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禱告的結果 展開
- 禱告
- 信仰宗教的人的儀式
禱告
禱告
禱徠告是主動和超自然的力量溝通來讚美、祈求、懺悔或者僅僅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願望。禱告在日語里就是“祈リ”或“祈禱”。英文里的pray被翻譯成禱告,pray的本意就是“要求”或者表達某種願望。世界上主要宗教的禱告往往依賴於咒語或者聖經文句進行獨白,也在禱告中伴隨著瞑目、合掌或者行進。
禱”的本意是“告事求福也(《說文解字·示部》)”。“祈”同樣有“求福”的含義,但“禱”是“祈”的一種。《周禮·春官》云:“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類,二曰造,三曰禬,四曰萗,五曰攻,六曰說。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一曰辭,二曰命,三曰誥,四曰會,五曰禱,六曰誄”。
《周禮》有雲“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君子謂之善頌善禱”。古代漢人多以歌唱、哀鳴和讚頌對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和宗廟社稷之靈進行禱告。古漢人的禱告對象包括皇天上帝、日月星辰、後土四海神祇山川冢社。漢書還提到了漢人向五嶽四瀆祈雨。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四瀆,即江、河、淮、濟。楚莊王曾禱告于山川曰:“天其忘予歟?”秦始皇也曾向名山諸神禱告以延壽命。漢孝武帝伐南越,用樂舞歌曲向太一後土禱告兵事(《史記·孝武本紀》)。向祖先禱告則更普遍。衛庄公曾在衛鄭之戰前向祖宗禱告:“曾孫蒯聵以諄趙鞅之故,敢昭告於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昭考靈公,夷請無筋無骨,無面傷,無敗用,無隕懼;死不敢請。”漢靈帝時的長樂五官史朱瑀等人在誅殺竇武前曾向皇天禱告:“竇氏無道,請皇天輔皇帝誅之,令事必成,天下得寧”。在《論語》中有提到,古漢人生病的時候會向各路神祇禱告。《論語·述而》:“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禱告若是實現,塞禱是古人向神靈表示酬謝的宗教儀式,通常以犧牲獻祭的方式進行。
漢女向月神禱告求福的風俗一直延續到明代。唐代李端《拜新月》云:“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元代關漢卿的雜劇《拜月亭》中,王瑞蘭在庭中拜月,祈求月神保佑自己與丈夫蔣世隆重新團聚。
不同信仰傳統有不同禱告形式,例如早禱晚禱、謝飯禱和相關的身體姿勢。基督徒會低頭合手。印第安人跳舞。蘇派旋轉。印度教徒誦唱。正統猶太人擺動身體。貴格會會員緘默。這些不同方式反映對禱告理解。
有限物能與無限者實質接觸。
無限者有興趣和有限物接溝通
禱告是會被聆聽雖然不一定有反應。
禱告是去培養人某些態度而不是影響接收者。
禱告是透過讓人放下哲學和知識執著來訓練人焦中於接收者。
禱告能使人直接經驗無限者
禱告對現存世界有影響。
接收者期望或欣賞禱告。
向神祈求保佑。
祈禳,是道教最富特色的法術。可以是道士朗誦讚美神求福的祝詞。祝詞也是禱告文。許多道教祝詞是漢朝流傳下來。道教里的禱告用來告示神明以求平息災禍、福慶延長。宋以後,道教中強調內道外法、內丹外用,在禱告中要求以神氣充盈為本:即如同著名雷法宗師王文卿在《王侍晨祈禱八段錦》中所說的那樣:“自己覺得神氣清爽,對外物的慾念不出現,本身與天地達成表裡一致,造化的功能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了。運動天地,感應鬼神,驅動風雷,役使萬物,沒有什麼做不到的。然後才能驅策役使神將,施行祈禱。(自覺神清氣爽,外欲不生,此身與天地相為表裡,造化皆在吾掌中矣。動天地、感鬼神,驅風雷,役萬物,無往而不可也。然後策役神將,行持祈禱。)
全唐文中收錄了一篇吳融為唐昭宗所寫祈求國泰民安的道教禱告文:“維光化四年歲次辛酉正月乙酉朔十五日己亥,皇帝臣稽首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元元天皇大帝。伏以時當獻歲,節及上元。爰命香火道人,煙霞志士,按科儀於金闕,陳齋醮於道場。伏願大鼓真風,潛垂道蔭。俾從反正,永保無虞。四海九州,干戈偃戢。東皋南畝,皆獲豐登。冀與兆人,同臻介福。謹詞。”
前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的禱告文:“志心皈命:三清上聖,諸天高真,一切大神,憫念垂慈,鑒納祈禱:願賜惠澤,普佑世人,願賜恩光,拯危救苦。天災永消,人禍不興,國境清平,物阜年豐;弭兵息戰,世界和平,人各互敬,博愛齊同,睦鄰友好,互信以誠,化干戈為玉帛,釋冤結為祥和。元首吉慶,黎庶康寧,兇惡化賢,邪魔歸正,冤讎和釋,諒解包容,永葆熙洽清寧,共享太平繁榮。為國捐軀,因災殞命,餓殍飢鬼,含怨冤魂,願藉神光力,一切得解脫,藉此勝會因,皆生入天界。是所至誠祈禱,恭望聖慈,俯垂洞鑒”。
