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中國神話故事的結果 展開

中國神話故事

遠古時代文明產物

中國神話故事是中國古代人們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在勞動生活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人類幼年時期通過幻想對天地宇宙、人類起源、自然萬物、生命探索、部族戰爭、勞動生活的稚拙的解說。

中國神話故事展現了中國古代人們對天地萬物天真、樸素、真誠、美好的藝術想象,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中國神話故事在民間口耳相傳,它的神奇、瑰麗,反映出無窮的藝術魅力。

特點


中國神話一直是人類最早的幻想形口頭文學作品,上古的《山海經》有好多中國神話的影子,這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神話故事的典籍,獨一無二,足以申請吉尼斯。中國神話創造了人類童年時期的產物,文學的先河。中國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

神話來源


神話來源於原始社會時期,人類通過推理和想象對自然現象作出解釋。但是由於這時的認識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經常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神話是人們藉助於幻想企圖征服自然的表現。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
神話中的人物大多來自原始人類的自身形象。狩獵比較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大多與狩獵有關;農耕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多與農業有關。神話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為武器。從神話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
不論是世界文明發生最早地區的原始社會民族,還是當今世界上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民族,他們流傳的許多神話故事都大同小異。
神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區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話含義。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現過對同一種現象充滿驚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話。例如關於上萬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話在許多地區的同一時期都有類似的描述。

神話分類


神話一般大致分為三類,創世神話、神佛神話、英雄神話。其中尤其以創世神話最為重要。
中國的遠古神話是亞洲地區神話的宗主國,一直影響著亞洲地區,因為中國最早的經典《山海經》記錄了很多優美的神話,而且有好多文物等證供。後來直至近代有些周邊國家才編造出為的所謂“神話”,純粹是一種關門意淫,根本是一種無賴行為。
所謂創世神話,專指時間設定在人類原始時期,記載事物、制度起源的神話。其中一般還粗分為世界起源神話、人類起源神話和文化起源神話等三種。
所謂世界起源神話,指的是記述「世界」、「宇宙」起源的神話。就拿《聖經》為例,其中的〈創世記〉便屬於這一類神話。因為內容論及了大地、太陽、月亮等等宇宙現象的起源。
不過,並不是所有民族的神話都包含有世界起源神話。好比說美國印地安人的神話,就是一部以宇宙已經存在為前提的神話。另外還有一些民族的神話,不只世界起源,就連文化的起源也隻字未提。
可是儘管如此,不論是何種神話,所有神話在開宗明義時,都有一個共通的大主題,那就是宇宙是從「混沌初開」演進到「秩序規則」的。
幾乎所有神話的基本形式都是由混沌中產生大地山河。日本神話就是一個典型的世界起源神話範例。在日本神話中提到,大神用長矛攪拌著泥淖般的宇宙,然後大地生成、山河成形。類似的神話,同樣出現在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話當中。
至於所謂的人類起源神話,通常所敘述的,是人類逐漸與動物區隔,然後逐漸成為世界上一個特殊物種的整個過程。比方說敘述人類如何學會使用語言的神話、人類如何懂得用火的神話、人類如何開始築巢架屋的神話、人類如何與動物發生區隔的神話。而這些神話,其實都是一種世界秩序與規則的開始。
透過以上這些神話,人們對世界的歷史演進會有清楚的認識,了解到世界是如何由混沌無知,演變成無數的秩序與規則。
相對於創世神話的紀錄宇宙演化,神佛神話與英雄神話則較具戲劇性,所紀錄的是神佛與英雄們的種種事迹。一般來說,越是文明的地區,創世神話的比例就越少,而相對的神佛神話和英雄神話比例則會反比例增加。這是一種自然趨勢,不過意思並不是說創世神話的內容就因此而減少,而是說因為神佛神話與英雄神話的內容不斷擴增,相形之下,創世神話所佔的比例就少了許多。希臘神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希臘神話中,創世神話的比例很小,而大量的神佛與英雄故事則經過長期的累積,成為希臘神話中絕大部分的故事。
由於文明地區所流傳的神話比較廣為人知,所以不少人認為所謂的神話,就是指這些神佛與英雄的故事。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類擁有大量神佛與英雄的神話,其實只佔了世界神話中極小的部分;換句話說,這類神話不過是世界神話中的特例,而非常態。
從宗教學的角度來看,神佛神話其實是文明地區知識分子對創世歷史失去了興趣,轉而開始信奉神明的階段性產物。在這個過度階段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所謂的英雄敘事詩。因為隨後知識分子又逐漸對神明失去了興趣,於是轉而崇拜身邊的英雄人物,而英雄神話與英雄敘事詩於焉盛行。
現代人對《聖經》中的〈創世記〉興緻缺缺,而僅多在使徒間流傳。一般認為,這和神話故事演變的理論如出一轍。(當然〈創世記〉被編入舊約《聖經》也是另一個主要原因。)

