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學
鳥類學
鳥類學(ornithology),研究鳥類的科學。人類在有史以前已對野生動物中的鳥類發生興趣。大多數有關鳥類的早期著作傳奇性多於科學性,但也提供了廣泛的知識基礎,包括許多民間傳說,後來的工作即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
中世紀有許多文章涉及鳥類學的實用方面,特別是馴鷹和狩獵鳥類的管理問題。從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後期,鳥類學的主要目標是新種的分類和描述,那時的科學考察是在鳥種豐富的熱帶大量收集標本。到20世紀早期,大多數鳥類已被科學所認識。19世紀後半期人們對鳥類內部解剖的研究作出很大努力,主要目的是為分類提供依據。20世紀前半期,生態學和行為學興起,解剖研究相形見絀,但1960年代又得復甦,重點研究鳥類的功能適應問題。鳥類學是僅有的非專業人員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領域之一。許多研究工作是在大學和博物館進行,在這裡存放鳥皮、骨骼和標本,分類學家和解剖學家據此進行研究。另一方面野外調查工作則由專業和業餘工作者同時進行,後者提供了關於行為、生態、分佈和遷徙等有價值的資料。雖然大量的有關鳥類的資料是通過簡單的直接的野外觀察(一般只靠望遠鏡)得出,鳥類學的某些領域由於使用新儀器和新技術而得益不淺。鳥類的環志工作開始於19世紀早期,現已成為關於鳥類壽命和移動路線的主要情報來源。若干國家建立鳥的環志系統,每年有幾十萬隻鳥被帶上有號碼的腳環標誌。雷達對鳥類運動的研究幫助極大。鳥類個體運動規律藉助於帶在鳥體或植入鳥體內的微型發報機每天記錄。藉助於視力標誌(如將羽毛染色、往腳和翅帶上有號碼或不同顏色的塑料箍),用肉眼就能辨認不同個體,而無需捕捉,藉此業餘愛好者也能協助研究人員收回已標誌的鳥類。隨著高品質、可攜帶的無線電設備的發展,人們已開始研究鳥類鳴聲的性質和意義。
是研究鳥類的科學。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學科為主的基礎鳥類學,主要是研究鳥類的形態、分類、解剖、生理、行為、鳥巢、發生、進化、生態、分佈等的科學;另一類是以應用專題為主的應用鳥類學,主要是研究鳥類同人類經濟活動的關係等的科學。鳥類學是動物學的1個較大分支學科。我國研究鳥類的歷史悠久,在古書《爾雅》、《尚書》、《本草綱目》和《古今圖書集成》中,均有記述。全世界現存鳥類約有156科,9000餘種,我國有81科1186種,佔世界鳥類總數的14%,是各國中擁有鳥類最多的國家。由於鳥類的種類和數量繁多,幾乎遍及各種生態環境內,在消滅農林害蟲、害獸,以及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都有特殊的貢獻。因此,對鳥類資源的考查、開發、利用、野生經濟鳥類的馴化、繁殖和建立鳥類保護區和禁獵區,對農林益鳥的保護、招引,以及對一般害鳥的驅除、防治等,都是鳥類學所研究和闡明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