同時,道教中也有以讚歌的方式進行禱告。《三茅真君寶誥》云:“三茅真君寶誥志心皈命禮。天人道德。先聖宗師。孝悌通於神明。恩澤被於家國。隱恆山而悟道。棲句曲以升天。主岱宗恆霍之山。職赤城華陽之洞。劫運陰陽。而統斡雷霆水澤以兼司。接二弟之英資。授登真之秘訣。咸領神仙之籍。共膺五冊之榮。德溥幽明。仁沾普率。隨機赴感。誓願弘深。太玄妙道。沖虛聖佑真應真君。地仙上真。定祿右禁。沖應德佑真應真君。地仙至真。三官保命。沖惠仁佑神應真君。九天司命上卿。三茅應化天尊”。
道士在煉丹前要進行禱告。祭爐就是在開爐煉製丹藥之前對丹爐舉行祭禱的儀式。根據《丹房須知》的介紹,祭爐以清酒、鹿脯、香爐、時果為祭品,丹士們在焚香祭奠之後必須持咒禱告。在煉丹過程中,老師向徒弟傳授丹訣必須向上蒼髮誓以信守機密,因為煉丹家認為丹訣是上天所秘,如果傳給不該傳的人,那就會受到天譴,所以煉丹家傳授丹訣十分謹慎,要求立下誓言,這就叫做約齋盟誓。道教煉丹家尊崇太一神君,所以在煉丹過程中要特別舉行醮祭太一神的儀式。在道教煉丹家看來,如果沒有祭祀太一神君,丹藥是無法煉製成功的;相反,如果誠心祭祀太一神君,則可以召請太一神君降臨,使神氣加入藥物之中,人服食了就有特殊的效果。這當然只是信仰性的說法,但反映了道門中人對於太一神君是相當敬重的。在丹藥合製成功之後,緊接著要開爐摘取,這也是不能隨便馬虎行事的,必須遵守各種禁忌與儀軌。一般來說,煉丹家必須沐浴齋戒,身披道服,頭頂星冠,面向南方,跪捧丹爐,在焚香凈身之後,向道教主神及十方聖真禱告。外丹煉製過程中的種種儀式體現了道教對煉丹一事的高度重視和嚴肅態度。
禱告
許多佛教宗派里,禱告總伴隨默想。佛教多視禱告為次要於默想和學習的支援性質行動。佛祖聲稱人能透過打坐得到啟發從而得到自由。禱告被視為有力心理生理行動幫助默想。佛教中的禱告叫做偈,偈也有讚美詩的意味。念經前所念誦的四句偈就是一句禱告,開經偈全文“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華嚴經中還有懺悔偈云:“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同時,凈土宗有迴向偈有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我臨終無障礙彌陀聖眾遠相迎速離五濁生凈土還入娑婆度有情。”
1、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有時稱為真言宗(曼特羅乘),因為它的特點是使用曼特羅。曼特羅是悠長的禱文,由一連串有意思或無意思的音節所組成。這派佛教所強調的不是智慧或慈悲,而是強調在崇拜中使用儀式、禱文、法術和通靈術。禱文要每日反覆誦念數千次,以念珠和禱告輪作為協助。這種複雜的儀式只可從喇嘛或寺院住持的口頭訓示去學習,其中最著名的是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
2、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和中國佛教中禱告很次要,只儀式地表達希望成功和助人。但它也可是對佛表達尊敬,因為相信他仍活著在另一個空間。
藏傳佛教強調和導師建立個人指導性關係,這可能包括信仰性的事。它隱含多神的現象,但信徒怎和他們扯上關係視乎他們的境界,第一步初時可能求神保護協助,另一步可能較平等的對話,更高層次個人可能特意引起鬼神。凈土宗強調信徒反覆背誦。但一切背後佛祖強調個人操練和經歷重要,叫神安排是不必的,但今日有不少東亞信徒禱告和西方的相似-都是求介入和虔敨。
印度教徒的禱告方式
錫卡教徒的禱告
亞伯拉徠罕諸教的禱告植根於猶太舊約的禱告表達方式,分為請願、感謝和禮拜等方式。其他著名的祈禱文還有《出埃及記》第15章1-18節的摩西禱告、《撒母耳記上》第2章1-10節的哈拿禱告。
猶太教徒每天向神禱告三次。但在節假日中會增加禱告的次數。最重要的猶太禱告是“聽吧,以色列”。猶太教的禱告方式是基於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摩西的禱告。猶太聖經中最典型的禱告是所羅門王和但以理的禱告。
基督教徒的禱告就是向神說話,承認他的偉大和權柄,請求幫助,感謝他的諸多賜福。基督教徒認為承認依靠神,並不斷地尋求他的幫助就是取悅神。
禱告就是人與神傾談,讀聖經是聆聽神對人說話。許多人把禱告比喻作屬靈的呼吸,而讀經則是領受屬靈的糧食,這兩項都是靈命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這比喻也是非常恰當的。