各地神話


亞洲:●中國神話 ●越南神話 ● 日本神話 ●印度神話 ●泰國神話 ●柬埔寨神話 ●古巴比倫神話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
歐洲:●北歐神話 ●凱爾特神話 ●羅馬神話 ●希臘神話 ●斯拉夫神話
非洲:●埃及神話 ●非洲神話 美洲:●印第安神話 ●瑪雅神話 ●阿茲特克神話 ●印加神話

三大神話


關於神話的說法有很多種,分門別類,先來說明比較古老的三種

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發源於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內容包括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稍晚的偶像崇拜。除了奧林匹斯山的十二主神外,希臘神話中還有許多地位低下的神,古代希臘人就在眾神的包圍下生活。希臘神話中的神並不完美,他們有時會嫉妒、暴怒、自私,亂倫也是家常便飯。每一代主神都靠背叛父親獲得王位:烏拉諾斯被克洛諾斯又被宙斯放逐;宙斯因此害怕子女用同樣的方式對付自己,所以吞下懷孕的狄美斯,但是最後不得不剖開腦袋讓雅典娜出來。有此神話影子的電影有:《伊阿宋和金羊毛》、《納尼亞年代記》、《諸神之戰》、《諸神之怒》

北歐神話

北歐神話起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出於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反映,北歐神話中的神與英雄,有著世界上最強的鬥爭精神。狂暴戰士和英雄死後,會進入瓦爾哈拉神殿,白天喝酒作樂,夜晚操練不息,準備跟惡魔的最後決戰。不過鬥爭的結果是讓人絕望的——他們知道自己將要在世界末日時死去,包括主神奧丁,也將被芬瑞爾狼吞吃,但是卻沒有神或英雄願意屈服於命運,明知必死無疑,卻依然奮戰到底。讓人稍感安慰的是,世界末日不是一切的終結,北歐神話中有一棵生命樹,它會帶來新的生命和文明,守護世界的大雕也將繼續盤旋在最高處。有此神話影子的電影有:《第十三武士》、《變相怪傑之子》、《魔獸歸來》、《雷神》、《雷神2》、《無敵托爾》。

凱爾特神話

凱爾特神話是在被羅馬統治時期誕生的,所以有關英雄與反抗的故事是凱爾特神話的主體。令人覺得遺憾的是,凱爾特神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口口流傳的,因此流失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別的國家神話中,國王是神的兒子,而在凱爾特神話中英勇的國王將成為神,亞瑟王傳說是最著名的凱爾特神話,除了圓桌武士的故事外,還圍繞著亞瑟王的一口大鍋衍生出聖杯故事。有此神話影子的電影有《亞瑟王之劍》、《阿瓦隆傳奇》、《戰狼》、《高地人》、《貝奧武莆與格倫德爾》

神話故事


黃帝

我國上古神話傳說中最著名的英雄神是黃帝。至今,我們還自稱是炎、黃子孫,就因為黃帝與炎帝都對歷史的進步起過推動作用。
黃帝最初並不是某一個具體歷史人物的專稱,而是黃帝族的集中和簡稱的定名。既然原始公社時期,氏族名、部落聯盟之名與大酋長之名,三者是可以統一的,那麼黃帝族漸漸地變成了黃帝,黃帝又逐漸地變成了想象中的祖先英雄,並被描繪為一位神化了的人物,集遠古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於一體,於是黃帝便成了為由遠古歷史傳說到神話,又還原為歷史的典型。所謂黃帝時代,實際是個很廣泛的概念,至少包括了整個新石器時期。根據古史研究所得,黃帝族早期活動中心在西北,即陝西省渭河以北,還包括今甘肅、寧夏的部分地區。黃帝族壯大以後,沿黃河進中原,爭雄稱霸,成為最強大的部落聯盟集團,勢力範圍大體上跨今之山東、甘肅、河南、湖南、河北的地域,在征服其他部落集團的同時,民族之間進行了一次大融合,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故此,黃帝便成了神話中的中心人物,諸神之上帝。
黃帝的神話傳說非常多,由於出自不同時期不同人物的記載,有的甚至相互矛盾。黃帝所在地,各說不一,有說他建的軒轅國,在窮山一帶。(見《山海經?海外西經》)故後人稱他作軒轅黃帝。有的說黃帝是有熊氏族,在河南新郎。《史記》則說他生長於姬水之濱,以姬為姓。《左傳》又說黃帝族以云為標誌,官職和族名都叫雲……較普遍採用的《史記》所說。神話傳說中的黃帝有25個兒子,一萬個諸侯,諸侯中有7000個是神靈。說明黃帝確實是位勢力範圍很廣泛的部落聯盟首領。黃帝之是人文之祖,集文化英雄之大成。傳說他能種五穀,能馴化鳥獸和蟲類,會種桑樹,發明了布帛,能用石製造武器,開採了銅礦造刀……簡直是位萬能之神。
他的出身極不平凡,是大地之神的女兒附寶所生,嬰兒時便能說話,自幼聰明才智慧過人。傳說他是黃龍體,長了四張面孔。經常有百神來朝見他,他也派這些神替他作事。
天上的雷雨歸他主管,他能使天空發生14種變化,使陰氣和陽氣相互交感,震動為雷,激蕩為電,交和為雨,發怒為風,亂而為霧,凝結為霜,分散為露,聚攏為雲,升騰為虹,霓[ni泥]……(見《太平御覽》卷六引《天文錄》)。由此可知,黃帝作為神話形象,奇異荒誕。他有超自然、超人的本領,這都是歷來神話創作者的誇張。所謂黃帝四面,無非是表示他對四面八方的動態都很注意了解,方有每戰必勝的可能。在古史傳說的五帝之中,黃帝能獨居中央上帝的位置,主要是他的赫赫戰功,常為人們傳頌。

