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指兒童或青少年與同一年齡階段的夥伴之間的交往。兒童最初幾年主要限於家庭小圈子與父母相互作用,把父母作為社會化的模式。隨著年齡增長,認知能力增強,兒童開始渴望走出家庭的圈子,與同齡的兒童交友、玩耍。這種同伴交往,隨兒童年齡增長而增加,成為兒童社會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同伴是兒童社會行為的強化物,同伴的反應方式對於兒童的行為具有強化或負強化的作用。同時,同伴也是兒童評定自己行為的一個參照物。進入幼兒期的兒童,便已開始自發地與別的兒童同一,模仿別的兒童的行為習慣。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的同伴交往尤其重要。青少年時期是兒童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同齡的夥伴們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另一方面,青少年想從同伴、集體對自己的反應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進而完善自己。因此,這一時期的同伴交往往往影響兒童一生的發展。同伴或同伴集團對兒童影響的大小還與家庭關係的性質有關係,缺少家庭溫暖的兒童,更傾向於在同齡夥伴中尋求安全感,有時可能會對兒童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1歲以前:
其實,寶寶很早就能對同伴的出現和行為做出反應。
2個月左右的寶寶能夠注視同伴;
3至6個月的寶寶能相互觸摸和觀望;
(但是,6個月以前的寶寶的這些反應並不具有真正的社會性質,他們可能僅僅是把同伴當作物體或活的玩具(如抓對方的頭髮、鼻子),這時的行為往往是單向的。)
6個月以後,寶寶看見旁邊的嬰兒時,能發出微笑以及“咿呀”的聲音;
(雖然這種接觸是短暫而單向的,但是從發展的過程看,這種互動已經開始有了社會意義,這也可以說是向同伴交往邁出的第一步。)
1-2歲:
1歲-1歲半:
隨著身體運動能力和言語能力的發展,寶寶的社會性交往變得越來越複雜,交往的回合也越來越長。這時候孩子之間的簡單交往最突出的特徵是出現應答性的社交行為,即一個孩子對另一個孩子發出的微笑、語言或非語言的聲音,撫摸、輕拍或遞給玩具的動作,能引起對方的反應。比如,對方會報以微笑,發出聲音,注視他的行動等等。從此,嬰兒之間的最初的直接接觸和互動開始發生。此外,這個年齡段的同伴交往,還有下面的特徵:
1)能主動招呼他人,會和同伴友好地玩,對親人有十分明顯的依戀行為;
2)交往受情緒控制:高興時樂於與人交往,生氣時則拒絕遊戲;
3)交往時出現利他行為,會向他人表示關心,會同情和主動安慰小夥伴;
4)這一階段的孩子仍需藉助玩具或其他媒介發起交往活動;
5)喜歡與同伴接近,孩子之間容易互相吸引,常常由於探索而引起摩擦。例如看到同伴的玩具很有趣,也會伸手去摸摸,拿來玩玩。若同伴不肯,就用推、打、咬等方法去奪得,因而常引起摩擦、衝突。
1歲半-2歲:
1歲半以後,由於寶寶的語言發展,行走自由,能接觸更多的新事物,進而激起對新事物的好奇和興趣。孩子之間,越來越多地出現模仿性或互補性交往行為。這個年齡段寶寶的同伴交往的特點是,雖然同在一起玩,但互不干擾各玩各的,熟悉以後,會相互觀察,互相模仿經。比如相互模仿對方的動作,當一個孩子站到牆角,另一個孩子也跟著擠過去;一個孩子鑽到桌子下面坐著,另一個也跟著跑去坐著。追追跑跑是這個年齡段寶寶最喜歡的活動。這個階段,同伴交往持續的時間越來越延長。
2-3歲:
2歲以後,隨著身體運動能力和言語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兒童的社會性交往變得越來越複雜,同伴交往的回合也越來越長,這時候,寶寶的同伴交往有如下特點:
1)同伴在一起的活動,主要是各自對物體的擺弄和操作。他們是對玩具或其他物體感興趣,而不是對同伴感興趣。他們活動的對象,是各種可以接觸到的物體,如玩具、各種用品、材料和小工具等。幾個孩子之所以能夠在一起活動,是因為他們對共同活動的對象——某個玩具或活動材料感興趣。也就是說,他們的活動對象,主要不是同伴,而是物體,他們都在擺弄物體。這時,還沒有真正意義的人際交往。所以說,這是以物體為中介的同伴交往關係。
2)此時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遊戲。最初他們交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玩具或尋求幫助,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交往的目的也越來越傾向於同伴本身,即他們是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為使同伴與自己合作、交流而發出交往的信號。
3)十分樂意與父母交往,開始採用各種行動、語言等方式來吸引他人對自己的注意;
4)在跟成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學會道德判斷,凡是成人表示讚許並說“好”、“乖”的行為,孩子便認為是好的行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責並說“不好”的行為,孩子便認為是壞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