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賢

藝術家、主持人

葉徠惠賢,男,漢族,1947年生,湖北武漢人。製片人、主持人、國家一級演員。

1993年起連續獲第一、二屆“金話筒”金獎和第三屆“金話筒特殊榮譽獎”。1995年獲第二屆國際華語電視周“金龍獎”十佳作品一等獎。並獲得中國電視主持人終身成就獎。曾主持過《今夜星辰》《今日影視》《難忘的老朋友》等節目。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葉惠賢活動照
葉惠賢活動照
曾經是上海知識青年,在農四師寫下了大量的小說、散文、詩歌、快板、相聲等文藝作品,多才多藝,從農四師調到兵團文工團。

演藝經歷

葉惠賢表演照
葉惠賢表演照
1976年和馬合木提合演的相聲《火焰山下親兄弟》;其後與陳述合說相聲《學配音》。
1990年策劃、編導主持的《今夜星辰》率先推出“主持人中心制”,是全國第一個赴境外拍攝的綜藝欄目。
1993年起策劃、導演了《'95民族風開幕式》《'97中國風》《給你拜個年》《離香港回歸只有365小時了》《年夜飯》等大型電視節目。
1992年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在上海舉辦了“葉惠賢主持藝術研討會”,出版了《葉惠賢主持藝術論集》。
1993年主編《今夜星辰》一書。
1998年著《熒屏瞬間——葉惠賢即興主持100例》。
2017年12月31日參加《葉惠賢和他的朋友們》娛樂類節目。

人物事件


批判電視晚會
2012年3月中國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全國人大代表葉惠賢提出:剎住電視晚會攀比浪費雷同之風。
2012年3月6日上海代表團全團會議,上海廣播電視台主持人葉慧賢痛批2012年過去的幾個節日晚會太多,亂花錢。電視晚會勞民傷財,應該剎住這股攀比、浪費、雷同之風,把錢用到貧困地區改善教學等最有意義的地方。”
“一台晚會最低成本1000萬元,明星多一點的,要去到6000萬元。一個春節,光‘上星’的晚會就有40多台,成本就要5個億!”葉惠賢痛心疾首地算了一筆賬:40萬可以辦一所希望小學,這5個億可以建1250所希望小學;3000元可以資助一名貧困學生,5個億可以資助16.7萬名貧困孩子。5億元相當於中國西部某些省市希望工程20年累計籌資的兩三倍。其實少花錢也能出精品,當年電影《今天我休息》成功塑造了人民警察馬天明的形象,才花了5萬元。
呼籲剎住這個風氣。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要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把錢用到最有意義的地方。
養生之道
家在上海長寧區,筆者前去採訪時,正巧遇到在家中“坐球”,端坐在一個直徑60厘米的氣球上,腰背挺直,手上拿著一本書在看。
談徠及養生,葉惠賢說,明代養生學家呂坤說過,天地萬物之理,皆始於從容,而卒於急促。事從容有餘味,人從容有餘年。也就是說,人若神情急促,會耗氣損神;從容不迫,氣機協調,臟腑功能正常,才利於延年益壽。葉惠賢在工作上是個完美主義者,看到不順眼的地方容易急躁。為此,他給自己規定了“三遇”、“三勿”,即遇事勿躁,遇挫勿焦,遇人勿驕。這一招果然靈驗,葉惠賢心態大有好轉。難怪有些人說:老葉的性格變了,似乎年輕了許多。
葉惠賢說:“養生離不開健康知識的學習,無知或知之甚少,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葉惠賢經常買各種介紹健康知識的書籍,或者從報刊剪輯健康文章。2005年全國政協給每位委員發了一本保健方面的書籍,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葉惠賢還是健康新理念的積極實踐者。營養學家建議吃雜糧好處多,餐桌上增加了玉米、山芋等。醫學家主張“生命在於運動”,除了“坐球”外,還堅持以步代車,適度增加運動量。
葉惠賢說:不懂得調節的人,就不能很好生活。要使人體這部機器永遠運轉下去,就要懂得科學調節。

社會任職


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社會活動


公益活動

2020年7月31日友情出演並主持首部“抗疫”主題的原創大型滬劇《玉蘭花開》。
葉惠賢與友人
葉惠賢與友人

任職經歷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主持人節目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廣播電視學會常務理事,上海電視台文藝中心總策劃。
葉惠賢生活照
葉惠賢生活照

獲獎記錄


時間名稱
1988年評為全國十佳電視節目主持人
1991年獲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開拓獎”金獎
1993年獲上海觀眾投票評選“我最喜愛的節目主持人”第一名
1993年起連續獲第一、二屆“金話筒”金獎和第三屆“金話筒特殊榮譽獎”
1995年獲第二屆國際華語電視周“金龍獎”十佳作品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