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1計劃
四川2011計劃
四川2011計劃,全稱:四川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該項目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教技〔2012〕6號)和《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財政廳關於四川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實施意見》(川教〔2013〕108號)的精神,各高等學校積極推進實施,按照“國家和四川省區域急需、水平一流、制度先進、貢獻重大”的總體要求,培育組建了若干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在學校申報,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發改委、四川省經信委、四川省科技廳聯合組織專家評審的基礎上,經研究,決定將四川大學“先進磷化工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等高校牽頭的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為“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
四川省各高校要以“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為契機,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加大與四川省內外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單位的協同力度,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突出實質性貢獻,全面提升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創新能力,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教技〔2012〕6號)的總體部署,落實我省實施多點多極支撐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積極推動協同創新,促進高等教育與科技、經濟、文化的有機融合,顯著提升四川省高等學校的創新能力,為構建四川省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型省份提供強力支撐,決定實施“四川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四川2011計劃”。
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制定“四川2011計劃”,是四川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一項重大決策,為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建設人才高地和實施教育強省戰略提供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實施“四川2011計劃”,大力推進高校同科研機構、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建立以創新驅動發展、依託高校管理的協同創新體,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實現高校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有力促進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支撐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的創新途徑。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四川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全面實施四川省委提出的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兩化”互動、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四川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四川2011計劃”就是要引導高校,以四川區域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為牽引,通過協同創新模式,整合創新資源,形成創新鏈條,為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目標提供創新途徑。
實現多領域多主體協同、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行動。四川省高校、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各成體系,創新力量與創新資源分散重複,創新效果與成果轉化效率不高,亟待突破自主創新的機制體制障礙,促進全省創新力量的整合與協同。“四川2011計劃”,就是要突破制約高校創新能力的自身機制障礙和高校與其它創新主體間的體制壁壘,構建協同創新機制,實現四川省高等教育與科技、經濟、文化事業等方面的有機結合,提高四川省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
按照“國家及四川省和區域急需、水平一流、制度先進、貢獻重大”的總要求,瞄準科學前沿和國家及四川省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通過組建協同創新實體,實現人才、科研和學科三位一體,以改革機制體製為重點,以提升創新能力為突破口,大力推動協同創新,充分發揮高等學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力第一資源重要結合點在我省區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有力支撐四川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全面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奮鬥目標的實現。
國家與四川急需導向。圍繞國家和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通過協同創新,發揮高校科技引領和支撐作用,重點研究和解決國家和四川急需的戰略性問題、重要產業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
機制改革與創新引領。探索四川省高校創新要素有機融合新機制,構建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激發創新體的創新活力。以機制體制改革引領協同創新,以協同創新提升高校創新能力,推動四川省高等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推進四川省區域自主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支持國家自主創新體系,促進科技進步和文化繁榮。
資源共享與深度合作。引導和支持四川省高校與各類創新力量開展深度合作,加快學科交叉融合,促進我省高校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優質資源充分共享,推動教育、科技、經濟、文化互動,推進“政產學研用”良性互動,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能力和學科發展水平的同步提升。
統籌布局與全面開放。統籌協調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政府的關係,科學布局協同創新體。面向四川全省各類高校、行業、產業、企業開放,不限定範圍,不固化單位和“身份”,廣泛協同省內外、國內外創新力量與創新要素,形成多元、開放、動態的組織運行模式,全面提升四川省高校的創新能力和水平。
(一)構建協同創新平台與模式
