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考古

環境考古

環境考古(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揭示人類及其文化形成的環境和人類與自然界相互影響的考古學分支學科。是環境科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產物。環境考古的概念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60年代形成為一門學科。該學科與第四紀地質學、古動物學、古植物學、物候學土壤學、古氣候學等關係密切。包括地質考古學、考古動物學、考古植物學等內容。環境考古的研究對象,包括人類形成以來整個第四紀時期同人類有關的環境問題;研究的重點為新石器時代及歷史時代初期,人類文化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隨著環境考古的發展和技術手段的完善,許多重大考古學課題的解決,都有賴於環境考古學的支持。如可通過遺址生態環境的復原,全面了解當時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探知環境和氣候的變化對人類文化的影響;研究環境與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關係;了解農業起源與環境的關係等等。

學科介紹


環境考古學的一項重要研究手段,是孢子花粉分析技術。孢粉相當於植物的精子,產生於植物雄花花囊中,其外壁堅固,可在土壤中保存百萬年之久。孢粉的大小和形態,代表著植物的不同科、屬。一般而言,遺址中的孢粉分佈可反映古代當地植被的基本面貌及人類使用植物的基本情況。採用這一技術,可確定遺址各文化層的年代;了解古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及其變遷歷史;了解古代與環境直接有關的文化發展狀況,如農作物的起源和擴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