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乃清

吳乃清

吳乃清,男。90后寫手、新銳策劃人。華人少年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高校文學社團聯盟發起者、首屆副主席兼秘書長,黎明大學激流文學社第22屆社長,泉州市第九中學自在文學社名譽社長、名譽主編。曾被評為“全國校園文學優秀文學社社長”、“福建省優秀學生幹部”、“泉州市優秀共青團員”等。因作品《愛上你》獲得第十一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以及在校園文學社團中的顯著成果而備受關注。被《海峽都市報》專版推介。

海峽都市報


吳乃清:要做最“火”的校園文學
“日出的東方,青春和風舞來。世界都醒了。我守著一室光線,守著被世界和現實關閉的窗,和在遠方與我相望的你。青春是傷,羽化我們的心……”
“抬頭望天/星光閃爍/我彷彿在群星中/看見你祝福著我的笑嫣/我們曾約定/以星為信使……”
日前,第十一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揭曉,泉州九中吳乃清榜上有名,其參賽作品《我愛您》榮獲文學類全國一等獎。
冰火兩重天文學也能“玩”
“以往的文學社,活動無非就是徵文比賽,這讓文學給大多數人的感覺——冷冰冰和過於形式。”吳乃清說,同學們對徵文的形式不是很熱衷,結果寫出來的文章質量上就要大打折扣了。當他成為一社之長后,他就一直在琢磨著,如何才能讓文學“火”起來。
今2014年5月,他推出泉州九中首屆校園“文學沙龍”活動。“活動開始前,我們社團里的人都很擔心冷場,還找‘托’呢!”吳乃清說,老師們事先聯繫好兩個班級,讓班級的學生當天到現場當“觀眾”。可活動開始后,他們才知道,他們的那些擔心和顧慮都是多餘的,現場會議室100多個座位全部爆滿,不得不再加50個座位,最後陸續到達的同學只能席地而坐。“事先找的‘托’,最後都被‘請’了回去了!”
在中學校園裡,原創詩歌活動也能取得如此成功,參與的同學會那麼多,這是超乎吳乃清想象的。後來,他和社員們再接再厲,又舉辦了“咬文嚼字”活動,其中的“成語接龍”、“朗誦”和“繞口令”三個互動環節,立時吸引了全校學生報名熱潮。活動告示剛貼出,就有80多個同學報名了。
吳乃清說,這便是他的目的,讓文學暖意盎然,讓不管是成績好與不好的同學,都能感受到文學的樂趣,因為文學也是能“玩味”的。
小忙人天天“泡”社團
“我不在文學社裡,就在去文學社的路上”——這是社員眼中的吳乃清。他在學校的時間,除了上課以外,幾乎都“泡”在社團里,儼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忙人”。“在學校里找不到吳,只管到社團辦公室走一下,他保准在那。”社員們說。
兩年前,當時吳乃清剛踏進九中的校門,此時學校各個社團學生幹部都在進行換屆選舉。帶著初生牛犢的熱情,通過競聘的方式,他成了文學社公關策劃部的負責人。“成了負責人後,我覺得肩上擔子重了,一直想著要做出點成績來。”吳乃清說,除了學習外,他將所有時間都“貢獻”給社團了,策劃學校籃球賽,2009年元旦晚會,組織第二屆海報大賽,這些活動都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慢慢地,他在社員們的心中地位就高了。
經過半年多的“考驗”,吳乃清不負眾望,在眾多負責人中脫穎而出,從上一任社長手中接過棒子,成了現任的社長。“很多社團活動我既要當組織者,又要當參與者,所以一直覺得時間都不夠用,恨不得能一個掰成兩個來用呢。”
上半學期的“文學沙龍”活動還沒結束,吳乃清又計劃著下半學期的活動了。他說,下半學期,文學社要舉辦一場文學才藝大賽。“找個舞台讓同學們表演,通過自編自導的方式,讓同學們不再只會‘死’寫作文,還能活用。”
“我一點‘玩’的時間都沒。”吳乃清說,除了策劃活動外,他還得經常帶領校園小記者們出外“採訪”,搜集素材,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內容,將校刊《牧天》辦活。
【2《 東南早報》閩南周末2010年9月10日 記者 魏硯蘭】