有人說:“我不會禱告”不信主的人說這話情有可原,信主的人就不該說。因為禱告是信徒與天父談話,好像兒女和生他們的父親說話一樣,既是自然、又很親密,除非不是親生的父子關係,否則兒女不應該不懂得和父親說話。如果我們是從神生的,必有神兒子的生命,就可以呼叫阿爸、父,坦然無懼地來到他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有人很怕威嚴的父親,但我們的天父卻是滿有憐憫慈愛的真神。聖經說:“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詩103:8-11)我們生身之父可能不夠體貼兒女,但天父對我們最了解,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103:14)
世上的父親可能受本身條件和客觀環境所限,往往不能滿足我們所求所想的,對我們愛莫能助;我們在天上之父卻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他“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20)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就是以“我們在天上的父”為開頭,這是多麼親切的稱呼!
【禱告的對象】
究竟向誰禱告?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許多宗教里,都有禱告的儀式,雖然形式不同,總有一個敬拜的對象,但是如果向不能垂聽人禱告的教主或偶像祈求,不但徒勞無益,並且惹真神發怒。耶和華神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象,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申5:7-9)
有無數的人敬拜假神,把人手所造的偶像作為禱告的對象,有些頑固的無神論者,當他們遭遇急難,發現無法自救時,也會自發地向一種比自己更高、更有權威的超然力量禱告,希望從那裡獲得幫助。因為他們不認識真神在哪裡,所以這禱告就如同對著空氣喃喃自語。我們應當認識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真神,萬軍之耶和華,他是三位一體的真神。神父曾差遣他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謙卑降世為人,成了肉身,是借著聖靈由童貞女馬利亞而生,為了救贖全世界的罪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復活、升天,現在坐在父神的右邊不停地為屬他的人代求,成為神與人之間唯一中保。我們正是靠他而脫離罪惡才得與神和好,得稱為神的兒女,將來還要被接到神的國度與基督同作王,所以我們現在就可以向這位真神禱告。
相反地,有許多人到處燒香拜佛去拜假神,殊不知魔鬼有時也會顯異能欺騙人,使人產生錯覺,以為它靈驗,結果受騙,痛苦一生。我們必須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來求,才能蒙父神悅納,因為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流血的大功已告完成,現在復活的主已經得到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奉他的名求就是我們靠他的功勞而不是靠自己,神既已悅納了他,所以我們這樣向父神無論求什麼,他就必賜給我們,這是我們向神所存坦然無懼的心。
【禱告的意義】
①尊崇神:
耶穌教導基督徒禱告的最重要意義是敬拜神,使神的名得榮耀,主禱文的開始就是“願人都尊你(神)的名為聖”,接著就是“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表明我們對神的國和神的義之態度,我們要倒空自己,讓神的國降臨在我們心裡,使神在我們的心靈里居首位。不信主的人讓魔鬼和假神在心裡居首位,可惜許多信了主的人,雖已脫離了魔鬼和罪惡,他們的老我和肉體仍和基督爭首位,神的旨意就無法在他們心中自由運行。地上的君王只能在他所管轄的國里頒發命令,使他的旨意可以在這個國里徹底執行,別處則不行。現在神的旨意在天上可以順利地推行,他還需要地上的人能遵行,因為他是統管天上、地上、地底下一切的主宰。可惜在地上常受阻礙,因為在地上除了有魔鬼的勢力之外,還有出自人的障礙,我們如要讓神在我門的心中掌權為王,就必須除去魔鬼的權勢和治死與聖靈為敵的肉體,神的國才會降臨在我們心中,這樣神就從我們身上得榮耀。這不但是我們應有的心愿,也是對神的最高崇拜,主禱文的最後部分:“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只有這位獨一之真神才配得這樣的榮耀。主禱文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為榮耀神的名,可見使神的名得尊榮的禱告才有意義。
②與神作“愛”的傾談
