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報
救國報
在抗日戰爭後期,由中共冀熱邊特委主辦的《救國報》社曾在灤東地區活動一個時期。作為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主要報紙,《救國報》是在1940年元旦創辦的。時至1943年夏天,冀東地委改建為冀熱邊特委后,下設5個地區委。到這時,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需要,滿足根據地和游擊區廣大讀者的要求,特委決定由5個地區委分別出版《救國報》的灤西、灤中、灤東、路南、燕南地方版,而《救國報》社另出一種16開本文獻彙編性質的期刊《救國時報》,以刊載一些8開小報無法容納的時事解說和論文,報社本身也撰寫一些配合形勢、任務的文章,提供時事宣傳和時事學習資料。另外,報社還負責編輯、出版一份叫《新長城》的文化文藝綜合性刊物。
目錄
1943年秋末冬初,《救國報》社與特委機關一起駐紮在遷西化名“天津”的東水峪與化名“北口”的黃槐峪一帶山區時,遭到3000多名日偽軍遠距離的奔襲、包圍。報社負責編輯出版《救國時報》和《新長城》的編輯和工作人員,與特委機關一起,經過三晝夜的迂迴周旋,終於跳出敵人寬達30華里的包圍圈,安全轉移到昌黎北部的碣石山區。特委決定,報社的編輯和工作人員在碣石山區就地隱蔽,繼續從事編輯和出版《救國時報》和《新長城》工作。當時,報社對外稱“星火部隊”,編輯組被安排在柳河圈東北部的小山村——馮家山(原屬昌黎,今屬盧龍),收報組被安排在今以“葡萄溝”馳名的昌黎縣西山場村東深山裡邊的焦家山,印刷所被安排在半壁山(地名失考,當在撫寧縣黑峪一帶)。據當時在《救國報》社做編輯工作的作家陳大遠在《抗日戰爭中的冀東〈救國報〉》(載《冀熱遼人民抗日鬥爭文獻·回憶錄》一書)一文中回憶:“三個活動點隔山相望,成為犄角之勢。”其中焦家山在碣石山主峰仙台頂背後的一道深山溝里,距離昌黎縣城較近,收報組隱蔽在信奉天主教的焦如海家以後,秘密設立電台,晝夜接收延安電台的廣播,卻一直未被敵人發現;後來,焦家成為灤東抗日根據地電台和首腦機關的“堡壘戶”,又隱蔽過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的電台,現在其地已被闢為葡萄溝遊覽區的“焦家山八路軍電台遺址”。
《救國報》社在碣石山的深山區隱蔽下來以後,一直沒有被敵人發現,使報社的編輯和工作人員得到了大約兩個多月的穩定環境,不僅使《救國時報》與《新長城》的編輯出版工作在灤東地區得以繼續,而且水平有所提高。1943年12月底,特委機關以電報通知報社,要報社遷回灤中地區。當時,編輯組、收報組和印刷所集合到馮家山,準備由地方部隊的一個連隊護送到灤中地區。就在報社的編輯和工作人員準備出發時,遭到了敵人的突然襲擊。報社的編輯和工作人員在槍林彈雨之下安然脫險,轉移到鳳凰山裡的大平頂一帶,又被安頓在焦家山,而護送他們的一個排卻有21位戰士壯烈犧牲。後來,陳大遠專門寫出回憶文章《不知名的戰友》,追述了從碣石山區撤離的戰鬥歷程,表達了對這21位烈士的深切緬懷。在《不知名的戰友》一文中,陳大遠記述道:“馮家山是昌黎北部山區的一個‘四家村’,我們在這裡住了兩個月,同房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據收報台的同志說,焦家山的老鄉很好,這一帶溝岔又多,既便於隱蔽,又便於轉移。”
幾天後,報社的編輯和工作人員帶著設備,從焦家山出發,安全地轉移到了豐(潤)灤(縣)遷(安)聯合縣的山地與平原相接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