大羿

我國上古神話傳說中最著名的射手是羿,加上羿與月中嫦娥還有夫婦關係,所以這一神話傳說流傳很廣。魯迅根據這一傳說曾再創作成小說《奔月》,今人取羿的英雄事迹,創作成舞台藝術,說明羿的神話很深入人心。
據說,羿的所在地是有窮族,他製作的弓箭,善射,無論是高處的、遠處的、動的、細小的,他都百發百中。有人說:“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荀子?儒教篇》)他調整好了弓箭以後就堅守不動。他操弓的時候,對其高低看得很准。他有必定射中的門道,因此多發多中。(見《管子?形勢解》)羿對自己的射技要求非常嚴,如果偶然失誤,則更加勤練不懈。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羿經常與友人吳賀北游,見一隻小雀飛過,吳賀請羿射雀。羿問道:“你是要活的還是要死的?”吳賀請羿射雀的左眼,羿卻射中小雀的右眼,深以為恥。以後他勤練射技,結果“妙中高出天下”。(見《路史?後記十三上》)這是羿的早期傳說,那時的羿竟然會因為友人的一個並不起眼的要求未滿足而發奮,足見其進取精神之強烈。有的傳說,羿在東方的天帝俊的屬下,俊賜給羿紅色的弓和帶繩子的白色箭,並命羿到下方同去扶助下方的百姓。羿作為射神,果真解救了下方眾人的艱危。(見《山海經?海內經》)然而神話傳說經常出現不少歧異情況,後人不必像對待史實那樣去推敲。《山海經》說羿是奉俊之命扶救人們,而《准南子》的今傳本,又說他是奉堯的命令去為民除害的。出現這種情況沒有什麼奇怪。因為靠記憶和口頭傳播,傳來傳去,歡難免會有出入。加上人們愛慕英雄之心,自古有之,都願意跟英雄攀關係,學術界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看法,認為神話傳說中的俊、嚳、舜是同一個神話人物的不同稱呼,屬於東夷系。而舜又是堯的繼承人,既然舜(俊)能向羿下命令,焉知堯不能命羿呢?
這管羿是堯之下屬或是俊之下屬,都無關緊要,關鍵在羿究竟有哪些英雄事迹。對他的功績記載得最集中的是《淮南子?本經訓》。幫文為;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ya yu 亞雨)、鑿齒、九嬰、大風、封豨(xi 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chou 籌)華之野,殺九嬰於 水之上,繳( zhuo 酌)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與擒通)封豨於桑林。
萬民皆味道,置堯以為天子。於是天下廣狹、險易,遠近,始有道里。羿奉堯的命,射掉了危害人類的10個太陽和六種可怕的野獸。從此,不管是寬還是狹窄的地方,是險峻還是易行的地方,是遠還是近,都暢通無阻。這裡兩處必須注意,一是立功者本是羿,為何眾人卻立堯當天子,這顯然是奴隸社會以後加進去的君臣觀念。另一是天上10個太陽都射掉,天下豈不一片漆黑,這大概是記錄者有疏忽。羿只能射下10日之中的9日才符合情理,事實上還留下了一個太陽。民間傳說1日躲在馬齒莧下說足可旁證。