人們對心愛的人常有說不完的話,總嫌時間過得太快,巴不得日子越長越好。對心愛的人傾心吐意時,總想表示自己的愛慕。有許多基督徒很愛主,也為主努力作工,他們雖知道禱告很重要,內心卻不渴慕,每日雖有禱告,但是多為自己的工作或某些需要禱告,為所關心的人代禱,很少用禱告來表示對神的敬愛,有時甚至忽忙地循例禱告幾句,自己安慰自己說:“神是無所不知的,他知道我的需要,我禱告之前他早已知道我的心思意念,何必作很長的禱告呢?不如把那禱告的時間用來為神工作更好!”或許有人說:“我知道禱告很重要,只是我太忙了,沒有時間禱告。”這些說法好象有道理,其實是缺乏“愛”,沒有把神當作愛的對象,沒有如饑似渴地找時間或機會去和神傾談。
有一些深受痛苦或久被罪惡捆綁的人,當他們被神拯救得蒙主耶穌十字架寶血洗凈之後,每逢仰望十字架恩主之時,馬上熱淚盈眶,感謝不盡,讚美不止。他們非常喜歡禱告,把禱告視為對神之愛的流露,情詞生動活潑,充滿感恩。這就好像主耶穌對西門所說:“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人的債,這兩個人哪一個更愛他呢?”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穌說:“你斷的不錯”(路7:41-43)。所以主耶穌最後說:“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路7:47)當我們懶於禱告時,我們要思想掛在十字架上的恩主耶穌,他為我們受苦的大愛,好激起愛他的心。我們要向主禱告說:“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我們要稱讚你……愛你是理所當然的。”(歌1:4)。
③為得能力
(1)能力泉源在於神:基督徒活在世上,必須求神賜各種能力,包括體力、智力、靈力,都是我們所必需的。只有身體健康,有充沛的體力和智力,才能更好地學習、生活和工作。只有靈力充足,才能使靈命更豐盛。我們的身體是神的殿,我們不但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還應該求主保守健康平安,並賜智慧以處事為人。所羅門王不為自己求福求壽,只求智慧能管理百姓,他的禱告蒙神喜悅,神不但應允他所求的,並賜他聰明智慧,甚至超過他前後的人。神也將他所未求的富足、尊榮賜給他,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聖經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1:5)可惜有些人自以為聰明超人,目中無人,以致失去神在這方面的祝福,實在是極其糊塗。
基督徒要從世人中分別出來,作世上的光和鹽,見證神的榮耀,這不能靠自己作好,必須從神那裡支取靈力。主耶穌用萄葡樹和枝子的比喻,來說明他與信徒的關係,這是極其恰當的。枝子必領連於萄葡樹,才能結果子,主耶穌說:“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枝子的生命來自萄葡樹,耶穌也說:“我是萄葡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人若不常在我裡面,就象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人拾起來,扔在火里燒了。”(約15:5-6)可見信徒必須緊緊連接於能力的泉源──我們的神。
我們所有的能力,都是從禱告得著,“多禱告多有力量,少禱告少有力量,不禱告沒有力量,禱告有力量。”這是一首很切實的詩歌,這是基督徒生活的一個定律。
(2)靠主才能發揮能力:有人認為要使人生更有意義,應當多做一些對人類有貢獻的事業,所以許多基督徒都認真工作,認為做好工作就可以榮耀神的名,這是很好的態度。神的許多僕人使女整天所忙的聖工,都是為主而作,他們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有的人卻忽略了禱告的生活,禱告時間很少,難怪有時會感到靈命日漸枯竭,至終會懊悔,“舍己之田不耕而耘他人之田”。如果要發揮我們的工作能力,必須先從能力的泉源支取,這樣才會把能力源源不絕地發揮出來。汽車司機絕不會認為把車停在加油站添油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地加油才能繼續開動引擎行車,行車越遠需油也越多。同樣,基督徒和神的工人也不能只工作不禱告,如果單靠自己的能力、才幹,拚命去作,可能終於失敗。馬丁路德與羅馬天主教會對抗的時候,每日有許多的要事須處理講道、寫作、為真理爭辯,他說:“我每日如果沒有三小時的禱告,便不能向前進行。”古今中外神所重用的許多人,他們的秘訣就是與神有親密的交通,多進入至高者的隱密處,難怪他們發揮超人的力量。
聖經上說:“他(神)不喜悅馬的力大,人的腿快,耶和華喜愛敬畏他和盼望他慈愛的人。”(詩147:10)我們不要自以為力大腿快,這樣的人不能被神所用。神所重用的人不是法老王宮裡的摩西,乃是米甸曠野牧養羊群的摩西;不是迦瑪列門下嚴守律法的掃羅,乃是那在大馬色途中悔罪后而改變的保羅。基督徒認為禱告就是工作。
