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多桑的結果 展開
多桑
1994年吳念真執導電影
《多桑》發行於1994年,是台灣電影中第一部處理戰後日本殖民主義所留下來的效應的作品,由吳念真執導。
(圖片來源徠)
多桑[1994年吳念真執導電影]
金徠礦場關閉后,妻子卡桑(母親的意思)必須外出做土木工來養家活口,而多桑只能靠著打麻將來打發時間,強渡他凄慘的失業日子。五年後,文建一邊打工一邊讀夜校來尋找出路,多桑則找到了煤礦工人的工作,後來成為山中礦區的村長;根據敘事者的說法,多桑成為村長的部份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的村民都已離開村子,出外找工作了,多桑是留下來的成年人中較有威望的。1984年,多桑55歲的時候,跟其他一起在煤礦場工作的工人一樣,氣喘病漸漸發作,兩年後只好退休,領到少許的退休金也都給了文建的弟弟去做小生意。1989年,60歲的時候,多桑一再的被送入醫院急救,爾後的日子都得靠著氧氣機來活命。一年後,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里,等待生命最後時刻到來之際,他從加護病房的窗戶跳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蔡振南Chen-Nan Tsai | 多桑 | |
蔡秋鳳 | 未知 | |
梅芳 | 未知 | |
陳淑芳 | 未知 | |
張鳳書 | 未知 | |
Jun Fu | Wen-Jian | |
Ing-How Tan | ER Doctor |
製作人 | 王應祥Ying-Hsiang Wang |
監製 | 侯孝賢Hsiao-hsien Hou |
導演 | 吳念真Wu Nianzhen |
編劇 | 吳念真Wu Nianzhen |
攝影 | 劉政銓Zhengquan Liu |
多桑是日文在地化稱呼父親的講法,在電影中被敘事者文建用來稱呼他的父親,劇中的男主角。連清科是多桑的學名,但是Sega是他的朋友及鄰居用來稱呼他的日本名字。
1994年 金馬影展(Golden Horse Award) 最佳原創歌曲 蔡振南
1994年 金馬影展(Golden Horse Award) 最佳原創歌曲 Che-Cheng Chen
1994年 Torino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Young Cinema Best Film -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 Competition 吳念真
在九份礦區實地拍攝的自然景觀和鮮活有力的日語及台語對白烘托下,該片成功地寫活了受日本教育的那一代父親形象,時代風味也經營得十分出色,令不少老一輩的台灣觀眾深受感動。不過,全片節奏相當緩慢,侯孝賢式的長鏡頭結構也使影片的步調流於清冷,影響了片中蘊涵的父子情,誠為可惜。
元蕤評《多桑》
(文/元蕤)《多桑》是一部個人色彩很濃厚的傳記式電影,作為導演的吳念真憑藉影像在記憶中搜尋素材,以兒子的視角勾勒出父親的輪廓。多桑是他的父親化為光影人物呈現出的形象,似乎也是重疊在導演個人身上的幻影——兒子的生命是父親生命的某種延續;按照吳念真自己的話來說,可能在《多桑》成片的那一刻,“父親已經不是真正的父親”,“而是加雜著自己的憐憫、埋怨、仰慕、甚至當時自己對人生觀感投射等等複雜情感的綜合。”時代交替中誕生的多桑,由台灣的水土生養,亦飽受著殖民文化的熏陶;他甚至是整個處於那個殘酷而又曖昧時期的台灣人的縮影,在他們身上,既有對自我身份認同的缺失,又承載著社會和家庭帶來的雙重壓力。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多桑一面拍著收音機說“還是日本貨的質量好”、卻似乎從未享受過殖民帶來的利益,又一面怨恨新政府的苛刻、卻只能在原有的軌道上默默前行;他是矛盾中的產兒,正如影片開篇處的旁白所強調:“多桑這一輩子,只要有人問他,你今年幾歲了,他都習慣說,我是昭和四年生的”,好像對他來說,日本這個暴戾的母親多麼值得懷念,乃至更願意相信自己的身上流淌的是大和民族的血脈。然而在多桑的兒女一輩心目中,永遠都有這樣一個換算公式:“昭和加十四等於民國”——他們想要獨立,想要擺脫殖民的遺毒,高呼著要看日本人切腹,甚至指著自己父親罵“漢奸走狗”。這道父子無法逾越的鴻溝,正昭示著整個台灣人普遍的迷惘與困惑,這些“被斬斷文化的歷史孤兒”,面對“借來的人生”(英文片名A Borrowed Life),在傳統文化和殖民附屬中掙扎。但好在導演安排了九份礦區的那場大雨,嘩嘩的雨聲澆滅了父子間的戰火,隔膜就那麼在不經意間消解,血脈親情可見最難斷絕,父子在命運冥冥的纖系中完成了相互的救贖。時光飛逝,人生不過是暫借一場,日據時代出生的父親,擺脫了昭和記憶的兒子,他們各自的生命里都有彼此的存在。
【我們是一群專註影評寫作的原創作者,關注我們請用微信搜索:Dreamers電影評論,或:our-dreamers】
purplefinger | 2015-12-22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