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石失

納石失

元代絲織的絲織品中以織金最有名,稱之為“納金石”,也叫“織金錦”。一般指以片金線或圓金線為紋緯的織金錦或織金緞,是一種用金線顯示花紋從而形成具有金碧輝煌效果的織錦。

基本介紹


這種織物戰國時已出現,在元代得到空前的發展。織金錦的織造技術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尤其是對明清流行的緞織物的產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加金的絲織物。又稱“織金錦”。一般指以片金線或圓金線為紋緯的織金錦或織金緞以及綉金錫緞。元代前後借指中國鎮海等地漢族與回鶻族織工生產的同尖產品。中國古代絲織物加金大約始於戰國,漢代以後進一步發展,唐宋時期織金技術已臻成熟。但織金錦的真正流行,要到女真族統治中國北部后才開始,到元代則達到極盛。元代立國后,著手建立織造局,有的織造局專門生產納石失,以滿足宮廷和諸王、百官的需要。元代的一名將領還曾將新疆的300多戶織金綺工人,遷移到弘州(今河北省陽原縣一帶)建立織局織造納石失。唐宋絲織物以色彩綜合為主的藝術風格,至此一變為用金銀線來作主體表現。“納石失”可能是波斯語訛譯而來,也有寫作“納失失”、“納失思”、“納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