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尾燈魚

脂鯉目脂鯉科動物

頭尾燈魚屬脂鯉科,原產南美巴西、亞馬遜河流域,學名Hemigrammusocellifer。頭尾燈魚魚體呈側扁棒槌形,尾鰭叉形,體長4—5厘米,背鰭尖形,位於背部中間,臀鰭淺黃褐色,魚體側中有條深藍色縱向條紋,頭尾燈魚的最大特點是,眼睛虹膜上半部及尾柄末端上半部都是可折射光線的金黃色,在水中遊動時頭尾兩處便會閃閃爍爍如同兩盞小燈,故而取頭尾燈之名。頭尾燈魚溫和,宜與同科種其它小型魚混養,喜群居,食動物性餌料,喜弱酸性老水,飼養溫度22℃一24℃。

形態特徵


頭尾燈魚
頭尾燈魚
燈籠魚頭大尾細,身體圓尾巴細,體表被有銀灰色的薄鱗。在頭部的前邊,眼的附近,身體側線下方和尾柄上,有排列成行或成群的圓形發光器。不同種類的燈籠魚,它的發光器的數目及排列位置也不同。發光器發出紅、藍、紫等各種顏色,遠遠望去,熒光閃閃,五彩繽紛,猶如節日輝煌的彩燈。有的燈籠魚的尾部有一個發光的追逐器,很像汽車的尾燈,有的頭部還有一個特大的發光球,很像我國古代的燈籠。在漆黑的海洋深處,時常出現遊動的點點光亮。在發出亮光的許多魚類中,燈籠魚就是其中的一種。
燈籠魚的發光器是由一群皮膚腺細胞特化而成為發光細胞的。這種細胞能分泌出一種含有磷的腺液,它在腺細胞內可以被血液中的氧氣所氧化,而氧化反應中放出的一種熒光,就是燈籠魚發出的光。全世界約有燈籠魚上百種,它們一般都生活在深海。它的發光是對黑暗深海環境的一種生存適應。在黑暗的深海里,它們發出的光可用來誘捕食餌,迷惑敵人,引誘異性,以利於集群生活。
燈籠魚亞目的1科,因體上有能發出晶瑩奪目光澤的小圓形發光器、形似燈籠而得名。本科魚類通稱燈籠魚。有30餘屬230多種,從北極至南極所有大洋均有分佈,通常生活在溫暖海域的表層及次深層;中國約有15屬60多種。體長形,側扁,腹部圓。頭大,吻短且圓鈍。上頜骨細長。口大,口裂長,口角可達眼后緣的遠後方。兩頜具有弱齒。體被較大的圓鱗或櫛鱗,容易脫落。側線完整。背鰭約位於體中部;脂鰭小;通常臀鰭比背鰭長,起點約在背鰭末端的後下方;胸鰭細長;腹鰭短,腹位;尾鰭深叉形,尾鰭的上下具有柔軟或堅硬的副鰭條。
中國常見種有燈籠魚屬中的芒光燈籠魚,體被櫛鱗,臀鰭上方發光器3個,排列略成一直線,體側後部發光器位於脂鰭基的下方。金焰燈籠魚(見圖[金焰燈籠魚]),體被圓鱗,鰓蓋上方有鋸齒狀的突起,體側後部的發光器在脂鰭的前下方。以上兩種魚類一般體長不超過100毫米,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南海。底燈魚屬中的七星底燈魚在中國是東海沿岸常見的小型魚類,體長20~40毫米。棲息於水深15~40米海區,攝食浮遊硅藻和甲殼類。秋冬季為漁汛的旺期。
新燈籠魚科是魚綱輻鰭亞綱燈籠魚目的其中一科。
地理分佈: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佈:深海底棲

特徵

體側扁,上顎骨細長且由三塊軟骨組合而成,不具眼下骨。臀鰭起點遠離背鰭。部分種類具有發光器。大多為圓鱗而Solivomer此屬為櫛鱗,而Scopelengys此屬不具鰾,其他皆有鰾。脊椎骨數29-35節最大可至30cm。

分類

全世界共有3屬6種,而台灣地區現今共發現1屬3種。此科的魚與燈籠魚科的魚極為相似,兩者大多都具有發光器,而此科的魚較大且體色偏紅,可與燈籠魚科作一區別。
·新燈魚屬(Neoscopelus)
大鱗新燈籠魚(Neoscopelusmacrolepidotus):又稱大鱗新燈魚。
短鰭新燈籠魚(Neoscopelusmicrochir):又稱短鰭新燈魚。
多孔新燈籠魚(Neoscopelusporosus):又稱多孔新燈魚。
·擬燈籠魚屬(Scopelengys)
擬燈籠魚(Scopelengystristis)
·軟犁燈魚屬(Solivomer)
軟犁燈魚(Solivomerarenidens)

