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4條詞條名為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結果 展開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王治宇、郝新華、劉寧著圖書
本書對信息系統建設的基本原理、技術、方法、步驟等做了全面的討論,並以生命周期法為線索討論信息系統的開發、運行維護、文檔編製及對工程的管理。為增強可操作性,本書加大了系統分析的份量,收入了較多的例題和習題。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作 者:王治宇;郝新華;劉寧
責任編輯:劉寧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
I S B N:7-80134-170-8
出版日期:1997年11月
本書對信息系統建設的基本原理、技術、方法、步驟等做了全面的討論,並以生命周期法為線索討論信息系統的開發、運行維護、文檔編製及對工程的管理。為增強可操作性,本書加大了系統分析的份量,收入了較多的例題和習題。本書可作為經濟信息專業和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信息系統研究和開發或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的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第一章 信息系統基本概念
1.1 數據、信息與管理信息
1.1.1 數據與信息
1.1.2 信息的屬性
1.1.3 信息的價值
1.1.4 管理信息的特點
1.2 系統與信息系統
1.2.1 系統存在的必要條件
1.2.2 系統的基本模型
1.2.3 系統的主要特點
1.2.4 企業信息系統
1.3 管理信息系統
1.3.1 MIS的定義
1.3.2 MIS的功能
1.3.3 MIS的基本模式
1.3.4 MIS的邏輯結構
1.3.5 MIS的物理結構
1.3.6 MIS常用的數學模型
1.4 決策支持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
1.4.1 決策支持系統
1.4.2 辦公自動化系統
1.5 智能信息管理系統
1.6 企業信息系統的新技術——Intranet
1.6.1 Intranet技術
1.6.2 Intranet在企業中的應用
1.7 信息系統的發展歷史
第二章 信息系統規劃
2.1 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
2.2 信息系統開發的原則
2.3 信息系統工程各階段簡述
2.4 系統分析員和系統開發組
2.5 信息系統開發工程標準化與工程管理
2.5.1 信息系統開發工程標準化
2.5.2 信息系統開發工程的管理
2.6 系統規劃
2.6.1 對當前系統的初步調查
2.6.2 可行性分析
2.7 經濟可行性分析
2.7.1 投資效益分析
2.7.2 投資決策分析
2.7.3 風險評估技術
2.8 開發形式與開發方式的選擇
2.8.1 系統開發形式的選擇
2.8.2 系統開發方式的選擇
2.9 可行性分析報告
第三章 信息系統分析
3.1 系統分析的目的和任務
3.1.1 目的和任務
3.1.2 結構化系統分析的原則
3.2 現行系統的詳細調查
3.2.1 詳細調查的內容
3.2.2 詳細調查的對象
3.2.3 詳細調查的方法
3.2.4 詳細調查的策略
3.3 詳細調查常用的圖表工具
3.4 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
3.4.1 分解和抽象
3.4.2 結構化系統分析的描述
3.4.3 新系統邏輯模型的提出
第四章 數據流圖
4.1 數據流圖的構成
4.1.1 DFD使用的符號
4.1.2 數據流
4.1.3 加工
4.1.4 文件
4.1.5 外部項
4.2 畫數據流圖的步驟
4.2.1 畫DFD的步驟
4.2.2 畫DFD的指導性原則
4.2.3 分解加工的策略
4.2.4 提高加工獨立性的方法
4.3 畫數據流圖舉例
第五章 數據詞典
5.1 定義數據流
5.1.1 數據流、數據結構的定義
5.1.2 數據元素的定義
5.2 定義文件
5.3 定義外部項
5.4 定義加工
5.4.1 結構化語言
5.4.2 判定樹
5.4.3 判定表
5.4.4 三種描述工具的比較
5.4.5 加工定義的形式
5.5 數據詞典舉例
第六章 信息系統設計
6.1 系統設計概述
