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鎮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下轄鎮

王家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地處昭化區中東部,東與蒼溪縣交界,南連文村鄉,西與柏林溝鎮毗鄰,北與磨灘鎮、晉賢鄉接壤。區域面積69.7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12755人。

清宣統二年(1910年),增設金帽鄉。民國四年(1915年),設十四(王家)團區。1984年,公社改鄉。1992年10月,文村、王家2鄉合併為王家鎮。

截至2020年6月,王家鎮下轄1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

2019年,王家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1910年),增設金帽鄉。
民國四年(1915年),設十四(王家)團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建嘉陵縣王家壩區蘇維埃政權,駐王家鄉場,轄王家壩、觀音、龍鳳場、雲台場、羅漢寺、貝兒梁、上房嶺7個鄉蘇維埃。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四方面軍西渡嘉陵江后,區、鄉蘇維埃廢。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金帽聯保,屬第一(城廂)指導區,駐王家場。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改為王家鄉,屬廣元縣新置第三(大石)指導區,轄第一至第十保。
1950年,析鄉東北境置觀音鄉,析鄉西北境置晉賢鄉,均屬廣元縣第四(王家)區。
1951年,析境東置文新鄉。
1955年,文新鄉併入王家鄉。
1958年,鄉改公社,屬王家區公所。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屬廣元市市中區王家區公所。
1986年11月,屬衛子區公所。
1989年2月,屬衛子區公所王家辦事處;同年9月,屬元壩區。
1992年10月,文村、王家2鄉合併為王家鎮。
1995年,析置文村鄉。

地理環境


王家鎮東毗蒼溪縣龍王鎮,南連文村鄉,西鄰柏林溝鎮、衛子鎮,北接壤磨灘鎮、晉賢鄉,景域面積67.60平方公里。耕地17625畝,森林覆蓋率56.9%。
王家鎮
王家鎮
王家鎮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氣候兼具南方植被豐茂、空氣濕潤和北方艷陽高照的特點。由於交通不便,工業、商業發展緩慢,但環境保護較好,空氣質量品質極高。如今王家鎮已經全部實現鎮道(入村幹線)硬化,交通條件得到明顯改觀。
位置境域
王家鎮地處昭化區中東部,東與蒼溪縣交界,南連文村鄉,西與柏林溝鎮毗鄰,北與磨灘鎮、晉賢鄉接壤。區域面積69.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王家鎮境內最高點位於何家山,海拔1076.7米;最低點位於廟梁下,海拔600米。 
水文
王家鎮境內有文廟河等十餘條溪溝。張家河從磨灘工農水庫流入鎮北,沿途納境內諸溪向南,經紅廟、安平、更新、銀魚、文星、金峨、五馬等村達蒼溪縣兩河。 
自然災害
王家鎮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冰雹、洪澇、風災和地震等。旱災主要有春旱、夏旱和少量的冬旱。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境內為重災區,損壞城鎮、農村房屋6.2萬平方米,公共設施0.3萬平方米,城鄉交通水利設施47處,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5840萬元。

自然資源


王家鎮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大豆、烤煙。主要畜牧業為養豬、養雞,兼養兔、養蠶。鄉鎮企業有釀造廠、糧油加工廠。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王家鎮
王家鎮
2011年末,王家鎮轄1個居民委員會,金星、方山、銀魚、檀木、金峨、五馬、文星、更新、紅廟、石馬、安平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個居民小組,72個村民小組。
2019年12月,將原文村鄉雲台村、作功村、榮華村和原晉賢鄉熨斗村、道角村、新華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王家鎮管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王家鎮下轄1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文景街55號。
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
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510811102001121王家鎮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811102200220紅廟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05220五馬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06220文星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07220石馬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08220安平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09220更新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10220金星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11220金峨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12220檀木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13220銀魚村民委員會
510811102214220方山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王家鎮轄區總人口1400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57人,城鎮化率10.4%,另有流動人口454人。總人口中,男性7200人,佔51.4%;女性6806人,佔48.6%;14歲以下812人,佔5.8%;15~64歲12521人,佔89.4%;65歲以上673人,佔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滿、苗、藏等少數民族,共26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7.5‰,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2.5‰。
2017年,王家鎮常住人口10271人。
截至2019年末,王家鎮戶籍人口12755人。

政治


現任政府領導

王家鎮
王家鎮
王在位:鎮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聯繫文星村。
苟建春: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財政、稅務、民政、金融工作、依法行政,兼任黨政綜合辦主任。
張學榮: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團主席,主持鎮人大全面工作,協助政府抓衛(子)王(家)公路統籌協調工作,聯繫五馬村。
仲明凡: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主抓組織人事、黨建、黨風廉政、依法治區工作。分管宣傳、便民服務中心、綜治工作中心、勞動保障、工會、交管辦、城鄉環境等工作,協助政府抓金石園區和集鎮建設工作,聯繫金星村。
牟秀偉: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武裝部長,主抓人武及農村經濟工作。分管烤煙、農業、畜牧、林業、水務、扶貧移民、以工代賑、新農村建設及產業引導中心等工作,聯繫安平村。
田靜: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主抓集鎮改造工作。分管黨政辦、工交、商貿、村建、國土資源、電力、環保、安全生產、食葯安全、信訪、維穩、防邪、禁毒、惠民工程、招商引資、等工作,聯繫社區居委會。
韓林江:鎮黨委委委員、副鎮長,主抓社會事業工作。分管教育、衛生、人口與計生、文化、城鄉環境、統計、共青團、婦聯、關工委、老促會、老協、統戰、民族宗教、保密、後勤、廣電網路等工作,協助黨委抓黨的建設工作,聯繫紅廟村。

