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問

反躬自問

反躬自問是一個成語,拼音是fǎn gōng zì wèn,出自《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意思是躬:自身;問:檢查。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賓語;用於人嚴於律己。

釋義


躬:自身;問:檢查。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出處


《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典故


反問自己。劉道一《驅滿酋必先殺漢奸論》:“清夜自思,反躬自問,毋亦待人之不恕,而轉使虜之笑我乎!”孫中山《建國方略.以飲食為證》:“吾人試以飲食一事,反躬自問,究能知其底蘊者乎?”亦作“反身自問”。清 戴名世《程孝子傳》:“嗚呼!人孰不有母,讀孝子之事,反身自問,竟何如哉!”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賓語;用於人嚴於律己

例句

她反躬自問,發現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捫心自問,撫躬自問,反躬自省,內視反聽,返求諸己,反求諸己,反身自問。
反義詞
嫁禍於人,血口噴人,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