6.1.1 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
6.1.2 系統設計的原則
6.1.3 結構化系統設計方法
6.1.4 模塊的概念
6.2 模塊的獨立性原則
6.2.1 塊內聯繫
6.2.2 模塊內聚類型的判斷方法
6.2.3 塊間聯繫
6.2.4 減小塊間聯繫的措施:模塊去耦
6.3 系統的模塊結構與模塊結構圖
6.3.1 MSC使用的基本符號
6.3.2 模塊調用的有關規定
6.3.3 MSC的基本結構
6.4 用數據流圖轉換得到模塊結構圖
6.4.1 DFD與MSC間關係分析
6.4.2 DFD的類型
6.4.3 中心提升法
6.4.4 變換型DFD的轉換
6.4.5 事務型DFD的轉換
6.4.6 串聯分支的轉換
6.4.7 複合型DFD的轉換
6.5 模塊結構圖的優化
第七章 數據存儲設計
7.1 關係規範化理論
7.1.1 關係規範化的目的
7.1.2 第一範式(1NF)
7.1.3 第二範式(2NF)
7.1.4 第三範式(3NF)
7.1.5 更高層次的規範化
7.2 關係規範化的幾點討論
7.3 數據結構的設計
7.3.1 數據結構的設計的原則
7.3.2 數據結構設計舉例
7.4 數據存取要求設計
第八章 總體設計的其它任務
8.1 硬體、系統軟體的配置設計
8.1.1 硬體的配置
8.1.2 系統軟體的選擇
8.1.3 計算機網路的選擇設計
8.2 代碼設計
8.2.1 代碼設計的原則
8.2.2 代碼的分類
8.2.3 代碼設計在實踐中的考慮
8.3 輸入設計
8.3.1 輸入設計的原則與輸入類型
8.3.2 輸入設計的任務
8.3.3 輸入設備和介質
8.3.4 輸入數據的校驗設計
8.4 輸出設計
8.4.1 輸出類型與輸出內容
8.4.2 輸出格式設計
8.5 對話設計
8.5.1 對話方式
8.5.2 對話設計原則
8.6 系統設計說明書
第九章 信息系統詳細設計
9.1 演演算法的概念
9.2 演演算法的性質
9.3 演演算法描述工具
9.3.1 流程圖(FC)
9.3.2 Warnier圖
9.3.3 PAD圖
9.3.4 N—S圖
9.3.5 PDL語言
9.3.6 IPO圖
9.3.7 幾種演演算法描述工具的比較
9.4 演演算法設計實例
第十章 信息系統實現
10.1 系統實現
10.2 程序設計
10.3 結構化程序設計
10.3.1 模塊化程序設計
10.3.2 自頂向下、逐步求精
10.3.3 結構化編碼
10.3.4 編碼原則
10.3.5 程序結構的設計
10.4 程序的風格
10.4.1 設計的風格
10.4.2 語言運用的風格
10.4.3 程序正文表示的風格
10.5 程序及程序系統的調試
10.5.1 程序的調試
10.5.2 程序系統的調試
10.5.3 測試與排錯工具
第十一章 系統評審、轉換、運行維護
11.1 系統評審
11.1.1 系統評審的目的
11.1.2 評審指標體系
11.1.3 系統評審的步驟
11.2 軟體測試技術
11.2.1 測試的基本原則
11.2.2 不同層次的測試
11.2.3 程序測試的策略
11.3 系統轉換
11.4 運行管理
11.5 系統維護
11.5.1 維護的內容
11.5.2 系統維護要考慮的因素
11.5.3 維護的管理
11.5.4 維護的副作用
11.5.5 維護工具
第十二章 信息系統工程的管理
12.1 信息系統工程的特殊性
12.2 信息系統工程管理的內容
12.3 信息系統的質量管理
12.3.1 質量保證體系
12.3.2 質量保證模式
12.4 信息系統成本控制
12.4.1 成本的構成
12.4.2 成本的性態
12.5 數據安全與保密
12.5.1 系統故障對策概述
12.5.2 基本的保密措施
12.6 信息系統工程管理技術
12.6.1 計劃評審技術簡介
12.6.2 計劃評審技術實施步驟
12.6.3 管理者的風格
12.7 小型軟體的開發
12.7.1 計劃和分析
12.7.2 設計、編碼和評審
12.7.3 維護和管理
第十三章 信息系統文檔管理
13.1 軟體文檔的地位和作用
13.2 可行性分析報告
13.3 系統開發計劃
13.4 系統分析說明書
13.5 系統設計說明書
13.6 程序設計說明書
13.7 評審報告
13.8 用戶手冊
13.9 操作手冊
13.10 系統開發總結報告
第十四章 系統開發的其它方法
14.1 原型法
14.1.1 什麼是原型法
14.1.2 原型法工作階段的劃分
14.1.3 原型化方法的開發環境
14.1.4 原型法的實施原則
14.1.5 原型法的策略
14.2 Jackson方法
14.2.1 數據結構的表示
14.2.2 Jackson結構設計方法
14.2.3 一個實例
14.3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