鯀和禹

傳說鯀是黃帝族的後裔。《山海經?海內經》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又是說他是天帝長子。“昔者伯鯀,帝之元子。”(見《墨子?尚賢中》)他創造出農具,馴服了牛,並能駕馭,教會人們播種五穀時要把雜草剷除乾淨。他為人正直,家住西 .《世本》說他還建造過城廓。可見他在治水之前已經很有貢獻。
鯀是奉帝堯之命去治水的。堯在位的時候,天下尚未平定,洪水橫流,到處泛濫成災。
草木長得很高,禽獸繁殖得很快,五穀不豐收,禽獸比人還厲害,獸蹄鳥跡,遍布各地。(見《孟子?騰文公上》)堯帝召集群神開會商議。帝說:“哎,四方諸位神啊,現在洪水浩浩蕩蕩,淹沒了大山與丘陵,到處都是水在作害,下方的百姓都很愁苦,有誰能去治理這場水患呢?”大家齊聲說:“噢,派鯀去吧!”堯帝接受了大家的建議,便對鯀說:“你去吧,不過要恭謙謹慎。”(見《尚書?堯典》)鯀受命出發,看到洪水滔滔,無法止住,他便用息石、息壤去堵填。(見《山海經?海內經》)郭注引《歸藏?啟筮》這是一種自生自長的石塊和泥土,不是人間的東西,只有天帝所有。鯀大膽地從天帝那裡偷來,事先沒有得到天帝的同意,因此觸怒了天帝,天帝使命令一個叫祝融的神,在羽郊這個地方把鯀殺了,實際上是鯀掘土堵水,挖去了堯部落的肥沃土壤,侵犯了堯部落的利益。堯作為部落首領自然相對地有較多的特權。鯀偏偏偷了他管的領土的沃土,他怎麼能容忍,當然便要找個借口殺鯀。所謂鯀偷自生自長的天帝的自壤,便是對這一事件作了神話式的解釋。
鯀妻是何神,未見記載,但鯀卻生了禹,原來還是一位享有生育大權的男神。禹為父生,便不可能如正常所見的孕育生產,而是說鯀死以後,屍剖腹出禹只是其中之一。歷來根據這一則神話,便確認了鯀、禹的父子關係。另外,禹又是鯀未竟之業的繼承者,沒有鯀的失敗,也就不會有禹的成功。禹接受天帝的任命,把息壤分散開去,並平定了九州的水患。(見《山海經?海內經》)鯀的壯烈犧牲,可與希臘神話盜火之神普羅米修斯媲美。人們懷著尊敬的感激之情追念這位治水的開創英雄。傳說,“海民於羽山之中,修立鯀廟,四時八致祭祀,常見玄鮮與蛟龍跳躍而出,觀者驚而畏矣。”(《拾遺記》卷二)據說,鯀便是羽淵之神,玄魚即他的化身。此後,他便成了河精或河神。鯀時期的科學技術只達到那手種水平。
禹時候的天帝已經不是堯,而是虞舜。歷史又前進了一步。
禹是傳說中的歷史人物,有若干神話色彩,但並不濃厚。禹出生於西羌,治水之前,曾得到河精的幫助。有的說,禹為了治水,正在河邊觀察,忽然看見一位人面魚身、皮膚白皙(xi 析)的人從水中出來,自稱是河精,授予禹一張治水的地圖,又回到水中去了。(見《屍子》孫星衍輯本卷下)又有的說,禹打開了龍關之門的龍門,走到一年深數十里的岩洞中,非常幽暗,無法再前走。禹便舉著水把向前,碰見一頭豬,銜著夜明珠,放出的光好似蠟燭,又有一條黑色的狗,朝前面吠叫。禹在裡邊迷失了一晝夜。
天色漸明,見豬、犬都變人形,穿黑衣。另外還有一神,蛇身人面,即伏羲,賜給他一張八卦圖,還贈給他玉簡,可用於量度大地。(見《拾遺記》)
禹總結了鯀治水的經驗和教訓,改填堵為疏導。他在治水過程中,進行了一場又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也必然經歷了無數次驚險。不過上古人善於將自然神靈化,因此,圍繞著禹的治水,便有相應的神話。其中,禹治服大水怪無支祁,可說是禹治水傳說的一段插曲:禹為了治理洪水,曾三次到桐柏山,那裡驚風走雷,石頭會號叫,樹木會嗚鳴,地上的惡神充塞在河川,天上的惡神揮舞著兵器,水利工程不能進行。禹大怒,召集百神,授命夔(kui奎),命其清掃妖孽。桐柏山及附近諸山神們恐怕禍及自己,都請求饒命。禹把他們之中的鴻蒙氏、商章氏、兜婁氏囚禁起來,從他們那裡知道是淮水和渦水的水神名叫無支祁的在作怪。此神善於應對談話,能辯解別江淮之水的深淺,以及平原、低濕的遠近。無支祁的樣子像猿猴,高額扁鼻,白首青軀,金目雪牙,脖子一伸有10 0尺長,力量超過九條大象,不停地跳躍、搏擊、飛奔,一會兒也不安靜,無論聽什麼看什麼都不能持久。禹把它交給童律管不了;把他交給烏木則,也管不了;交給庚辰,庚辰才把它管住了。但那引起數以千計的妖物,如鴟(chi吃)脾、桓胡、木魅、水靈、山妖、石怪立即奔走呼號,把禹及其他人團團圍住。庚辰揮舞大戨把他們趕走了。禹命人用大鐵鏈鎖住無支祁的脖頸,鼻子上掛上一個金鈴,壓在淮陰龜山的腳下。淮水才能永遠平安地流入海里。
這雖然是後人根據神話傳說的再創作,仍然反映了禹當時治水有多麼困難,首先要克服自然界的種種阻力。禹治水的足跡踏遍南北各地。在他的率領下,疏導了九河,打通了濟水與漯水,將這兩水導之入海。開拓了汝水、漢水,疏通了淮河、泗水,讓這幾條河水直通長江。又讓洛水流入黃河。……《莊子。天下》說禹治水后,“通四夷九州,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華夏大地,江河暢通了,禹的功德被後人歌頌為“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國語?周語下》)治水成功,農業必定發展。農為我國古代的經濟基礎,當然帶動其他方面的物富民康,禹便繼舜當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禹的重要經驗是沒有採用鯀的湮塞法堵水,而是疏導之。“禹乃決江疏河,通之四瀆(du毒),致之於海,大小相引,高下相授,百川順流,各歸其所。”(《新語?道基》)大家才能離開高山,在平原上居住。禹為了建功立業,雖然愛上了塗山女,但沒有跟她在一起,而到南方巡視去了。塗山女常命侍候在向陽的山坡上,並自歌曰:“我等候著心中的人啊!”這就是南方樂歌的開端。(見《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初》)禹直到30歲,才跟塗山女結婚。《史記?河渠書》說禹治水13年之中,三次走過家門都不進去。相傳有一塊“夫婦石”,就是因為塗山女總見不到禹回家,好久久佇立在那裡而變成的。
也有另一種說法。禹為了打通 轅山,化為熊,他曾對妻子塗山女說:“你要給我送飯,聽到鼓聲再來。”不料禹不小心,踩掉了一塊石頭,打中了鼓。塗山女一去,見禹變成了一頭熊,覺得很羞慚,跑到嵩山下,化做了一個石頭人。這時,她正要生孩子,禹追去說:“”還我兒子!石頭人的北面破裂,生出了啟。(見《漢書?武帝紀》)顏注引古本《淮南子》禹為治水,犧牲了個人幸福。禹的奮鬥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禹治水成功,當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歷來眾人治水的經驗和成果,通過禹集中體現出來。遠古時始,凡是有特殊才能和優秀品格的人,人們教育認為是因為有某種神異性,與常人不同,故而以神對待。禹在社會轉折時期立了大功,他的治水事迹,充滿了人定勝天的昂揚精神。他被人們塑造成大智大勇、公而忘私、高度理想化了的神,既在群神之列,又高於群神之上,成為山川之神的首領。“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書?呂刑》)主,即主神。山川之主,也就是社神,即最高土地之神。古人說,國中之神,莫貴於社,可見尊貴神聖之極。自古以來,上有最高統治者,中有官吏、文化人,下有平民百姓,無不讚美大禹之功。從正史到野史,從書面到口頭,禹都是很了不起的治水英雄。古代神話傳說里,鯀、禹治水是其中最優秀的篇章之一。連春秋時代的人都不由地讚歎禹為子孫後代所做的好事,他們說,假使沒有禹治水,那大家住的這些地方便只有魚,哪裡還會有人呢?禹的成功,恰恰證明他生活的時代,跟鯀的時代比,生產力已達到新的水平。
禹的神話傳說產生於原始社會解體時期,一直到封建社會初期才被記錄下來。當人們一想到禹長年在外勞苦,臉晒黑了,腿上的毛磨光了,連妻子都離他而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禹死以後,相傳葬在會稽山。他的墳墓所在地,春天常有鳥來除草,秋天常有鳥來啄穢。地方官禁止民眾隨便傷害這種鳥,若不守規定,刑不寬恕。(見《水經注·漸江水》)