經濟


綜述
2015年王家貢米獲得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定,有歌唱“大米出在金帽山,美女出在陽平關”,即指王家大米。獼猴桃、核桃、藤椒等產業正在大力發展中。
2015年,全鎮國內地方生產總值達1.8億元,同比增長7.5%;工業總產值0.45億元,同比增長23%;農業總產值0.42億元,同比增長5.8%;固定資產投資達到0.23億元,是目標任務的180%;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達到0.62億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252元,較上年增加1066元。
2011年,王家鎮財政總收入370.7萬元,比上年減少38.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1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8.3萬元,企業所得稅9.2萬元,個人所得稅2.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9%、400%、200%;人均財政收入26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 
2019年,王家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王家鎮
王家鎮
王家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7595畝,其中水田9855畝,旱地7740畝;林地面積4.8萬畝。2011年,農業增加值4098萬元,比上年增長5.2%,占生產總值的49.5%;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0475噸,其中水稻4635噸,小麥1623噸,玉米191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烤煙、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068畝,產量849噸,其中油菜籽740噸,花生109噸;烤煙種植面積1235畝,產量185噸;蔬菜種植面積6643畝,產量13378噸,主要品種有蘿蔔、白菜、瓜類、豆角類等。 
王家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2.7萬頭,年末存欄1.7萬頭;家禽飼養量8.8萬羽,上市家禽7.4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111噸,其中豬肉1907噸;禽蛋44噸。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4萬畝,其中防護林1.2萬畝,經濟林0.2萬畝,竹林12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萬株,林木覆蓋率51.6%,活立木蓄積量23.1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500畝,產量150噸,主要品種有梨、桃、柑橘等。2011年,各類農業機械1760台(輛)。 
工業
2011年,王家鎮工業增加值2256萬元,比上年增長43.5%,占生產總值的27.2%。 
商業
2011年末,王家鎮有商業網點258個,職工432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034萬元,比上年增長5.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54萬元,比上年增長3.7%。 
金融
2011年,王家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260.6萬元,比上年增長10.4%;各項貸款餘額4093.9萬元,比上年增長11.7%。

文化


地名由來
王家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王家壩而得名。

交通


王家鎮
王家鎮
2011年,王家鎮境內縣鄉(鎮)公路3條,總長15千米;11個村均通公路,其中硬化公路35千米。客運汽車15輛,172座位,日均發送15輛客車,日均客運量180人次,年客運總量6.6萬人次;貨運汽車27輛,年貨運量7.2萬噸。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0.9千米,道路鋪裝面積3萬平方米;橋樑3座,總長度150米。

社會


中學、小學、衛生院各1所,村級衛生站11個。派出所、法庭、司法所、郵政、電信、供水、水電、供電、國土、計生服務站等派出機構駐地王家場鎮。距元壩鎮29.5公里。處地小壩,多王姓故名。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王家鎮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78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1所,在校生484人,專任教師53人。
教育機構
廣元市昭化區王家初級中學
地址:廣元市昭化區王家鎮新星路234號
現任校長:王振濤
廣元市昭化區王家鎮小學
地址:王家場鎮西南端古柏埡
現任校長:李天朴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王家鎮有科技人才55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49人,經營管理人才29人,技能人才22人,農村實用人才354人。 
文體事業
1963年8月,王家鎮開通有線廣播,通響率100%。1993年3月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1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842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2%。 
2011年,王家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個,藏書8000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王家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5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50張,固定資產總值64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8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萬人次,住院手術30台次,出院病人15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 
社會保障
王家鎮
王家鎮
2011年,王家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戶,人數20人,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12.4%,月人均76元,比上年增長3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1戶,人數1156人,支出105.5萬元,比上年增長54%,月人均76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7人,支出7.4萬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醫療救助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76人次,共支出6.38萬元,與上年持平;農村臨時救濟1840人次,支出9.2萬元,比上年增長22%。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300人,參保率達80%。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王家鎮有郵政分局1個,代辦所1個,征訂報紙、期刊500份(冊),業務收入80萬元,其中純收入24萬元。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42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2%;行動電話用戶30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2%;寬頻接入用戶120戶。 
水利
2011年,王家鎮境內有小型水庫6座,山坪塘450口,石河堰8處。年工程蓄水量590萬立方米,年蓄水量40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8000畝。 
給排水
王家鎮
王家鎮
2011年末,王家鎮鎮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2.5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9%。 
供電
2011年末,王家鎮鎮區擁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6000伏安。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97%。

代表人物


羅映湘
廣元縣師範教育首創人。廣元縣王家壩人,清光緒貢生。清末廢科舉,興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王家壩張爺廟以義學所收斗息年款錢四十串創辦豢養學堂(今王家小學前身),任堂長。附設蒙師成所,為廣元縣師範教育首創。后又增設女子學堂,提倡女子放足,亦為當時首舉。在廣元城區學堂執教多年,后參加撰寫《廣元縣誌》。著有《晚春堂詩集》、《仙亭記》、《小學國語讀本》等。作品刊於《廣元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