分佈範圍


分佈於南美洲的蓋亞那和亞馬遜河流域。屬脂鯉科。原產地為蓋亞那。喜歡在水的上層遊動,且喜歡群集遊動。

生活習性


頭尾燈魚
頭尾燈魚
在漆黑的海洋深處,時常出現遊動的點點“燈火”,給寧靜的海底世界帶來了生命的氣息。在發出燈火的許多魚類中,燈籠。性情溫和,身體嬌小,喜群聚遊動,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飼養水溫22~26℃,對水質要求不嚴。餌料以小型活食為主。喜在水族箱中層活動、覓食。

生長繁殖

頭尾燈魚
頭尾燈魚
常見的脂鯉科魚類繁殖有燈魚類,包括紅綠燈、檸檬燈、黑蓮燈等;旗魚類,包括玫瑰扯旗、玻璃扯旗、剛果扯旗等以及黑裙魚、紅裙魚、銀鰭等等。
親魚性成熟年齡為9個月。雄魚體色較深,臀鰭中部有透明的橫條,雌魚則沒有;雌魚體比雄魚寬而肥大,腹部渾圓。繁殖水溫24~25℃,水質中性軟水。在30厘米×25厘米×25厘米的魚缸底部鋪放頭髮絲草,傍晚時放入親魚一對,第二天黎明就可產卵。產卵結束后將親魚撈出,第二天傍晚就能看到孵化出的仔魚,三四天後仔魚遊動覓食,25天後仔魚即發育為幼魚。雌魚每次產卵200~300粒,產卵間隔時間10天。

生殖特點

在親魚培育的同時,要準備好繁殖用水族箱。如果發現雄魚在飼養水族箱中經常將各鰭舒展開向雌魚獻媚做挑逗動作,並且不斷追逐雌魚,雌魚的生殖乳突呈現外突下垂,這便是最好的繁殖時機,此時應將親魚移入繁殖用水族箱內。能否掌握好時機是繁殖成敗的關鍵。卵子不成熟,無法排卵;時機錯過,會將卵子排在飼養箱中,結果不是被其他魚吞食,就是長滿白色水霉;即使少數孵化為仔魚,也難逃脫被吞食的命運。
本科魚屬於體外受精,卵沉於水底,具有黏性。要求有特定的產卵條件及環境,產卵時必須有雄魚相伴,初產卵子,微小透明,24小時受精卵孵化為仔魚,剛孵出的仔魚極小,是較難繁殖的魚種。

雌雄鑒別

頭尾燈魚
頭尾燈魚
脂鯉科魚種類較多,有些品種雌雄較容易分辨,例如:黑裙魚的雄魚各鰭較長,帝王燈、彩虹燈雌雄之間體色、鰭長有明顯的差別。大部分品種外觀差異很小,須細緻的觀察,根據雌雄魚體型和行為等的細微差異,來提高判斷的準確性。
一般講,雌魚比雄魚體型稍大,腹部稍厚,顯得有點肥;雄魚較有領土意識,好與同性同伴互相爭鬥,喜歡在雌魚面前獻媚。繁殖期臨近時,大部分品種的雌雄較容易區別。雌魚腹部會明顯地膨脹,生殖乳突也會比平時更為突出;雄魚體色深艷,體型明顯瘦長。鑒於以上因素,在培育親魚時,雌雄須有足夠的尾數,一般雌雄均不少於10尾,以免造成雌雄魚搭配不均衡。

產卵受精

頭尾燈魚
頭尾燈魚
脂鯉科魚的繁殖水族箱根據魚種大小而定,一般使用30一45厘米長的水族箱即可。準備移入親魚的前4一5天,調配好弱酸性繁殖用水。水溫調整到高於飼養水溫1℃一2℃,最好不要使用照明設備。
脂鯉科魚的排卵方式可分兩類:一是雌魚在短時間之內一次性將卵排完,二是雌魚在數天內將卵分數次排完。由於不同的排卵方式,產床的布置亦有所不同。一次性排卵的脂鯉科魚,可以不鋪設底石,有些品種喜吞食魚卵,最好鋪些較粗的砂石。產卵床的材料最好使用生長良好的爪哇莫絲,如果沒有可用棕衣代用,只是棕衣必須充分用水煮后,去除異味才可使用。
多次產卵的脂鯉科魚的產床,則用平時飼養時的布置方式,鋪一些較粗的底砂,再多放一些鹿角苔、莫絲之類的水草,就可以準備將配對好的親魚移進來了。一切準備就緒后,便可將配對好的親魚移入繁殖箱。早晨先放入雄魚讓它適應環境,中午以後再放入雌魚,通常1尾雌魚可配對2尾強壯的雄魚,使雄魚有所競爭,爭先射精,提高受精率。交配時機掌握良好的話,在隔天上午或傍晚雌魚就開始排卵,若經3一4天仍未見排卵,可以試著改變水質、水溫、光照的條件,以刺激雌魚排卵;或者將雌雄魚隔離一段時間,等它們再相遇后就會馬上排卵,並反覆交配,直至將魚卵全部排完為止。交配行為是在雌雄魚相互依偎,急劇震動的一瞬間完成,有些雄魚的背鰭、尾鰭完全舒展開,就像懷抱雌魚一樣,等雌魚產完卵后再進行射精。產下的魚卵會粘附在準備好的產卵床上。由於種類不同,有些魚有吃卵行為。因此,產卵完畢后,就必須將親魚單獨飼養。對於多次排卵的品種,親魚必須留在繁殖箱內,等到卵粒積累到一定數量時,親魚才可移出。這期間有的品種會持續3一5天,親魚還在繁殖期間,一些仔魚可能已孵化出來,為了防止親魚吞食受精卵或仔魚,務必將親魚餵飽。