以改革機制體製為核心,突破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活力;以匯聚創新力量為保障,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國內外研究機構的深度合作;以建設協同創新體為載體,探索適應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營造利於協同創新的環境和氛圍,切實轉變高校創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科研、學科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
面向科學前沿的協同創新中心,突出“一流水平”。圍繞自然科學與技術前沿,以一流水平為目標。依託我省特色優勢重點學科,通過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國內外知名學術機構的強強聯合,吸引和匯聚國內外優秀創新團隊的創新資源,形成協同創新的學術環境,產出一批重大協同創新成果,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性的創新型拔尖人才,逐步成為引領和主導我國本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學術中心。
面向文化建設的協同創新中心,突出“傳承創新”。圍繞哲學社會科學,以文化傳承創新為目標。依託四川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和人才優勢,通過高校與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行業產業,以及國內外學術機構的強強聯合,探索建立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模式,研究解決文化建設的重大需求,加強文化對外表達和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四川文化軟實力,為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做出重要貢獻。
面向行業產業的協同創新中心,突出“核心技術”。圍繞行業產業發展問題,以產出自主核心技術為目標。依託我省高校與行業產業緊密結合的優勢學科,通過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特別是與大型骨幹企業的強強聯合,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改造傳統產業和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為我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行業技術進步提供科技支撐,力爭成為國家和區域行業產業發展核心共性技術研發和轉移的基地。
面向多點多極,支撐區域發展的協同創新中心,突出“重大需求”。圍繞我省區域發展的實踐問題,以重大急需為牽引。引導和支持高校與高校、政府、重點企業或產業化基地的深度融合。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研發,推進區域經濟的科學發展,促進多點多極支撐戰略的實施;探索解決制約和諧社會發展的重大實踐問題的路徑,為四川省政府決策提供戰略諮詢服務,努力推動我省高校成為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的引領陣地。
(二)建立協同創新機制與體制
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突破制約提升高校創新能力的內部機制障礙,打破高校與其他創新體之間的體制壁壘,把人才作為協同創新的核心要素,通過系統機制體制改革,充分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活力,營造有利於協同創新的環境氛圍。
構建科學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以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財政廳為主,協調相關省級廳局,負責四川省2011計劃的重大事務協商與決策。設立以高校牽頭,協同單位參與的協同創新體的管理機構,負責制訂協同創新體的發展規劃,明確各方責權和人員、資源、成果、知識產權等歸屬,實現開放共享、持續發展。
探索協同創新的人事管理制度。探索以國家或我省區域發展重大急需任務為牽引的人員聘用制度,通過“引培結合”的方式,增強對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協同創新的領軍人才與團隊。推動四川省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人員流動,優化人才隊伍結構,促進協同創新的人事管理路徑。
健全寓教於研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寓教於研”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科學研究和實踐創新為主導,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政產學研用緊密合作等途徑,推動四川省高校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創新,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培養。
形成創新貢獻導向的評價機制。改變單純以論文、獲獎為主的考核評價體系, 形成以“創新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重視協同創新和解決國家或我省區域發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與實效。引入第三方機構的評估方式,建立綜合評價和退出機制,鼓勵競爭,動態發展。
建立持續創新的科研組織模式。充分發揮四川省高校人才、科研、學科等資源優勢,建立高校與科研機構、行業企業深度合作的組織模式,通過協同創新活動,不斷發現和解決國家或我省區域發展的重大急需實踐問題,形成既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又極具活力和特色的科研組織運行模式。
優化學科交融的資源配置方式。引導我省高校充分利用和盤活現有資源,支持高校與其他各類創新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充分共享,發揮優勢和特色學科的匯聚作用,構建有利於高校協同創新的基礎條件,形成協同創新的長效機制,推動我省教育、科技、經濟、文化互動,實現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開創國內外交流與合作新模式。通過四川省高校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模式,吸引國內外創新力量和資源,集聚高水平專家學者參與協同創新,合作培養國際化人才,推動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聯盟,切實開展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四川省高校的國際化發展進程。
營造協同創新文化環境與氛圍。構建恪守科研誠信、實事求是的科研行為規範,營造學術自由開放、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研學術氛圍,倡導拼搏進取、敬業奉獻、求真務實、團結合作的精神風尚,推動有利於四川省高校與其他創新力量協同創新的文化環境的形成。
“四川2011計劃”面向全省普通高校開放,具備協同創新基礎,具有強烈的改革意願,能夠通過協同創新體解決科學前沿、文化傳承、行業產業、區域發展重大需求的高校都可牽頭申報,通過協同創新中心凝聚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省內外和國內外創新資源,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四川2011計劃”自2013年啟動實施,四年一個周期。四川省教育廳每年組織一次“四川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的申報認定,通過認定的中心運行期滿四年,由四川省教育廳牽頭,協同有關部門進行績效評估。
領導機構和管理機制。四川省教育廳協同有關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四川2011計劃的頂層設計、宏觀布局、統籌協調、經費投入等重大事項決策。領導小組下設四川2011計劃協調辦公室(簡稱“四川2011協調辦”,辦公地設在四川省教育廳),負責規劃設計、協調領導小組的工作,組織“四川2011計劃”的實施、監督管理。