神農和后稷

中國從原始農業社會到封建社會,都是以農為本,關於農神的神話是不少的。傳說神農是牛的頭、人的身子,居住於姜水(今陝西省歧山縣一帶),故姓姜。姜水一帶的地理氣候宜於種植。傳說神農的出身很不平凡,他的母親女登一天到華陽去遊玩,與神交配才生下了他。神農見大家靠吃獸肉、飲生水、穿皮毛為生,難以長久地維持,便到處去尋找可以果腹的植物,有時,一天便中了很多毒。他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便得到了神靈的幫助。“神農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藝文類聚》卷十一引《周書》)從天上掉下來種子,供他種植。又說:“有丹陽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拾遺記》)太陽鳥叼著一枝九個穗的禾,掉在地上的谷料,神農拾起作種子。神農還會加工木料,製造耒[lěi壘]耒呂工具,教給人們按時令下種,用馬尿浸泡種子。人們因為有糧食吃了,都很感激神農。當然,農業的發明,決不會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許多人積累起來的經驗。神農的功業,也就是原始農業中的傑出者的創造。
人們為了突出他與農業的關係,賦予他牛首。牛在農業社會是神聖的動物,被禁止宰殺,死後以厚禮葬之。“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也。”(《淮南子·說山訓》)神農保留了人獸合體的形貌,更能表現出神性所屬。
后稷也是古代一位著名的農業神。他作為周民族的祖先,又被奉為百穀之神。《史記·周本紀》對他的身世記載很詳細,說他名叫棄,他的母親是有合阝氏的女兒,叫姜女 原 .姜女 原 當了帝嚳之妃,因在郊外踩了一個巨人的腳印,有所感而孕。她覺得生下這個兒子不祥,便把他拋棄在一條小巷子里。牛馬走過那裡都不去踩他。又把他拋在山林里,恰逢山林中人多。最後放在冰上,飛鳥用翅膀覆蓋他。姜 覺得很神,遂抱回撫養。因為最初拋棄過,故名棄。棄從小便有高遠的志向,做遊戲的時候,愛種麻、豆子,而且長得還很好。他長大以後,便專愛從事耕稼。他會選土耕作,別的人也都學他的樣子。帝堯知識后,命他當農師,天下都因此獲益。以後,堯便封棄在邰那個地方,以“后稷”為號,以姬為性。后稷這一族,歷代都有好的名聲。前半是神話,後半幾乎就是歷史了。《詩·生民》歌詠了后稷的誕生、對農業的貢獻以及人們在他帶領下的祭祀求年活動:舂米的、淘米的、蒸米的,燒蒿熬油,宰羊烤羊。把這些祭品盛在木盤裡和瓦鐙里,一股香氣直往上升。這都是為了祈求來年豐收。“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從后稷開始,便是這麼禱告上蒼的,由此心裡便不會覺得有過錯。這樣做一直延續至今(指周代)。
還有的記載說,后稷為了耕田,連回家都顧不上,三過其門而不入,終因辛勤勞作而死於山野。由於后稷歷史傳說較多,古書多記載他在農業生產上一些具體的方法和功勞,被人們稱讚為天地之主。他的孫子叔均也是農神,並比他更進一步,開始使用牛耕田。“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經·海內經》)叔均被稱為田神。

