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突變

生物學名詞之一

回復突變(reverse mutation):突變體(mutant)經過第二次突變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復為原來的基因型和表現型。

目錄

正文


完全恢復是由於突變的鹼基順序經第二次突變后又變為原來的鹼基順序,故亦稱真正的回復突變。部分恢復是由於第二次突變發生在另一部位上,其結果是部分恢復原來的表現型。亦稱為第二位點突變(second site mutation)或基因內校正(intragenic suppression)。
突變基因再次發生突變又恢復原來的基因,這類突變稱為回復突變。但單是表現型變得和原來一樣,並不一定被稱為回復突變。與這種回復突變相對應,最初的那種突變被稱作正向突變。就一個基因而言,回復突變率通常要比正向突變率低,有的突變基因完全不發生回復突變,這樣的基因認為是由於原來的基因發生缺失造成的。
由於它的表現型效應被基因組第2位點的突變抑制,所以回復突變又稱抑制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