專家委員會諮詢機制。根據四川2011計劃實施的需要、遴選專家,開展諮詢,組織評審和驗收等。
統籌部署與分層實施。根據國家和四川省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四川省教育廳統籌規劃四川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的規模和數量。按照國家和四川2011計劃的精神,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制訂校級協同創新計劃,先行先試,積極培育。支持有較好前期基礎,吸納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組建協同創新體,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營造協同創新環境氛圍,圍繞重大需求開展協同攻關,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
分類發展與擇優支持。根據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任務,分類別建設協同創新體。堅持“高起點、高水準、有特色”的標準,明確建設目標、准入條件、評審標準、管理機制和績效評價體系。在高校與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協同培育基礎上,省教育廳每年擇優遴選一批具有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具備良好機制改革基礎的協同創新體,認定為“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在此基礎上,擇優遴選推薦申報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
廣泛聚集與多元投入。面向科學前沿和文化傳承創新的協同創新體,充分利用國家和我省已有的科技、教育、文化資源和投入,形成集聚效應;面向行業產業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發揮行業企業的主導作用,集合行業企業投入,形成匯聚優勢;面向區域發展的協同創新體,發揮省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吸納社會多元支持,形成政府投入和社會支持的長效機制。
培育組建。在有關四川省級行業產業部門的指導下,由行業產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協同組織前期培育。主要任務是:依據國家和“四川2011計劃”的總體要求,確定協同創新方向與目標、匯聚創新資源與要素、營造創新環境與氛圍,組建協同創新體,逐步形成和完善協同創新機制,為協同單位聯合申請“四川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的評審認定奠定紮實的基礎。
評審認定。按“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暫行辦法”實施。
績效評價。協同創新中心的績效評價是評估2011計劃實施效果的核心環節之一。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協同創新體系運行情況評價和協同創新目標實現情況評價。
堅持動態、多元、融合、持續的運行機制,建立由協同創新中心,以及其他方面代表組成的協同創新中心理事會或管理委員會,負責中心重大事項的決策。協同創新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設立相應的組織和管理部門,全面負責中心的運行管理。中心成立科學與技術諮詢委員會,負責把握學術方向、指導人才培養、參與人員遴選、推動省內外合作等。
堅持限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相結合的目標管理評價機制,按照國家和我省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和協同創新中心的類別,設置根據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任務,明確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周期內達到的預期目標,定量評價階段或周期目標實現情況,預測定性評估未來和長期目標實現的可能程度。
評估方式。強化對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目標管理和階段性評估,建立年度報告和周期評估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年度檢查以協同創新體自查為主,牽頭高校在自然年度之初向2011協調辦提交協同創新體上年度的進展報告。協同創新中心運行周期屆滿后,組織評估。根據評估綜合結論,對於成效顯著、評估優秀或明顯具有發展前景的協同創新體,可進入下一周期的持續實施。對於評估不合格的協同創新中心,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要求限期進行整改或予以裁撤。
獲准認定為“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牽頭高校,要全力支持協同創新中心的發展,給予協同創新中心充分的政策支持與保障,省教育廳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區分情況,給予中心政策全面支持,如通過實質性政策,促進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協同創新的政策匯聚區和高校改革優先發展的實驗區。
獲准認定為“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牽頭高校,按照綜合預算的原則,統籌財政撥款、事業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各種資金來源,充分發揮協同創新的引導和聚集作用,廣泛吸納社會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加大對中心建設的經費投入。此外,四川省級財政對經過“四川2011計劃”培育獲批進入國家2011計劃的牽頭高校,予以適當支持。
以國家及四川省和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為牽引,發揮四川省高校人才、學科和科研優勢,主動聯合國內外創新力量,有效整合創新資源,構建協同創新機制和模式,形成協同創新的文化氛圍。建立50個左右“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含“培育基地”),集聚和培養一批創新拔尖人才,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取得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成為具有重大影響的學術高地、行業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基地、區域創新發展的引領陣地和文化傳承創新的主力陣營,成為創新驅動和多點多級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區域創新的戰略融合,支持國家2011協同創新體系,支撐四川省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推進“兩個跨越”目標的實現。
第一批“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 | ||
---|---|---|
序號 | 中心名稱 | 牽頭高校 |
1 | 先進磷化工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2 | 智能空管系統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3 | 太赫茲科學協同創新中心 | 電子科技大學 |
4 | 製造業產業鏈雲服務平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金融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財經大學 |
6 | 川豬產業升級與豬肉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農業大學 |
7 | 地質災害防控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理工大學 |