盤古開天地

宇宙開闢巨神,絕大多數是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男神。僅此,也是以證明,從總體上看,開天地神話產生較晚,母系氏族的傳說少,父系氏族的傳說佔優勢。
上古被保存下來的最著名的創世大神是盤古。古書記載,最初,天地混沌未開,像一個大雞蛋,盤古就生在其中。經過一萬八千年,天和地分開了,陽清之物上升為天(民間至今有蛋清上升為天之說),陰濁之物下沉為地(民間至今有蛋黃為地之說)。盤古在天和地的中間,一日變九次(“九”是虛數,意思是多),神奇超過天,能力超過地。
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一日長一丈。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已經很高了,地已經很厚了,盤古身材也很長了。等到盤古死的時候,他的頭化為了四岳,眼睛化為了太陽、月亮。身上的血液脂膏變成了江與海,身上的汗毛和頭髮變成了草木。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的頭為東嶽,他的腹部是中嶽,左臂是南嶽,右臂為北嶽,腳為西嶽。先輩說,盤古哭泣的眼淚變成了江河,呼出的氣是風,發出的聲音是雷,眼中的瞳孔變成了電。又說,他高興的時候是睛天,發怒的時候是陰天。還有的說,他的牙齒和骨頭變成了金屬和石頭,精髓變成了珍珠和玉石,流的汗是滋潤大地的雨水。
寄生在他身上的各種小蟲子,因感受到風吹,都變成了大地上的人。總之,宇宙即盤古,盤古即宇宙。盤古又是與天地同生長的巨人。
原始人這種想象,今天的人看來會覺得很荒謬。如果細一琢磨,又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原始人的整體觀念很強,把宇宙萬物神為一個巨大的整體。他們主觀認為,這個大整體應該跟人一樣,四肢齊全,五官靈活,有喜怒哀樂。他們把自然人化以後,又進一步想象,整個宇宙空間就是一位巨神——巨人。其次,原始人將此物比彼物,也不是亂比,一般都有某種近似之處。因此,明亮的眼睛才能化為日月,喜則晴,怒則陰。再次,像這種高深難解的問題,必須有相應發達的思想意識為基礎,因此宇宙開闢神無論如何不可能是早期的。通常把盤古作為男性神,可見至少是父系社會的作品。

燧人氏和祝融

火是人類無數發現中最偉大的發現。人類因為獲得火才能熟食,從而優化大腦,最終與動物分開。火是一種自然現象,自然起火的歷史比人類的歷史還長。對於火,如果不能認識、控制和掌握它,便是一種極大的威脅。神話傳說有大火毀滅人類的追憶。人類對火的了解和利用,曾經過很長的過程。火的使用對人類的發展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偉大的發現,凝結在各民族火神的形象中。
上古的燧人氏便是因啄木鳥的啟發而得到火的;據說遂明國有棵大樹,名遂,盤根錯節,佔地萬頃。有一位聖人漫遊到日月光照以外的地方去,來到這個國家,在這棵樹下休息,看到有鳥啄樹,發出火光。這聖人受到啟發,也用小樹枝鑽木取火。以後這個人便叫“燧人氏”。(見《太平御覽》卷七八引《拾遺記》)
人類由利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是飛躍的進步。一旦能人工取火,就不必為能否保存火種而發愁,人們可以隨時得到所需要的火。大約在舊石器的中期和晚期,人類已在保存火種和傳遞火種的基礎上,發明了人工取火。不過人工取火,在我國的舊石器考古學上尚未找到具體的例證,只在上古神話傳說中留下了一點蛛絲馬跡。
傳說祝融是上古南方的一位火神,他的形態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屬於人獸合體形,人面、獸身,騎著兩條龍。何以見昨這是火神,因為此神能顯現天地之光明,即“祝融亦能明顯天地光明”。(《國語·鄭語》)又有古書上說祝融是灶神,最初是女性,後來是男性,還有了妻子。如“灶神祝融是老婦”。(《太平御覽》卷五二姓引《五經異義》)灶,是用來燒火做飯的。灶神,自然也是火神。上古的灶神不少,地位比封建社會晚期的灶神地位要尊貴得多,所以傳說中的祖先黃帝、炎帝都當過灶神。炎帝曾是火神,證據更充分。“炎”即“火”,當是火神無疑。有的說:“炎帝為火師。”(《左傳·哀公九年》)既為“火師”,與一般火種的保存者便不可同日而語,意謂炎帝是火的掌握者、使用者,當然也能人工取火。因此有的說炎帝能鑽木取火,煮熟葷臊食品,使人們吃了不會生病。“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左傳·昭公十七年》)凡是崇拜火的氏族,便奉炎帝為神。炎帝,可能標誌我國上古祖先在掌握火方面,具有歷史性的進步。