(3)靠主工作才能省力:耶穌復活之後,西門彼得在提比哩亞海邊向另外幾個門徒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什麼。天將亮的時候,耶穌向這些門徒顯現,親切地吩咐他們,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網下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這事實叫我們看到這幾位門徒整夜打魚,他們一定在船的前後左右都撒過網,但是整夜窮苦卻一無所獲,現在只按照耶穌的一句話去行,非賞簡單地把網撒在船的右邊,竟有意外的收穫,遠超過他們所求所想的。
④禱告可供給我們各種需要
我們生活在這世上,有物質、精神和靈性上的需要,既需要糧食,也需要靈食。神在造人之前,已經先立伊甸園,預備各種菜蔬和果子,好作人的食物。神的本意就是願意“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人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14:17下)可惜始祖亞當犯罪之後,被趕出伊甸園,必須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主禱文叫我們向天父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我們可以為生活必需品禱告,神很樂意賞賜給我們。但我們不應當特別挑剔要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而應當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神會按我們的需要供給的。有位奉獻到非洲的女傳教士,為主撇下家人而孤單地去到荒僻地方傳福音,後來病重,無錢治病,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她唯一的辦法只有跪下來禱告,求神供給她的需要。剛禱告完,郵差敲門送來一大郵包的東西,原來是從蘇格蘭的肢體寄來許多燕麥粉,再沒有別的了。她開始時感謝領受,天天煮燕麥粉吃,後來實在吃膩了,幾乎不能下咽,這樣整整三個星期,她除了燕麥粉充饑之外,再沒有錢買其他東西吃,但她的病卻自然地痊癒了。有一次她在見證會中做了這個見證,會後有位弟兄來找她,原來他是一位醫生,他告訴這位姊妹說:“你所患的病,不該吃別的東西,惟有三星期的燕麥粉最適合你,這不但可以吃飽,而且可以治病。”這時姊妹才明白神為何感動人寄這麼多的燕麥粉給她,可見神知道我們的需要比我們自己更清楚。
神不但樂意賞賜我們身體上的需要,還顧念到我們精神上的需要,聖經說:“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詩55:22)只要我們肯把重擔卸給神,我們就有安慰和喜樂。產生精神不愉快的事,往往是事情不順利,遭災害或受苦,或有傷心悲痛之事,我們都可以把它卸給神。舊約聖經也記載雅比斯曾求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代上4:10)可見他掌管我們生活上的大小各事,他願意聽我們的禱告。
不但如此,神更願意供給我們靈命的需要,神首先救我們脫離罪惡捆綁的痛苦,“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神不但使我們嘗到今生與他同在的甜蜜,而且叫我們信他的人都得永生(約3:16)。“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里,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4:19)
聖經中的禱告
撒母耳記上1:12,15,撒母耳的母親在聖殿里做了很長的禱告,以致祭司認為她睡著或者酗酒。
但以理書6:10,但以理對抗尼布甲尼撒的命令堅持每天三次面向耶路撒冷禱告。
尼希米記1:5-11,尼希米在要求返回以色列時做了一個十分簡短的禱告。
聖經以弗所書6:18 時時在靈里禱告,並儘力堅持,在這事上儆醒,且為眾聖徒祈求,
歌羅西書4:2 你們要堅定持續的禱告,在此儆醒感恩,
腓立比書4:6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況且,那靈也照樣幫同擔負我們的軟弱;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那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代求。那鑒察人心的,曉得那靈的意思,因為他是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代求。
穆斯林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