8 | 國土資源開放與保護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師範大學 |
9 | 西南道地藥材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10 | 青藏高原生態畜牧業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民族大學 |
11 | 頁岩氣勘探開發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12 | 四川汽車關鍵零部件協同創新中心 | 西華大學 |
13 | 四川養老與老年健康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醫學院 |
第二批“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 | ||
---|---|---|
序號 | 中心名稱 | 牽頭高校 |
1 | 肺癌早期診斷與綜合治療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2 | 中國西部重大腦疾病與腦健康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3 | 核心電子材料與器件協同創新中心 | 電子科技大學 |
4 | 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5 | 川糧豐產高效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農業大學 |
6 | 鐵道運輸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7 | 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與監管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財經大學 |
8 | 新材料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9 | 中國高鐵國際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10 | 石油天然氣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11 | 針灸經穴效應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12 | 攀西戰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理工大學 |
13 | 會計功能拓展與國家治理能力提升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財經大學 |
14 | 心血管疾病防治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醫科大學 |
15 | 大數據與智慧信息系統協同創新中心 | 電子科技大學 |
16 |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17 | 川菜產業化和國際化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旅遊學院 |
18 | 綜合交通運輸智能化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19 | 大數據分析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20 | 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農業大學 |
21 | 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學 |
第三批“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 | ||
---|---|---|
序號 | 中心名稱 | 牽頭高校 |
1 | 口腔醫學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2 | 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3 | 信息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電子科技大學 |
4 | 稀土釩鈦碲新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5 | 頁岩氣資源與環境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6 | 智能服務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 | 電子科技大學 |
7 | 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8 | 生物醫用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9 | 耕地保護與農產品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農業大學 |
10 | 泌尿系統精準修復重建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11 | 藏羌彝走廊民族問題與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民族大學 |
12 | 新型含能材料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科技大學 |
13 | 四川盆地及周緣優質頁岩氣資源潛力評價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理工大學 |
14 | 能源動力重大裝備及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西華大學 |
15 | 生物質能源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16 | 經濟大數據管理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財經大學 |
17 | 環境與火安全高分子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18 | 中國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國家認同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大學 |
19 | 四川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師範大學 |
20 | .川藏旅遊產業競爭力提升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旅遊學院 |
21 | 基於大數據的服務與戰略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22 | 新能源汽車整車集成及智能化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23 | 四川省食品質量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西華大學 |
24 | 圖形圖像與空間信息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25 | 組織修復材料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西華師範大學 |
26 | 工業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27 | 教育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師範大學 |
28 | 視網膜圖像技術與慢性血管性疾病防治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29 | 內陸地區對外直接投資創新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財經大學 |
30 | 四川省動漫遊協同創新中心 | 成都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