研究歷程


「神話」這門學問歷史悠久。早在希臘時代就有神話方面的研究。最初期的神話學分成兩派學說;一派視神話為「寓言」,另一派則認為神話是在反映時代的歷史事實,也就是著名的「神話史實說(euhemerism)」。由此可見,在希臘時代,人們已經對神話的傳播、散布習以為常。
之後,神話的研究停滯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一直到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前半,才出現了幾位近代神話學的先驅。之後到了十九世紀後半,伴隨著比較語言學的蓬勃發展,「比較神話學」便應運而生。當時最著名的學說是馬克斯·繆勒(Muller Friedrich Max)的「自然神話學派」。不過這個學派專門以神話中的暴風、太陽等特定對象為研究的目標,並未深入擴及到所有神話研究的範疇。
當時與自然神話學派相抗衡的,則是所謂的「人類學派」。代表人物是蘇格蘭學者蘭格(Andrew Lang)。蘭格以當時的文化演化論為基礎,研究發現神話是未開化民族野蠻習俗的根源,同時他也首次確認了神話並不是印歐語族特有的產物,而是世界各地都有的文化實像。
進入二十世紀后,神話學的研究方法變得更多樣化了。
起初神話學界流行所謂的「禮儀說」。許多學者導入了早期的人類學說,假設所有的神話都是禮儀的母體。禮儀說就是神話學者解說這個假設而形成的一個學派理論。在禮儀說的著作中,最著名的是詹姆士.弗萊哲(James George Frazer)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可是經過後世研究調查的結果證明,這個學說的假設根本完全錯誤。不過就《金枝》書中所蒐集的大量對後世研究頗具價值的神話範例而言,至今禮儀說仍舊有它一定的學術意義。
至今依然沿用某些「方法論」的方法來作為神話的研究理論。首先是歷史民族學的研究方法;這個方法是先確定全世界的神話分佈,然後再根據所屬的區域尋找出它們在文化史中的定位。這樣的研究方法,顯然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於是對早期的自然神話學派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但是之後的阿道夫.詹森(Adolf Jensen)在他的初期栽培文化之世界整理研究中,已經從文化史的定位轉移到人類文化史的定位了。
其次是所謂「功能主義」的研究方法。望文生義,這個研究方法專註在尋找神話的功能,也就是在尋求神話故事對文化、歷史等各方面的最終目的。
英國學者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在他對美拉尼西亞神話所進行的調查中發現,神話的目的是為了給予社會制度一個正當性的根據。他舉例指出,決定拉比亞村(Rabia)四個宗族位階的,正是神話中四個宗族祖先從石窟中迸出時所做出的舉動。
另外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弘(Clyde Kluckhohn)則引用了納瓦荷印地安人(Navaho Indian)的例子下了這樣的結論。所謂文化,就是教導人們何謂超自然現象的威脅,然後進而教導大家面對這些超自然現象威脅的方法。而神話與禮儀的功能,與文化本身的意義其實並無一致。雖然納瓦荷印地安人沒有所謂的成文法(法律),也沒有一位具有絕對權威的酋長,但是這個部落卻能長期維持團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所有的成員,擁有共同的神話和禮儀。
接著是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所倡導的「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結構主義打破了過去所有的方法論,它不拘泥在神話中哪些特定的構成要素,而是做全面的整體研究。
可想而知,結構主義為神話研究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與衝擊。以往的比較神話都將重心放在內容的相似性上,但是自李維史陀以後,即使原本看似不同的地方,卻因為綜觀整體而產生了全新的見解。正因如此,神話的研究與分析變得更具深度和廣度了。
有別於李維史陀為神話研究帶來的巨大變革,法國比較神話學家喬志.杜梅吉爾(Georges Dumezil)則持續致力於印歐語族的神話比較,提出所謂「三元體系」的結構模式。喬志.杜梅吉爾認為王者、戰士、生產者三者,是神話最基本的三個意識形態。
除此之外,還有從「心理學」切入的神話研究方法,也就是在精神分析學上大放異彩的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佛洛依德有一本神話研究的著作《圖騰與禁忌》,書中的研究結果雖然未被學會所認可,但是他所提出的「無意識」的重要性,卻為後來的神話學家造成了相當的影響。除了佛洛依德,另一位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則是透過許多夢境的分析,找出希臘神話中像狄蜜特這類的大地母神與她們所相對的作夢者之間,有著非常規律性的互動原則。容格並且將這個原則命名為「原型(archetype)」。