孵化養護

在正常水溫條件下,受精卵經24一48小時孵化為仔魚。剛孵化的仔魚非常小,藏於卵囊中就像穿了線的針頭,尾巴與卵囊相連,初時橫躺於箱底好像死了一樣,若輕敲水族箱,它們便會有反應;不久,它們開始會擺動,3一4天後,眼睛、開始產生色素,卵黃囊也完全吸收,就開始遊動了。在受精卵孵化期間,未受精卵及死卵須用吸管清除。魚卵孵化后,繁殖箱內的水會變得非常污濁,必須換上飼養箱的水,否則會因水質惡化而發生仔魚大批暴死。當仔魚開始遊動后,就必須開始喂餌。這個時期的餌料可用輪蟲豐年蟲幼體及稚魚專用人工餌料。每天至少喂2次以上,以少喂多餐為原則,大約2個月後,品種的特徵就逐漸表現出來。

人工養育


選擇

親魚品質的優劣,是繁殖成敗的關鍵。脂鯉科魚中有些雄魚沒有釋精能力,同時有些雌魚也不會排卵,所以一般不要直接購買成魚做親魚。最好1次購買10條以上的幼魚或3一4月齡的青年魚,自己培養。一方面可避免親魚對新環境不適應而產生繁殖障礙;另一方面,有些品種即使在繁殖前期性別差異仍不明顯,魚的尾數較多,雌雄搭配的幾率較高。
選擇親魚時,要特別注意魚的體型,例如:玫瑰扯旗、紅綠燈魚等經常見到脊椎骨呈“八”字形彎曲的個體,這種魚決不能選做親魚,容易導致產生畸形後代。

培育

頭尾燈魚
頭尾燈魚
脂鯉科魚大多喜歡弱酸性軟水(pH值5一6.5,5°dH),如果使用pH值和硬度較高的水飼養親魚,有時會根本無法繁殖。親魚培育宜用裸缸,可用水質調整劑調整pH值和硬度,但對水草生長有抑制作用。
親魚的合理餵養是培育的關鍵。餌料的投喂以八分飽為宜,餌料不足會導致發育不良,投餵過多又會導致體脂肪過多,都會影響親魚的正常發情和產卵、排精。餌料的種類要多樣化,尤其是脂鯉科魚中喜食水草的種類,可為其多投喂些富含植物纖維的人工餌料。
1.水質:頭尾燈魚對溫度的要求很寬泛,一般水溫控制在15℃-30℃之內都可以存活,水溫處於22℃-25℃時最適宜其生長,不要讓水長期低溫,否則魚容易褪色生病;對水的酸鹼度要求為弱酸性,PH值為6.8-7.2;硬度6左右。要保持水流的循環,定期清除水中的毒素,為頭尾燈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2.容器:頭尾燈對環境要求不高,容器的大小一般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
頭尾燈魚
頭尾燈魚
頭尾燈是群游,所以建議不要用小缸來養殖。可以在缸底鋪底沙來過濾水質,保持水質的清澈度。頭尾燈喜歡水草豐富的環境,所以可以種一些陰性的水草。每周大約換一指寬的水,換水的時候用軟管通過虹吸來清除缸底的污物。如使用自來水,要先把自來水放置一天以上,去掉其中的氯氣方可使用。
3.餵食:頭尾燈不挑食,活食、人工顆粒飼料都可以,比較適宜餵食活食。頭尾燈進食很快,一般在1分鐘內吃完為宜;胃口不大,一天可餵食兩次。一般能挨餓20天左右,但是最好不要長期讓魚餓肚子,否則魚會生病或者畸形。餵食之後水面會產生油膜,用吸水紙在水面上拖動就可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