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腹巨鼠的結果 展開
- 鼠科、白腹鼠屬的動物
- 小泡巨鼠
白腹巨鼠
鼠科、白腹鼠屬的動物
白腹巨鼠(學名:Niviventer coninga),是鼠科、白腹鼠屬的動物。白腹巨鼠為鼠科中較大的一種鼠類,體形較粗壯,尾亦長而粗,耳殼大而薄,背毛棕褐色或略顯淡棕色,腹毛純白色。
白腹巨鼠多在晚間活動,善攀登,冬眠,主要採食植物的莖、葉等綠色部分,一年繁殖2次,每胎產2-4仔,主要棲息於亞熱帶山地林區,僅分佈在中國。
白腹巨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白腹巨鼠為鼠科中較大的一種鼠類,體較青毛鼠粗壯,尾亦長而粗,末端多為灰白色。吻及眼眶周圍暗褐色,耳殼大而薄,暗褐色,向前拉能遮住眼部。前足背中央區有一暗褐色斑塊。
白腹巨鼠背毛棕褐色或略顯淡棕色,自頭頂至尾基部毛色基本一致。背毛由二種毛組成,一種為棕灰色較柔軟的毛,另一種為毛基白色、毛尖黑褐色的硬刺毛組成。由於背中央區硬刺毛較多,故略顯黑褐色。腹毛純白色。背腹交界處分界明顯。尾兩色,尾背面從尾基部開始約3/4為棕褐色,末端1/4灰白色。尾腹面為灰白色。前足背麵灰白色,後足背面棕褐色。鬍鬚較粗長,長須可達120毫米,基部為黑褐色,至末端顏色逐漸變淡,在吻周圍有一部分較短的鬍鬚,顏色較長須為淡,多為灰白色。
吃食
白腹巨鼠頭骨粗壯細長,棱嵴發達,門齒孔比青毛鼠略顯寬長,後端達不到臼齒前緣的水平線。齶骨較長,接近枕鼻長之半,其後端接近第三臼齒水平線。聽泡較小,其長度達不到枕鼻長15%。鼻骨前端突出門齒外,後端與前頜骨末端平齊,眶上嵴發達,一直延伸到頂間骨處。
白腹巨鼠門齒背面為棕黃色,側面和腹面為牙白色。第一臼齒較大,接近第二、第三臼齒之和。第一臼齒第1橫嵴外齒突不發達,中齒突最大,內齒突向下彎曲。第2橫嵴3個齒突發育正常,內齒突仍向下彎曲,第3橫嵴內外齒突消失,中齒突發達。第二臼齒第1橫嵴退化,僅餘一內側齒突。第2、3橫嵴與第一臼齒2、3橫嵴相似。第三臼齒第1橫嵴亦僅有1內側齒突,第2、3橫嵴連接成環狀。
白腹巨鼠主要棲息於亞熱帶山地林區,常見於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地帶,或林木稀疏面靠近山坡農田的草地,喜選擇近水溝的灌叢作為棲息位點。
白腹巨鼠多在晚間活動,黃昏后,開始外出,活動範圍很大。善攀登,常爬到果樹上,偷吃果子。冬季多在山區岩洞中過冬,春末夏初,則常在山區的田園間活動。
白腹巨鼠常在靠近水源的岩石裂縫中做窩,洞口約7-8厘米寬。洞口周圍因經常經過,被磨得十分光滑,且遺留有足跡和糞便。洞口外的雜草中,也常見到有跑道,寬約8-10厘米。春末夏初,活動範圍較大,沒有固定的窩穴,利用灌木叢、雜草叢、荊棘叢等處臨時棲居。
白腹巨鼠主要採食植物的莖、葉等綠色部分。夏季也取食鮮果和少量昆蟲,冬季一般以山區的各種野果,如栗子、馬尾松、杉的果實為食。
白腹巨鼠是中國特有種,僅分佈在中國(台灣、西藏、雲南、四川、重慶、貴州、甘肅、陝西、廣西、海南、廣東、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
夜晚覓食
白腹巨鼠一年繁殖2次,春、秋季各繁殖1次,每胎產2-4仔。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白腹巨鼠指名亞種 | Niviventer coninga coninga | Swinhoe, 1864 |
2 | 白腹巨鼠四川亞種 | Niviventer coninga gigas | Swinhoe, 1903 |
(資料來源: )
種群分佈不零散。1999年Yu和Lin調查顯示,該種種群密度為2-5隻/公頃。其種群數量發展趨勢未知。白腹巨鼠數量不多,是稀有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020年9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白腹巨鼠的分類管理範圍為: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引導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並按有關規定完成處置工作。