校園文學社


都說青春無極限,這個年紀的孩子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嘗試任何冒險的東西,敢於實踐自己的“異想天開”。然而,當他們憑著真誠和熱情投入其中時,我們還能稱之為“孩子”嗎?“80后”的青春文學在郭敬明和韓寒兩大迥異風格和理念影響下,風生水起。還未進入社會的“90后”們,繼續在校園裡玩著他們年齡專屬的別樣文學。
在泉州,校園中紛紛綻放起文學的花蕾,各種文學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些文學社在一幫“乳臭未乾”的孩子們手上“玩出”創意,也“玩出”了大人們始料未及的精彩。
2014年夏,泉州的一家校園文學社表現優異,獲得國家級的榮譽吸引了眾多目光的關注,而這背後則包含了師生們長期不懈的努力。2014年初秋,記者走訪了泉州的幾家校園文學社,感受校園內別樣的青春華彩。
校方:帶領校園文學社的發展
文學社團本身就能讓學生們從“玩”中得到知識的提升與能力的鍛煉,許多學校的口口、老師表示,只要學生不耽誤學業,都會大力支持社團的發展。比如和那些有幾十年歷史的老校相比,相對年輕的泉州九中,便似乎有意發揚光大這種“稚嫩”,歷屆的校長、老師對學生社團活動都很重視,尤其看重為學生創造快樂的文化氛圍,科技、體育、藝術類的社團都不落下。
同時也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尺度和開放性,讓他們自主經營。現任九中文學社社長吳乃清說,文學社開會,就算忙碌,校長也會露面幾分鐘,發表一番激情慷慨的鼓勵,在學生家長和學校來訪者面前,更會好好“推銷”文學社,邀請作家協會等人來做交流、指導。另外,文學社還有位靈魂人物、指導老師林致峰,執著熱愛文學的他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帶領同學奔走在文學路上,因此被社員戲稱為“老小孩”。雖然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部分老師對待文學社玩得太“出格”有時頗有非議。“不過,很多活動逐漸做起來之後,大部分的老師還是支持的,一些語文老師更是贊同,回到文學本身,對語文學習是有幫助的。”吳乃清說。
家長:目睹進步 家長改擔憂為支持
在高考的壓力下,孩子不去研究學業,卻在吟詩作對,家長會反對嗎?記者採訪了幾位來自不同校園的文學社學生,他們講述著各自家長們面對這一問題時的不同態度。泉州九中學生王春苗說自己報名文學社之前徵求過父母的意見,因為她從小對寫作就很有熱情,所以父母都很支持,文學社是一個施展才華和切磋交流的好天地,在那裡可以很忙很快樂。在她的影響下,本來不愛寫作的妹妹也漸漸喜歡上了文學。而來自同一學校的施萍萍同學的父母對她加入文學社起初還是挺擔心的,怕這樣會影響學習。但是後來看到他們是在保證學業的基礎上參與文學社工作,而且做得有模有樣,慢慢地開始支持她了,甚至關心起文學社的各項工作進程。
正如七中的戴維衡同學所說:“學習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文學社可以豐富我們的業餘生活,鍛煉我們各方面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雖然期末的時候壓力會比較大,但是只要適當調節,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文學社和學習是可以兼顧的,“其實父母的擔憂有時候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為了讓父母和老師刮目相看,同學們一定會學習和文學齊頭並進”。當家長們看到孩子們小小年紀就發表文章,出版校刊,寫作水平節節攀升,儼然一個個小記者、小作家,便明白了文學社不是白忙活,也從開始的擔憂漸漸轉變為支持。
文學社團校刊記載校園大小事
據了解,泉州大部分文學社團的主要活動一般是出校刊、校報,一份刊物記載了學校中的大事、小事,是學生的精神食糧,而這一份源於學校純真而美好的精神食糧正是這幫“孩子”敢想敢做的成果。
每個文學社的社長便是社團的靈魂人物,對於社團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泉州的各個校園文學社中,社長的選舉主要通過學生自薦,老師把關的模式來產生。老師們表示,把關主要是為了能夠選舉出適當的社長人選,畢竟社長是學生,應以學業為重,所以能夠學習與社團活動兩不誤的學生才是社長的最佳人選。
策劃包裝 讓社團“火”來
在泉州諸多校園文學社團中,泉州九中自在文學社第六任“掌門人”吳乃清於2009年接任文學社社長,他認為,“圖文時代來臨,文字永遠無可取代”。
就像文學社的名稱——自在,這群孩子要追求的是積極向上、樂觀的“90后”文學,“自在同行,牧以為心”用一種灑脫的心態,給青春提供一個舞台。無論是了解文學還是涉及表面,首要條件就是讓人樂意玩,進而在玩的過程中得到文學的啟迪,讓文學更草根,更易親近。在這點上,吳乃清已經做得風生水起。21世紀初自在文學社以文學為基礎,逐步輻射到各個領域,包含網路發行、記者團、公關宣傳等各個部門,儼然一個成型的“小單位”。
自在文學社不斷地用各種備受學生歡迎的新形式包裝校園文學活動。各種奇思妙想,充斥著現代時尚色彩的文學活動讓自在文學社散發出最迷人的光彩。說起較有標誌性的活動,氣氛火爆的原創詩歌朗誦大賽令社員們很感動。吳乃清介紹說,這個比賽是每年一屆,以往學生參加的熱情並不是很高,2014年他們“破格”用全新的策劃包裝活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整個比賽現場被擠得水泄不通。
區別於傳統的詩歌朗誦賽,包裝后的原創詩歌朗誦大賽表演性是第一,即整場比賽各個詩篇配上樂曲,統籌成為完善的主題表演賽,這樣的比賽形式更像是一場大型的表演活動,更具可看性與趣味性。
以活動吸引人氣 打響知名度
“我們是認真在做這些事。”自在文學社借鑒時下最流行的選秀方式,正緊鑼密鼓地籌備一場大型比賽——“新銳杯”文學才藝大賽。本次活動最敢想的部分在於,它吸取了快男等選秀活動的海選、淘汰制,經過兩輪的現場作文,選出十佳原創作品,再進行結合才藝的突圍賽,最後進入總決賽。聽著挺有郭敬明THE NEXT“文學之新”全國新人選拔賽的范兒吧。信心滿滿的吳乃清認為,THE NEXT的主要形式還是在單純的寫作,而他認為文學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應用於實踐。因此經過多次討論,他們決定將本次比賽的噱頭定於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將文學作品“展現”在同學們面前。
正如吳乃清所說:“怎麼在青春文學中體現傳統的底蘊和文化氣息是我們所追求的。”他們的志向不僅僅是在泉州擴大自在文學社的影響力,通過和四川、湖南、河北等各地文學社的交流,吳乃清希望藉此打響自在在全國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