子神龜日夜朝侯,九丘龍頭凸起,大竹、圓林(運林)整排山峰挺立面前,整個村落山清水秀,田園風光無限,物華天寶,人傑地 靈,分長壟、陸曲、蔡庚園、厚澤(后澤)、馬路腳、過尾溪、新厝、籃子借、內坑、後門格、壩頭、七斗、坂上、祖厝、大挺(大鼎)、西墘、坂美溪(半美 溪)、九丘十八個角落,自然村內有大坂、貞臼坑、姑山嶺、厚澤嶺、內坑、大鞍、馬路后、陳蘭窯、龍虎里、湖洋頭、七斗、大挺(大鼎)、西祖(境)、西墘、九丘、坂美溪(半美溪)、暗坑嶺、南社嶺等地名,區域面積約9平方公里,16個村民小組,人口3112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1650畝。

歷史


峰迴路轉,猶如詩 人畫筆,洶湧澎湃,元末明初,唐朝陳政、陳元光 後裔陳均佑鴻基公率領子孫由漳州入永春開居於此,以祖厝”龍津堂“命名,叫”龍津村“,明朝中葉,龍津村出了江西省余干縣正堂“老爹公”,因此榮耀稱是“真陳”,而非“假陳”,村名也因此叫“陳真”。龍津村(陳真),天藍水清,溪水清純如津,轄區內有雄安殿、龍津堂、金獅殿、厚澤堂、尚寶堂、光翥堂、鳳 翥堂、涵遠亭等名勝古迹;有鞍頭窯、陳蘭窯、過路溪窯、瓷山窯、南社嶺窯、半嶺窯、九丘窯等古瓷窯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