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
清朝統治台灣二百一十二年間(1683-1895),全台所設立的書院,達六十所之多,依設立時間的順序,台北學海書院,位於第四十三所書院。
學海書院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曹謹(河南河內人,嘉慶十二年解元)由鳳山令升淡水同知,按,曹謹任鳳山令時,因鳳山向來苦旱,曹開九曲塘,引下淡水溪,順著時令蓄水供水,百姓因此收穫谷糧增加數倍,為了感戴其恩德,勒碑紀念,稱為“曹工圳”,乃一位勵精圖治,勤興教學之官吏。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曹謹捐出薪俸,繼續完成婁雲未竟之舉,所謂“婁雲議建,曹謹續成”者是也;之後,凡涉及學海書院興建之資料,皆一併列出兩位淡水同知,為書院所投下時間與心力,用以表彰有功有德者,計前後費時七年,始克完成,最初命名為文甲書院。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視台灣,路經艋舺時,題“學海書院”匾額后,才改為學海書院;書匾額之同年,曹士桂(雲南文山人,道光二年舉人)署淡水同知,親自任學海書院的院長,惟到任才九個月,以積勞成疾,卒於官。
學海書院最著名之院長為陳維英(1811年-1869年),地方人士都尊稱他為“陳老師”而不名,他的居所叫做“老師府”(現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二三一號,列為第三級古迹,是目前台北市規模最大的古厝),可見他受人之景仰,實非一般之院長可比。
同治三年(1864年),學海書院重修,翌年告竣,重修落成,院長陳維英題掛聯一對:
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云功可相長也
海祭於后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
這楹聯仍高高懸在正廳,乃學海書院之珍貴之歷史文物。
日據時代,日人以無人所有而標售其地,高姓族人認為風水佳而且是座優美的古建築,不希望他被另購拆毀,故承購后改為高姓宗祠,並稱有繼堂迄今。
學海書院是台北市僅有的一座書院建築,舊名「文甲書院」,建於道光二十三年(公元一八四三年)。道光二十七年(公元一八四七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視台灣,易名學海,並題額曰學海書院。日人據台後標售其地,高姓族人看上這座優美的古建築,承購改充宗嗣以迄於今。但環河南路拓寬,門廳乃縮退新建。例假日外均開放參觀。此書院為清朝淡北最高學府,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所設艋舺義塾,及光緒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新置淡水縣儒學亦附設於此。
學海書院本名文海書院,后變成了高家祠堂,宗祠為中國傳統家族聚會商議之所,中國家族觀念迄今仍然極為濃厚,其中宗祠扮演相當重要的地位。前廳即昔日的講堂,后廳為祭祀廳,左右廂房則為學舍,書院教育是中國傳統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亦是今日學校教育的前身,兼具有教學、祭祀、居住之功能,學生和老師都住在書院內,講授內容以人格之養成為重,而非只是專門知識的講授,和現代精細分科的教育,大異其趣。
祠堂前有一對旗竿,旗竿上有一個斗,舉人才會有旗竿還加一個斗,狀元就會有兩個斗。祠堂的屋脊是彎彎的燕尾形,從前只有舉人才可以蓋燕尾形屋脊,因為燕南飛代表吉祥,這種屋脊是南方式的,北方式的屋脊是平平的沒有彎,紫禁城就是北方式的屋脊。
屋脊上面的裝飾是從彩色的碗剪下碗上彩玫花樣,再一片一片拼成的各式人物形狀,非常漂亮。它的屋頂是用銅瓦,銅瓦是半圓桶形的,從前只有官邸或者是廟宇才能用這種銅瓦。從前有一個觀念是天圓地方,所以門坎是方形的,門的上方是圓形的,大廳的柱子是圓的,其它地方的柱子是方的。
學海書院舊名文甲書院,「文甲」是艋舺的雅稱。清宣統二年庚戌(西元一九一○年)以後改為高氏族人的祖祠「有繼堂」,故後人多稱高氏宗祠。
清代,台北地區原有書院五座,依年代順序分別為:
1.乾隆年間淡水同知胡卓猷宅改建的新莊明志書院。
2.道光二十三年癸卯(西元一八四三年)淡水同知曹謹所建的學海書院。
3.咸豐年間陳雅英等籌建的樹人書院(后移至大龍峒文昌祠內)。
4.光緒六年庚辰(西元一八八○年)知府陳是聚所建的登瀛書院(今廢)。
5.光緒十九年癸巳(西元一八九三年)台灣布政使沉應奎所建的明道書院(今廢)
其中學海書院為台灣北市僅存的書院建築。
同治三年甲子(西元一八六四年)大龍峒碩儒陳維英繼任院長,就同知王鏞撥款不足部分勸修殘破的書院,是年十月興工,次年乙丑(西元一八六五年)閏五月元成。
日據時期,書院機能消失,建築歸官有,曾做為日語學校創立事務所,一度改為日本陸軍宿舍。宣統二年庚戌公開標售,由艋舺吳永富得標,但因風水不錯,經高姓族人商得吳氏轉售,並將第二進講堂為高氏宗祠,名有繼堂。民國十年辛酉(西元一九二一年)再次重修,舉人高選鋒撰有楹聯:「職授尚書自昔蜚聲光北宋;位封侯爵於今建祧祀東瀅」與當年陳維英撰:「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云功可相長也;海祭於後,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在使用上形成強烈對比。1974年甲寅(西元一九七四年)環河南路拓寬,山門及前殿被迫拆除改建。
學海書院坐東朝西略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兩護龍的建築。改建后的第一進為山門,正面三開一門,門上彩繪門神。第二進原為講堂,后做為高姓族人的祖祠。第三進為朱子祠。左右兩側護龍為學舍,有廊與中央各進連通。外觀上,除左右護龍採用馬背式,其餘建築均用燕尾翹脊,惜形式已多改變。
台北僅存的清代書院,建於清道光17年(1837),列為三級古迹。學海書院變成高氏宗祠,前廳是以前的講堂,后廳為祭祀廳,左右廂房為學舍;書院兼具有教學、祭祀、居住的功能,老師跟學生住在一起,教學主在人格的養成。
學海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