內容思想


神話故事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願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據原始勞動者的自身形象、生產狀況和對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來的。狩獵經濟比較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大多與狩獵有關。農耕發達的部落所創造的神話人物多與農業有關。人以刀斧、弓箭為武器,神話中的人物也就變成以這種工具武裝起來的英雄。神話中的主人公被想象為超人的,但有時也要遇到挫折和厄運。它反映了神話幻想的現實制約性。透過神話幻想的折光,從神話人物的作為和鬥爭,可以約略看到當時的人的作為和鬥爭。

共通主題


除了世界的起源,在各民族的起源神話間還存在著許多其他共通的主題。
在「人類起源神話」中,有神明創造世界的創造神話,也有神明以外的生物創造神話。前者又分為由造物者獨立創造出人類的神話、造物主藉助某位助手的力量創造人類的神話,或者由造物主與他的助手彼此爭鬥之後才創造出了人類的神話。後者又可分為由原始巨人的屍體產生人類的神話、由動物演化而產生人類的神話,以及由一顆神聖的大蛋產生出人類的神話。
在「毀滅型神話」中,也可粗分為以下幾個類型。先是原始洪水型神話。這類神話多半與世界起源神話中的第六種,宇宙由海底泥土而生的神話相連結。其次是宇宙大戰洪水型神話。簡單的說,就是一場洪水起因於兩位神明彼此的爭鬥。這類神話通常結局會出現一對劫後餘生的親兄妹,經過近親通婚之後讓人類重新繁衍。再者是宇宙洪水型神話。這類神話通常不會交代洪水的起因,只知道洪水發生,人類幾乎滅亡。至於洪水的結果,通常也會出現一對劫後餘生的親兄妹。最後則是懲罰型洪水神話。洪水的起因是天神決定毀滅萬惡不赦的人類。看到這類神話,一般人總會聯想到諾亞方舟,事實上這類神話遍布世界各地,好比說印尼半島上也流傳著同樣類型的神話傳說。
除此之外,例如死亡的起源、火的起源、作物的起源、女性的起源、作亂精靈(Trickster)、文化英雄、王權的起源等等,也都是許多神話共通的主題。

神話人物


盤古:(傳說中是整個宇宙第一個誕生的生物開天以後死亡了)
女媧:(在盤古以後突然出現創造了人類)
鴻鈞:(不知道在女媧前還是在女媧后)
共工 撞斷天柱,為西北的洪水之神,傳說他與黃帝族的顓頊發生戰爭,不勝,怒而頭觸不周山,使天地為之傾斜。
刑天 猛志常在,刑天與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後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東晉詩人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詠此事,借寓抱負。
蚩尤 銅頭鐵額
《龍魚圖》云:“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
伏羲 發明八卦的
伏羲又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東夷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製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

世界起源神話


世界起源神話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造物者的無中生有
2.由原始人類(巨人)的屍體中產生
3.從宇宙蛋中誕生
4.由原初的父母所生
5.由某種動物從海底帶上岸的泥土而生
神話就是神話,絕對不能當做真事的,好比做夢當真一樣。神話是古人對一些自然和歷史現象無法解釋而只得將其說的神乎其神,如果有哪國的國民把近年代瞎編的“神話”當真了,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是沒有文化素養的國度,只能靠偷竊和模仿中國古代神話。
第一種造物者無中生有的神話,最著名的莫過於《舊約聖經》。《舊約聖經》中的世界是從「有光」開始,這就是典型的「無中生有」。
第二種由原始人類屍體中產生,最著名的應屬《愛達經》(Edda)的原始人類伊米爾(Ymir)。另外還有美所不達米亞的《創世神話》(Enuma Elish)中的善神馬爾杜克殺死了惡神蒂亞瑪特之後,撕裂了蒂雅瑪特的身體,將它創造成天地。另外例如中國的盤古開天其實也同屬這類屍體誕生的神話。
第三種從宇宙蛋中誕生,最好的例子就是芬蘭的《卡勒瓦拉》(Kalevala)。在這部神話中,天、地、太陽等都是從大鷹的蛋中生出來的。在希臘神話中的世界起源神話,其實也屬於這一類。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根源之神(愛神)厄洛斯。
第四種由原初的父母所生。通常所謂的「原初的父母」就是兩位大神,他們先是結為連理,然後創造世界。在日本神話中,也有「伊耶那岐之命」和「伊耶那美之命」兩位大神。根據日本神話的紀錄,日本就是在他們成婚後誕生的。在非洲尤羅巴族(Yoruba)的神話中,先是由天上至高之神奧路昆(Olokun)和地上原水之神奧羅倫(Olorun)結為連理,生出兩位原神,然後由其中一位原神用一把泥土創造了全世界(這段神話是第四種與第六種的複合型神話)。
第五種是由海底泥土而生,這類神話在美洲的印地安神話中尤其豐富。在休倫族(Hurons)的神話中,就有蝦蟆從海地帶著泥土上岸,之後這泥土就轉化成了宇宙天地。在其他部族的神話中,則還有由小鷿鵜(Podiceps ruficollis)或海龜等等各類鳥獸潛入海中帶泥上岸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